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带”,因不愿带娃婆媳撕破脸,带孩子真是老人的义务吗?

很多父母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儿女操劳,没有时间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没有让自己的生命绽放自己想要的色彩。当儿女为人父母后,想起老人的生活,心中也会疼痛。


新时代社会节奏很快,很多新婚的年轻人都在外打拼。为的就是让自己孩子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但作为老人难道就一定有义务去帮你看孩子吗?

“我不想带”,因不愿带娃婆媳撕破脸,带孩子真是老人的义务吗?

曾经发生了这样一个事情,“婆婆不愿意带孩子,儿媳妇不满”。婆婆只有这一个儿子,她年轻的时候条件艰苦。一直和丈夫打拼做生意。后来苦尽甘来,积累了些许财富,儿子也成家了。

孙子的诞生,老人心里肯定是欢喜的。想着帮儿子掏钱找个保姆看孩子,自己跟老伴出去旅行,享受一下自己的人生。

可当婆婆说到:“我不想带孩子”儿媳妇就与婆婆撕破了脸,受到指责。从此家庭矛盾增多。

老年人的生活不应该丰富多彩吗?当腿脚还灵活,去体验不曾做过的事情,享受生活,是无法理解的 事情吗?

“我不想带”,因不愿带娃婆媳撕破脸,带孩子真是老人的义务吗?

老年人也拥有独立的思想。就像那句老话,帮你是情分,不帮也是本分。不要一味的索取。

看到过网上的一则街头访问,采访者对路人随机进行了访问,他们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此刻最想对父母说什么?”

“爸妈,我希望你们不要在操心我了,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不要为了我省钱,不要委屈自己”

“不要在为我奔波劳累,我可以养活自己。”

“爸妈,你们可以出去旅行,看看自己不曾看过的世界”

“妈,你不是想报舞蹈班吗这并不丢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吧。”

“说个肉麻一点的吧,爸妈,我爱你们!”

“爸妈,我爱你们。”

谁能不老去呢?不管处于什么年龄都有自己的价值和自己想要的生命意义。

“我不想带”,因不愿带娃婆媳撕破脸,带孩子真是老人的义务吗?

同样,把宝宝交给老人也是有利弊的。老人的生活经验当然比才做父母的年轻人经验多。但,他们也会存在溺爱孩子的弊端。

优点:丰富的生活经验

父母们把我们养大成人,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若是他们愿意帮忙带孩子,新晋父母在宝宝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时就不会显得手忙脚乱了。老人家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帮助孩子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生活中很多细微的小情况,她们都能做到提前避开,使孩子得成长道路上多了一层保障。

“我不想带”,因不愿带娃婆媳撕破脸,带孩子真是老人的义务吗?

优点:性格温和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早已磨平了自己年轻时的火气,不会打骂孩子,或者嫌孩子的哭闹烦人,遇到事情会听取孩子的意见,在按照自己的经历去告诫孩子这件事情的对与错这种冷静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会帮助孩子在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缺点:迷信

一部分老人都有封建迷信的思想,我一个朋友的婆婆就是其中的一员。有的老人封建迷信是为了心中有个寄托情感的地方。但太过的封建迷信容易耽误孩子。朋友的孩子哭闹不止,媳妇看到之后连忙哄孩子,却又有些手忙脚乱。婆婆也找不到,不知去了哪里。当孩子终于安静的时候。

发现婆婆是在神台祭拜,让神保佑孩子。

“我不想带”,因不愿带娃婆媳撕破脸,带孩子真是老人的义务吗?

缺点:孩子学会口头禅

有些老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多,在说话的时候不注意,经常在孩子面前说一些不好的话“神经病”“白痴”这样的字眼。老人不觉得这是骂人,只是她习惯的口头禅。但当亲朋好友聚会时,孩子突然来了一句“白痴”这样的话。父母会觉得羞愧,朋友也会觉得孩子没教好。

缺点:过度溺爱

常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拿着碗追着孩子喂饭。这种情况在父母跟前会大大减少,有句话叫隔辈亲,不过一般外公外婆更加理智一些,不会太过溺爱,会觉得孩子不能过度宠爱。当孩子不吃饭时,父母会告诉孩子,要是不吃,那就只有晚饭了,要是饿了不会给你单独做。

而老人不会这么说,只是持续的追着孩子喂饭。还有很多老人把孩子当成王子公主的惯着他们,想要什么买什么,问老人要钱。过分的宠溺会让孩子变得,自私自利,自以为是,目无尊长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等,这样做这能害了孩子。

不过,当你想要让老人带孩子的时候一定要问问,老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愿不愿意带孩子。若是老人想去旅行,就不要让孩子成为阻碍老人的绊脚石。

人活一生还是不留遗憾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