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簡、賦權、績效”廣州黃埔出臺“預算管理10條”管好錢袋子

中國改革報廣東記者站11月20日訊(記者 張新華 通訊員 徐潔芹 範敏玲 潘曉玲)如何管好用好全區人民的“錢袋子”?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近日出臺《關於深化區級預算管理改革的實施意見》,制定了預算管理改革10條措施,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簡化流程:審批支付流轉時限壓至最低

2018年,廣州市黃浦區廣州開發區財稅總收入穩居千億元級別,雄踞全國開發區首位。 經濟迅速發展的同時,財政資金管理面臨巨大壓力,給財政部門帶來了新的考驗。如何管好用好財政資金?如何發揮財政資金的最大效益?這成為黃埔區財政管理的一個重大課題。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實現財政管理出新出彩,從審批流程精簡開始。

為了最大限度精簡審批流程,此次改革堅持流程再造,直擊資金審批流轉的痛點難點,從評審、採購、支付審核等多環節著手,將審批支付流轉時限壓至最低,確保資金流轉最快最優。

在部分財政投資評審權限上“放手”:不再進行施工圖預算財政評審;項目單項投資額度100萬元以下的由建設單位自行審核確認;對中介機構評審項目採用抽查複核方式,80%的評審項目僅是跟蹤考評,無需再行復核。同時,簡化基建項目資金支付審核流程,工程進度款支付時間較改革前壓縮50%。尤其在評審受理環節上,對緊急重大的建設項目採用提前介入和“容缺”受理等改革措施。

賦權單位:街道擁有更大的“財政自主權”

長期以來,財政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預算管理權責界限不清晰,工作職責相互交叉,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也不利於財政資金效益的提升。尤其在街道,經費項目多、金額小,所需新增支出需逐筆向政府申請,耗時較長。上級轉移支付資金任務也過於明細,與基層工作實際不相符,不利於街道工作的推進,急需改革。

為此,黃埔區財政局進一步明晰管理權責,在確保資金運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行“大專項”管理,由街道自主制定任務清單,賦予街道更大“財政自主權”。同時,財力向街道傾斜,修訂街道機動財力實施辦法,擴大資金使用範圍,優化資金管理方式,資金審批權限向基層下放。做實財政基建投資計劃,減少二次分配資金,切實提高資金效率。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統籌盤活財政資金,加大四本預算間調撥,減少資金沉澱,提升資金使用質效。

實施全面績效管理 確保財政資金用到刀刃上

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財政管理的更理性、更科學的全新思維方式。但事實上,重投入輕管理、重支出輕績效的意識仍普遍存在,績效管理尚未覆蓋所有財政資金。

“推進預算管理改革其實也是轉變思想觀念的一場革命。”黃埔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績效理念融入到預算管理的每個環節,灌輸到每一個預算部門,才能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和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接下來,政府所有收支將納入預算並實施績效管理,推進預算績效管理規範化、整體化、公開化建設。推動部門整體績效全閉環管理,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全面申報績效目標,績效目標隨部門預算一併批覆、公開。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行進度實行“雙監控”,加大對部門整體支出和重大政策實施效果的評價力度,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的重要參考依據,將各部門各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結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體系。力爭到2021年底,區鎮基本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全公開”的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區鎮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預算管理,實現績效管理和預算管理一體化。

“預算改革實際是一場政府的自我革命。”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說,強化預算約束,建立公開透明規範的預算制度,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倒逼政府轉變職能,促進政府效能和公共服務質量水平提升,將錢花在刀刃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