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中藥——龍骨

白話中藥——龍骨

中藥龍骨——小故事

中華民族是崇尚龍的民族。中藥中與“龍”字有關的有龍骨、地龍、龍眼肉等等。甲骨文的發現即與中藥龍骨有關。
甲骨文是甲文和骨文的簡稱。甲文多刻在龜的腹甲上,少數刻在龜的背甲上;骨文主要刻在牛胛骨和鹿頭骨上——二者合稱龜甲獸骨文字。甲骨文反映了商代的歷史,這種文字埋藏在地下3000多年,直到19世紀末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現。
那是在清朝末年,有一位名叫王懿榮的人是一位金石學家,他同時也愛好考古。當時他擔任國子監祭酒(古之國子監相當於國立大學,祭酒的職位與校長相當)。1899年的一天,王懿榮患瘧疾,就叫他的學生趙軍去抓藥。趙軍來到離國子監最近的大藥鋪,裡面要等二個小時才能配抓,就轉身出了藥鋪,步行三里多路,來到路西一家小藥鋪,抓齊了藥,很快返回國子監。
王懿榮是個細心的人,煎藥前他打開中藥包對著處方一味味查看,驀然發現其中一塊已經打碎的“龍骨”片有些花紋,他認為這是古代人有意刻畫上去的,應當是一種文字符號即古篆文,就問趙軍:“你在什麼地方抓的藥?”趙軍忙回答:“我在離國子監三里外的小藥鋪抓的,處方與中藥不對?”王懿榮見趙軍領會錯了,又說:“藥沒有抓錯,你過來看看,這中藥龍骨上有古文字。”趙軍過去一看,龍骨上果然有古文字,高興地說:“先生,這可是個重大發現!”“是,是!”二人都歡快地笑了。王懿榮接著又說:“咱們快去那個中藥鋪看看還有沒有帶字的龍骨。”

白話中藥——龍骨


他們步行來到那家中藥鋪,抓藥的夥計見顧客來了忙迎上去。趙軍說:“我們要再買些龍骨。”抓藥夥計問:“要多少?我們這裡多著呢!”抓藥夥計在盛龍骨的藥鬥抓了一大把,王懿榮看了看,裡邊竟有30多塊帶字的,心中十分高興,說:“你們藥鋪裡的龍骨,我們全買了。”夥計不敢怠慢,忙進藥庫把所有的龍骨裝了一口袋,賣給了他們。後來,王懿榮又到處打聽這種龍骨的來歷,最終他得知是從河南安陽西北五里地的小屯村農民那裡買來的,而此處原來是商代國都所在地。龍骨由此而成為發現甲骨文的重要契機,甲骨文從此才開始被世人所重視。

白話中藥——龍骨

中藥龍骨

本品為古代哺乳動物如三趾馬類、犀類、鹿類、牛類、象類等骨骼的化石或象類門齒的化石。無臭,無味。以質硬、色白、吸溼力強者為佳。生用或煅用。

藥性:

甘、澀,平。歸心、肝、腎經。

功效:

鎮驚安神,平肝潛陽,收斂固澀。

白話中藥——龍骨

應用:

1.心神不寧,心悸失眠,驚癇癲狂

本品質重,入心、肝經,能鎮驚安神,為重鎮安神的常用藥,宜於心神不寧,心悸失眠,健忘多夢等症。

2.肝陽上亢,頭暈目眩

本品肝經,質重沉降,有較強的平肝潛陽作用,宜於肝陰不足,肝陽上亢之頭暈目眩,煩躁易怒等。

3.正虛滑脫諸證

本品味澀能斂,有收斂固澀之功,宜於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自汗、盜汗等多種正虛滑脫之證。

4.溼瘡癢疹,瘡瘍久潰不斂

本品性收澀,煅後外用有收溼、斂瘡、生肌之效,宜於溼瘡流水,癢疹。

用法用量:

煎服,15~30g,先煎。外用適量。鎮驚安神、平肝潛陽生用,收斂固澀宜煅用。

使用注意:

溼熱積滯者不宜使用。



下期分享中藥,有知道的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白話中藥——龍骨

如果你想了解哪味中藥的話,歡迎關注我,給我留言,你來說、我來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