還原真實民國名媛的一生:家裡顫巍巍的老太太,當年是民國大小姐

我奶奶的媽媽(也就是被我稱呼為“太太”的那位女性)去世的時候我已經三年級了。

奶奶的媽媽是民國大小姐

在我的記憶中,她是個從來都很乾淨優雅的老太太。哪怕衣服穿了多年,磨得發白,都是洗得乾乾淨淨,疊放得整整齊齊,穿得闆闆正正,一絲褶皺都沒有。太太老了還會就著陽光在窗下給自己的衣衫繡花。後來她實在太老了,眼睛瞎了,就坐在那裡曬太陽,也總不時地摸索著抻抻衣領,撫平衣角,甚至在窗前的小陶瓶裡,還總插著一支柳枝或梅花。

她的孩提階段和少女階段,甚至生孩子時都處在民國時期。雖然我出生的時候,太太已經是暮年,肯定是不漂亮了,但從她迥異於一般農村老太太的舉止、神態、氣質中,可以遙想其年輕時候的風采。

我似乎曾見過她年輕時候的小像,印象中是張巴掌大的照片,發黃發暗到幾乎已經看不清臉。但是那種姿態和氣質,讓小小的我都驚豔。後來我見到著名美人夏夢的照片,總覺得和太太風姿神似。但是時間太過久遠,我已經分不清太太是真的有過這麼一張照片,還是由於我幼時親眼見到她的那些日子給我的衝擊過於震撼而產生了記憶錯覺。

還原真實民國名媛的一生:家裡顫巍巍的老太太,當年是民國大小姐

夏夢

我的奶奶“俗氣”的一生

太太的大女兒,也就是我的奶奶,素來是不講究這些的。

我奶奶是一個很俗氣的人。她嗓門比一般婦女大,幹活比男人都強。向來是在田裡搞了一身汗,撩起衣服一擦就完事。褲腳挽得亂七八糟,一身泥水。做飯燒熟就成,壓根不研究什麼花樣——趕緊吃完下地幹活才是正理。奶奶一直教我:“就著鍋吃可以省一個碗。衣服洗那麼幹淨幹什麼?刷得太狠了不經穿!擺什麼花?能當吃還是能當穿?”

奶奶一天到晚琢磨的就是菜園子和田地。大中午也老是埋頭在田地裡除草,曬得黑黢黢的。

但奶奶繡工很好,總是就著日光坐在窗前做針線活,偶爾還唱兩句戲,說是太太教的。不過,奶奶做的大都是納鞋墊、做千層底、縫圍裙之類的粗活,既俗氣又粗糙,遠沒有太太一邊悠悠唱戲一邊迤迤然給自己的衣衫繡一枝小花來得悠閒。

太太的這個女兒,真是一點兒都沒有遺傳到她的優雅和精緻。唯一值得誇耀的是奶奶讀過女學,能寫一手極其漂亮娟秀的字,據說小時候有過專門的家庭教師。她也會寫文章,直到我上中學都可以指導我的作文。

小時候每到週末的下午,我總是趴著寫作業,咬著筆頭胡思亂想地“憋”作文,奶奶就在旁邊調漿糊,一層層地糊鞋墊。奶奶喜歡絮絮叨叨地跟我講話,一會說張家長李家短,一會說太陽下山要去菜園子澆水,一會兒指點我的作文,一會兒又教育我要好好讀書考大學。

說著說著,就說到了當年的苦日子。

她說當年我的爺爺經歷政治運動被下放到外地,她公公婆婆又身體不好,奶奶便一個人帶三四個孩子,還要種八畝地;說她幹活厲害,工分掙得多,就是落下了臂膀痛的毛病;說當年她也捱了批鬥,因為嫁給了爺爺這個“反革命”;說自己命苦,爺爺脾氣不好,動不動就兇她,還打她,她婆婆不僅不勸,還火上澆油;自己受不了氣跑回孃家(也不能說是孃家,因為屋子都是租的)也要捱打,太太還讓她回去,說女人嫁人了就要從夫……

說著說著眼睛紅了,就撩起油膩膩的圍裙擦一把臉。

你看,她就是這麼俗氣,一輩子也沒什麼出息,人生的主題就是生兒育女和反覆誇耀她一個人能種八畝地,以及喋喋不休地訴苦。我一邊要憋作文,還要一邊忍受她的嘮叨。她還非常愛管事,愛操心,愛爭著幹活,愛瞎指揮。

