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盈虧“生死線”ETF費率戰硝煙四起

在一次對浦銀安盛基金經理陳士俊的採訪中,中國證券報記者問了一個較為敏感的話題:“對於投入成本較高的ETF產品來說,總規模要達到多少,基金公司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

這個採訪的時間點,是在ETF猛然進入高速發展的初期。那個時候,ETF產品數量不如現在多,也並沒有打費率戰。

陳士俊給出的答案是:綜合各種成本投入,基金公司佈局ETF產品的盈虧平衡點,總規模至少應該達到50億元。那個時候,記者看到的多數ETF管理費率為0.5%。

高速發展意味著,競爭的激烈程度也同樣“高速”。短短大半年時間,以費率為武器的ETF產品大戰硝煙四起。以正在發行的滬深300ETF產品為例,匯添富、華安、民生加銀基金旗下滬深300ETF產品給出了當前業內最低的費率組合:0.15%管理費+0.05%託管費。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採用這種費率,ETF的盈虧“生死線”就得破百億元,費率戰將會扼殺眾多中小型基金公司借力ETF“彎道超車”的夢想,並助力行業寡頭壟斷的形成。考慮到ETF發展的空間巨大,一旦形成了寡頭壟斷,其潛在收益會遠高於目前費率戰所損失的管理費用。

生存門檻急速提升

進入11月以後,公募基金ETF產品發行保持高溫,也由此掀起了新一輪的費率戰。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正在發行滬深300ETF產品的基金公司有泰康資產、天弘、民生加銀、華安、匯添富和國聯安6家。其中,匯添富、華安、民生加銀基金旗下滬深300ETF產品給出了當前業內最低的費率組合:0.15%管理費+0.05%託管費;國聯安基金、泰康資產旗下滬深300ETF管理費也給出了低於主流ETF產品的管理費率。

不過,願意跟進降費的存量ETF產品並不多,但能“抵抗”多長時間則難預料。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19日,在可統計的184只上市ETF中,管理費率最低的為0.15%,一共有17只;而其餘155只ETF的管理費率為0.5%,佔據主流。託管費率中,最低為0.05%,一共有18只;佔據主流的託管費率是0.1%,一共有162只。同時給出“0.15%管理費+0.05%託管費”費率的ETF僅有17只,有154只ETF產品的費率為“0.50%管理費+0.10%託管費”。

某公募基金的量化部門負責人表示,由於ETF產品對系統的要求較高,無論是軟硬件設備、人力及其他各項投入,綜合起來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因此,如果管理費率不能達到一定水平,將很難覆蓋ETF日常運營成本。而降費顯然將顯著提升生存門檻,將一批基金公司擠出競爭隊伍,加速行業在該類產品上的洗牌。

費率仍有下調空間

業內人士表示,長遠看國內ETF產品的費率仍有下調空間。從海外情況看,先鋒基金旗下ETF產品合計費率一般在0.03%-0.04%,貝萊德基金旗下ETF合計費率一般為0.05%-0.3%。從產品看,費率最低的產品基本都是標普500ETF,但還有個別產品掀起費率戰,比如羅素1000ETF等。因此,國內ETF產品費率還有降低空間。

北京某ETF基金經理則表示,國外ETF產品的低費率甚至0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於,其商業模式與國內存在差異。比如,國外機構將沉澱的券源轉融券給券商獲取的收益屬於管理人,因此能夠覆蓋成本,同時基金管理人還能獲取一部分投資顧問費用。國內公募基金雖然也逐步推行轉融券業務,但由此取得的相關收益屬於基金持有人。

種種跡象顯示,已經擁有較大規模ETF產品的頭部公司,或成為繼續燃燒費率戰火的推動者。因為當ETF產品規模超越盈虧平衡點後,其邊際成本就會下降,這類基金公司就有充裕的空間打費率戰,從而將弱小的競爭者擠出市場。考慮到ETF發展的空間巨大,一旦形成了寡頭壟斷,其潛在收益會遠高於目前費率戰所損失的費用。

盲目進場可能效果不佳

或許正是考慮到競爭的壓力,今年以來也有部分基金公司收縮戰線、激流勇退,將旗下的迷你ETF主動清盤。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景順長城180等權ETF、華寶上證180成長ETF、廣發中證全指主要消費ETF、易方達深證成指ETF、諾安中證500ETF等A股ETF發佈清算報告,涵蓋行業ETF和寬基指數ETF。

在業內人士看來,費率高低只是ETF產品的一方面,作為工具型產品,流動性、基金公司綜合管理能力等方面對ETF來說更加重要,公募基金進軍ETF市場需要評估自身優勢、選好競爭策略。

某公募人士表示,ETF相比指數基金除了費率優勢,很重要的一點是其在二級市場交易的便利性,因此是否具備充足的流動性備受投資者關注。事實上,在ETF產品的運營成本中,引進做市商的成本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某頭部基金公司被動投資負責人表示,ETF產品的競爭剛剛開始,目前處在快速成長階段,即便是寬基指數ETF也還有成長空間,最近也出現了中證800ETF這樣的新產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這時候誰在管理運作方面出現問題,誰就會落後。未來一些保險系、銀行系基金公司或者專注於行業ETF的基金公司也能佔據一席之地。對於基金公司而言,需要評估自身的優勢,採取針對性的競爭策略,盲目進場可能效果不佳。(記者 林榮華 張凌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