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銀行上市隱憂:不良上升,董事長辭任 資產質量承壓

桂林銀行上市隱憂:不良上升,董事長辭任 資產質量承壓

出品|鈣媒體

作者|王 誠

近年來,桂林銀行業務規模大幅擴張,截至2019年9月末,桂林銀行合併報表口徑下資產規模已達2842.27億元。不過,在快速擴張同時,桂林銀行資產質量也在面臨下行壓力。受不良貸款餘額增長影響,桂林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近年來呈下降趨勢,截至2019年9月末已落至143.45%。

據企查查資料,桂林銀行成立於1997年3月,是由桂林市財政、地方優勢企業和城鎮居民等眾多股東共同發起投立的一傢俱有獨立法人資格聯合發起設立的新型股份制商業銀行。註冊資本10221萬元,實收資本40000萬元,總行地址位於桂林市中山南路76號。

擬啟動IPO相關工作

6月21日,桂林銀行召開了2018年年度股東大會,討論包括《關於啟動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相關準備工作的議案》在內的多項議案。

對於登陸資本市場,桂林銀行早有佈局。基於桂林銀行在新三板掛牌及規範發展的需要,該行曾在2015年集中開展對公司非自然人股東股份的現場確權工作。然而,在2016年,桂林銀行暫停新三板掛牌,並表示會適時啟動主板IPO。

媒體注意到,在籌備上市的同時,近年來,桂林銀行一直在增資擴股。根據公開信息顯示,2016年和2017年,桂林銀行先後啟動了兩輪定增。其中,2017年,桂林銀行啟動第六輪定增擴充資本。

同年6月,原廣西銀監局審批通過《桂林銀行2017年定向募股增加註冊資本方案》,桂林銀行將股本總額增至50億元人民幣。

桂林銀行在2018年報告中披露道,在報告期內,該行通過實施定向募股增加註冊資本方案,定向募股約4.42億股。從桂林銀行前十大股東股權變動情況看,在2018年內,桂林市交通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桂林交通”)和桂林市財政局持有的股權均有所增加。其中,桂林交通於2018年12月獲監管審批,增持桂林銀行1.88億股,增持後合計持有9.07億股。根據桂林銀行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底,桂林交通為桂林銀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0.08%。桂林市財政局持有股權由2018年初的1.34億股變為1.87億股,持股比例由3.28%上漲至4.13%。在今年3月,百洋股份也曾發佈公告稱,公司擬投資4050萬元認購桂林銀行1000萬股新增股份。

某城商行高管告訴媒體:“增資擴股後,銀行的股權結構得以優化,同時,還能夯實資本基礎和上市基礎,經營實力會更強。”

為了進行股權管理,桂林銀行還於2018年8月與廣西北部灣股權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簽署了《股權登記託管服務協議》,正式委託託管機構進行股權集中託管。不過,記者注意到,在3月6日,桂林銀行連收桂林監管分局3張罰單。其中,桂林銀行因股權管理不規範、股東以非自有資金入股被罰款45萬元。

增收不增利

從近幾年財報來看,桂林銀行近年來盈利水平保持穩定增長,2016年至2018年,桂林銀行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1.12億元、48.45億元、57.54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29億元、12.86億元、15.03億元。而2018年桂林銀行合併口徑下的營業收入達到65.29億元,較上年的55.44億元增長17.77%;歸母淨利潤達到15.49億元,較上年的13.43億元增長15.34%。

不過,今年上半年該行本行口徑下卻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而三季度依然增收不增利。據2019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行實現營業收入31.1億元,同比增長12%;淨利潤9.23億元,同比減少2.35%。到了三季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46.15億元,較上半年增長10.15%;而淨利潤為13.89億元,同比減少0.92%。

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桂林銀行分別實現利息淨收入31.35億元、38.4億元、39.97億元、22.12億元,營收佔比分別為76.24%、79.25%、69.46%、71.13%。相應的,近幾年桂林銀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分別為4.1億、3.13億、5.09億、0.89億,營收佔比分別為9.97%、6.46%、8.85%、2.85%。到了2019年三季度,該行利息淨收入32.89億元,營收佔比為71.26%,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0.61億元,營收佔比為1.32%。

不過,在2018年桂林銀行利息淨收入和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的佔比較前兩年均有所下降的同時,其投資收益則出現了大幅增長。

2018年年報顯示,全年該行投資收益為11.38億元,較2017年的6.84億元增長66.4%,營收佔比由14.13%提升至19.77%。而2019年上半年,投資收益也超過8億元,同比增長58.7%,而營收佔比則進一步提升至25.7%。

不良問題集中爆發

據桂林銀行2018年三季度報,該行截至2018年9月末的總資產為2291.81元, 同比增長16.89%,實現經營利潤30.71億元,同比增長33.29%。相較於廣西的另外兩家城商行—柳州銀行和北部灣銀行來說,這是個不錯的成績,但不良貸款的指標變化則令人擔憂。

截至2018年9月末,桂林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共計19.29億元,不良貸款率上升至1.71%,貸款撥備覆蓋率為161.86%;在上一季度末,該行的不良貸款餘額為14.97億元,不良貸款為1.56%,貸款撥備覆蓋率為176.26%。另在逾期貸款方面,截至2018年6月,逾期貸款共計69.22億元,較年初增加38.48億元,增幅125.16%;三季報中逾期貸款繼續上升,截至2018年9月末增至74.51億元。

實際上,就桂林銀行而言,該行的關注類貸款餘額和佔比在2017年年報中就出現了明顯上升,關注類貸款在貸款總額中的佔比為4.24%,同比上升了0.74個百分點,並且在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的比例為160.85%,這一比例在北部灣銀行僅為64.24%。可見,桂林銀行在面對不良貸款的問題上有著更大壓力。

從桂林銀行的貸款行業分佈來看,該行的對公貸款主要集中在房地產、 批發和零售業以及製造業,2017年末貸款餘額合計為370.92億元,同比增長 18.63%,在貸款和墊款總額中的佔比近4成。近期對桂林銀行的一份債券評級報告同樣指出:“考慮到當前國內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及房地產相關行業存在一定的風險,較高的行業集中度不利於分散風險。”

桂林銀行營業收入以利息淨收入為主,但近幾年積極進行資產多元化配置,證券投資類資產規模繼續增長,2017年末同比增長13.99%達到776.7億元,在總資產額佔比僅低於發放貸款和墊款。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銀行在2017年末的應收款項投資餘額為489.31億元,主要由信託計劃投資和定向資產管理構成,佔投資類資產的63%,同比上升36.06個百分點。同時,該行對此的減值準備同比提升了38.62%至5億元。“桂林銀行證券投資類資產規模進一步上升,且佔比仍處於較高水平,投資風險值得繼續關注。”上述債券評級報告表示。

另一方面,桂林銀行的資本情況在今年三季度末的變化,較2017年末同樣呈下滑趨勢,其中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0.67%、8.99%和8.99%。根據《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2018年末非系統性重要銀行在上述三個指標分別不得低於10.5%、8.5%和7.5%。由此可見,桂林銀行在資本充足方面的多個指標已逼近“紅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