奶奶真正是一個俗氣的人,和太太優雅從容完全不一樣。

還原真實民國名媛的一生:家裡顫巍巍的老太太,當年是民國大小姐

後來我長大了,太太已經去世多年,我才知道了些當年的事情。

原來太太當年是合肥代縣長的女兒,真正的大小姐。奶奶說自己小時候,真的見過電視上那種一下汽車就有人拉車門,進了家,兩邊兩排傭人一字排開,齊齊迎接的場面。說太太走到哪裡,別人都稱呼她為“大小姐”,管奶奶叫“小小姐”。太太嫁的人——奶奶的爸爸,也是出身於門當戶對的人家,洋房、車、傭人都有。太太平時沒事就訂製衣服,下午看看戲、吃吃茶。在家裡有傭人,什麼事都不用幹。

照這樣來說,我的太太可能真的是一個民國時期精緻優雅的大小姐。畢竟我曾親眼見過多年後的她,確實和一般的農村老太太不一樣。雖然外表一樣很老,老到醜的程度,也一樣很窮,但感覺就是不一樣。彼時我剛上大學,在網上讀了些什麼民國名媛趙四小姐之類的文章,那位去世多年的太太,在我腦海中的形象愈發顯得優雅。我覺得自己也應該向她學習,歷經磨難,歷經歲月,還保留著從容氣質。我甚至對那個年代也產生了巨大的嚮往,覺得那才是個名家大師輩出,望族名媛綻放的最好歲月。

可是到後來,我們這一輩也長大了,長輩們不再忌諱一些事不能說給孩子聽,於是我聽到了更多當年的故事,同我小時候的記憶一一映照。

原來,奶奶當年嫁給爺爺幾乎是被“賣掉”的,因為收了比較高的彩禮。爺爺原本有個童養媳,被其母親打跑了。奶奶嫁過來的時候,只知道對方有個女兒,但沒想到這個女兒比她小不了幾歲。村裡人都說爺爺脾氣不好,爺爺的母親脾氣更不好,但沒辦法,彩禮已經給了太太和舅爹爹(奶奶的小弟)去置辦田地。她不敢跑,也不能跑,因為跑回家不僅沒用,還會被要回彩禮。

可是她的婆婆實在刻薄,一家人吃飯,奶奶永遠上不了桌,只能做好飯縮在灶口吃,也只敢夾一點點菜。婆婆還要把豬油剩菜都鎖在自己房間,怕她偷吃。後來爺爺被打成“反革命”了,如此一來,一家人就能同甘共苦了嗎?並沒有!對於村裡人來說,她成了罪人家屬。村民們一邊使壞讓奶奶斷絕和爺爺的關係,還要她舉報爺爺;一邊在幹活的時候欺負她,給她分最苦最累的活,還美其名曰“改造鍛鍊”。回到家,奶奶依舊被成當外人,婆婆各種不待見,認為是她在外面舉報了我爺爺,還說她偷了家裡的東西……

可是奶奶沒辦法啊。

還原真實民國名媛的一生:家裡顫巍巍的老太太,當年是民國大小姐

兩代女性,共同書寫了一部亂世女子命運錄

當年時局動亂,奶奶的外公和爸爸,也就是太太的父親和丈夫被槍斃了。於是,太太帶著幾個孩子逃難到了江南。可是,她們空有盤纏,卻沒有任何手藝,租了房子,不會種地,也不會做生意,連一個最基本的謀生技能都沒有。一朝失去人人捧著的“大小姐”的身份,太太忽然什麼都不是了。幾年下來,盤纏花完了,首飾也賣得差不多了,可是兒子也漸漸大了,以後還要娶親,要買房子置地……

怎麼辦呢?

光靠兩個女兒給人家洗衣服,顯然賺不到足夠的錢——這裡又有多少富人要請人洗衣服呢?兒子做學徒還要繳學費,該如何是好?

於是,太太的三個女兒從此走向不同軌跡的人生道路。

大女兒嫁給了一個富農地主,也就是我爺爺。爺爺當年出了名的脾氣不好,且母親兇悍、家裡有過童養媳,還有個十幾歲的女兒。奶奶以嫁到這樣的人家為代價換來了買地錢。

二女兒,也就是我大姨奶奶,後來嫁的離太太不遠。丈夫依舊是一個出了名的脾氣暴躁的人,唯一的好處在於他是個跑長途的,在當年是很賺錢的行業。

最小的女兒,也就是我小姨奶奶,逃難的時候就被留在了江北,送給人家做了童養媳。

我覺得太太的一生經歷很傳奇。身處在這樣一個漂泊動盪的時代,單單是活下來就要用盡全力了。我很佩服太太的勇氣,她作為一個曾經的“大小姐”,不僅帶著四個孩子逃難,平安跑到了江南,還給他們安排好了各自的歸宿,至少兒女們年老後生活都過得去,就連那個留在江北的小姨奶奶,後來也聯繫上了。小姨奶奶嫁女兒的時候,爺爺還揹著我坐客車、坐輪渡去參加婚禮。彼時我還是個在糖水裡泡大的小女孩,還曾暗暗鄙視對方家裡的床鋪上只墊了一層褥子,下面都是稻草。

