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讓別人來自己家,這樣正常嗎?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讓別人來自己家,這樣正常嗎?

很正常,沒有什麼生活模式是標準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有人喜歡熱鬧,有人喜歡清靜;有人喜歡和朋友待在一起的,有人則喜歡和朋友保持一定距離;有人喜歡走親訪友,有人喜歡自己獨處。只要你覺得舒服,那便是正常的。沒必要非得找一個參照對象,辛苦地讓自己活成別人想要的樣子。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讓別人來自己家,這樣正常嗎?

不喜歡去別人家是怕給別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也擔心自己在禮節上出了紕漏,往往人還沒有去,就已經提前設想了很多負面結果。例如,朋友家裡有老人,該買點什麼禮物好呢?朋友家裡有孩子,該帶糖果、玩具還是書本呢?自己帶著孩子去朋友家裡,萬一弄髒了東西怎麼辦?孩子和孩子打鬧起來又該如何是好?到那裡會見到某位熟人,萬一聊到某個尷尬的話題該咋辦?……

不喜歡去別人家,更多的是考慮了自己內心和對方的感受,既怕給別人添麻煩,又怕自己應付不來,於是乎,還不如自己待在家裡舒服。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讓別人來自己家,這樣正常嗎?

至於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主要也是自己打心眼兒裡不喜歡自己的生活空間被“侵入”。一旦得知明天客人要來,那麼當天晚上就睡不踏實了,該買什麼菜,該準備幾雙拖鞋,該讓誰作陪,該準備什麼水果等等等等,一大堆事情在腦海裡盤旋飛舞。等客人來了,自己反倒比客人更緊張,人家是“反客為主”,自己倒成了“反主為客”。本來的計劃被瞬間打亂,迎接自己的是一幕又一幕難以接受的畫面。

整潔的床單被人一屁股坐上去,頓時有了褶皺,雖然心裡也知道不是啥大事,可是內心深處卻在更強烈地表示拒絕。

有人去廁所抽菸,還堵了廁所,那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喝多了的人開始發酒瘋,杯子碟子撒了一地。

淘氣的孩子把彩色顏料甩得到處都是,雖然孩子的媽媽一邊訓斥孩子一邊幫忙擦拭,但自己卻只能強裝鎮定,笑著說:“沒關係,小孩子嘛。”

客人離去,剩下的是杯盤狼藉猶如戰場一般的殘局,身心俱疲的自己彷彿是大考過後,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不喜歡這樣的場景,很正常。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讓別人來自己家,這樣正常嗎?

準確來講,這只是不想給別人添麻煩,也不想讓別人給自己添麻煩而已,選擇簡簡單單地獨處就很好。其實,這種人往往屬於“高敏感性格”,他們並不少見,往往情感更加細膩,對外界的洞察也更深刻,同時也更喜歡換位思考,他們往往更有創造力,也有不錯的思考力,只不過,這類人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獨處。對於他們來講,有一個安靜、舒適,沒有外界打擾的空間十分必要。於是乎,在日常交往中,他們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別人來自己家。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請相信自己:這很正常,沒必要大驚小怪。

一個人不喜歡去別人家,也不喜歡讓別人來自己家,這樣正常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