再後來她們的兒女各自有了出息,到了暮年的姐妹們也能時常通電話,偶爾相聚。

還原真實民國名媛的一生:家裡顫巍巍的老太太,當年是民國大小姐

我說太太是一個奇女子,不光是因為她在動亂中保全了幾個兒女,還因為她保全了自己一生的優雅——哪怕租住在農村的房子裡,也要在窗前插一束花。

可是,唯獨一點我不敬她:她一生沒有幹過活,至少,沒有做過一天的農活。

這在農村是不可想象的。在這個家裡,無論是洗衣服還是幹農活、打工,都是由她的兒女去做的。她在田邊生活了幾十年,從沒有學過種地。

在農村,連種地都不會,太太是怎麼活下來,還能活到高壽的呢?在挺過了各種“動亂”之後,居然還有閒心雕琢衣飾,有興趣去趕廟會?這在當地人眼裡簡直難以置信。

太太的針線活兒做得極好,花樣扎得又好又快,年老眼花的時候都能指導別人針線活兒。她還會唱戲,腔調舉止都極好。但是在那個動亂的年代,又是在鄉下,這些能耐有什麼用?都比不上在地裡多打一斗稻子重要。

而她卻連韭菜和小麥都認不出。

太太年輕的時候,是她的父親、丈夫為她提供了優越的生活條件;逃難後,是隨身攜帶的盤纏和首飾維持了她幾年的生活;後來,則是靠著子女的贍養。

甚至可以這樣說,太太靠著一個給人家做童養媳的女兒和兩個嫁給有錢人的女兒,換來了全家的田地與生計,並幫助唯一的兒子娶妻生子。

可她的幾個女兒都嫁得好嗎?

看起來還好,因為在那樣的處境下她們的夫家相對算是有錢人家。

可是真的好嗎?一個是童養媳(童養媳的地位如何可以問問各自的奶奶輩),另兩個被丈夫打了都不敢跑,因為在那個年代,媳婦“被打死”是可以的,若是跑掉了,孃家是要歸還彩禮的。

她們誰都不想給自己的媽媽和弟弟添這個麻煩。

所以我的奶奶很俗氣,很粗糙,很不優雅。因為她早早地承受了本該是她的父母去承受的一切。她年輕時用姣好的容顏換來了重金彩禮,後來又一邊養孩子,一邊偷偷補貼孃家。雖然這種行為讓她在夫家更抬不起頭來,但是奶奶又怎麼忍心看著自己的媽媽和弟弟捱餓呢?

贍養老人是應該的,但這個責任她擔得太早了。每個女人都是一枚珍珠,只有精心養護才能維持住它的光華,而貧困的生活則會慢慢地磨去這份光彩。太太之所以能夠一直保持這份光彩,是因為她的女兒們早早地失去了它——無論是我的奶奶,還是我的姨奶奶們。

優雅是有代價的,這個代價總要有人承受,要麼是自己,要麼是別人。

你所知道的所有民國名媛,大都出身於望族世家,因為普通人家養不出常開不敗的花。

還原真實民國名媛的一生:家裡顫巍巍的老太太,當年是民國大小姐

今天你看是山水畫,當年我看是生死場

我不評價太太的一生,因為我不可能做得比她好。他們所經受的苦難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不是她個人可以左右的。她的出生、成長、婚嫁的環境都在要求她做大小姐、官太太,她做到了。後來命運把她推向了對她而言完全陌生的環境,她也沒有放棄自己曾受到的教養。命運對她固然不公,可是如果時代的命運未曾改變,這結局對她家的那些司機傭人又公平嗎?

民國時期,無論是上流社會還是普通階層,無論是貴夫人還是窮婦人,日子都是朝不保夕,遑論其他。我的奶奶是很俗氣,可沒有她的“俗氣”,誰來保住這個家?

你若是問我想回到民國嗎?我告訴你,我不願意!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還原真實民國名媛的一生:家裡顫巍巍的老太太,當年是民國大小姐

初二時,我第一次在蕪湖看到長江,煙雨中像一幅鋪開來的長畫卷。回來後我激動地告訴奶奶:“長江像山水畫一樣,真漂亮。”

奶奶說:“今天你看是山水畫,當年我看是生死場。”

請不要評價我爺爺、奶奶、太太或任何人。因為身處那個時代的並不是你。

無論你是大小姐還是貧民丫鬟,在那個動亂時期,最重要的不是優雅與否的問題,而是有沒有命,能不能活下去的問題。

比起太太的優雅,我更欣賞奶奶的俗氣。但有時候,命運的走向是無從選擇的。

今天你看民國是有名媛、有大師的長畫卷。但在當年,對他們,這些都是生死場。

更多世間不為人知的真實故事,盡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