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尾這樣寫,申論80分不是問題

申論考試中,大多數考生容易犯兩個錯誤:一是結尾寫得太多,內容東拉西扯,使得結尾過於冗繁,讓閱讀者摸不著頭腦;二是結尾寫得太少,使得結尾與文章主體內容脫節。可別小看這兩大錯誤,它們很可能讓你無緣申論高分,甚至影響你的上岸之路。一篇優秀的申論文章,離不開一個精彩的結尾。

今天小編和各位好好聊聊,優秀的申論作文,該如何寫結尾?

結尾這樣寫,申論80分不是問題

一、結尾的標準

申論寫作文章的結尾需做到簡潔、總結全文和昇華主題。

1、簡潔利落。這個要求與開頭相似,結尾部分要乾淨利落,古人形容文章“鳳頭豬肚豹尾”,豹尾靈動迅捷,比喻著結尾要通過簡短的段落讓讀者瞭解作者論述的主題和主要觀點,因此結尾字數不易過多,寫200字以內為宜。

2、總結全文。結尾同樣也要體現立意,其最為基本的要求就是在結尾部分要能回扣主題,總結全文內容。這樣能夠使文章前後呼應,內容緊湊。總結全文一般有兩個方法:一方面,要再次展示總論點,起到點題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概括各個分論點,相當於對文章主要內容的總結。

3、昇華主題。這是結尾更高的要求,在達到形式上簡潔和內容上總結全文要求的基礎上,適當昇華主題。但要注意,昇華不等於拔高文章,不等於喊口號,這樣會使文章結尾脫離論述的主題,弄巧成拙。

二、寫作技巧

結尾標準從形式與內容上規範了申論文章的結尾,考生們學習寫作結尾時,應該從掌握基礎寫法開始,儘量做到篇幅短小,內容紮實。

1、再現總論點

最後一段發揮的作用就是收束全文,申論文章最後仍需要點明文章主旨,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複述總論點,但需要注意不是照抄總論點,而是用換一種表達方式展現出總論點。我們用“培育社會道德要落小、落細、落實”主題為例。

【例1】行遠,必先修其近;登高,必先修其低。近不修,無以行遠路;低不修,無以登高山。社會是我們共同的家庭,每位家庭成員都需要從一點一滴做起,踐行道德規範、提高精神文明,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共同建立我們的精神家園。

【點撥】範例所示第一句引述名言,表示從細微處做起。第二句闡釋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最後一句講到要培育良好的社會道德就得每一個個體自覺地“踐行道德規範、提高精神文明,養成良好習慣、培養高尚品質”,點明文章“培育社會道德要落小、落細、落實”的中心論點。

結尾這樣寫,申論80分不是問題

2、概括各個分論點

總結全文另一種方法就是概括前面文章主體部分的內容,而我們前面說過,文章主體部分是圍繞分論點展開進行論述的,因此我們在結尾部分,可以再次將各個分論點提煉出來,形成總結,起到收束文章內容的作用。我們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題為例,分論點是“提升高校的科技研發水平”、“加強企業與高校技術研發的交流互動”和“政府出臺積極的激勵政策”等。

【例2】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除了需要科技成果自身過硬之外,還需要政府職能的轉變和企業與高校的通力合作。當前,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良好政策激勵環境正在形成。“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天。”我們可以這樣說,三方合力共促我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 “春天”來了!

【點撥】範例所示第一句,通過並聯連詞將三個分論點的內容串聯起來,總結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三方力量。並通過引述背景,展示政府政策激勵的作用,對未來科技成果轉化作出了展望,點明瞭三個措施共同發力定能實現科技成果高效轉化的美好前景。

三、更多範例

闡述背景式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改革也進入深水區(闡述背景),只有以水為師,不斷創新,才能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只有以水為師,化繁為簡,才能讓個人和政府迴歸簡單;只有以水為師,開放包容,才能為經濟發展指明方向,將發展成果惠及最廣大人民(意義)。讓我們以水為師,益仁益智,用仁智兼備助力偉大復新“中國夢”的實現(昇華)。

比喻式

水猶如春天裡柔潤的甘霖,滋養萬物而不爭奪;水猶如暗夜中指路的明燈,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水猶如航行中揚起的風帆,助力我們駛向幸福彼岸(個性化比喻表達)。只有以水為師,才能開放包容,迴歸簡單,才能為個人和國家的發展指明方向(意義)。讓我們以水為師,仁智兼備,打開經濟發展新局面,共創家園美好未來(昇華)。

禮儀,就像一曲曲悅耳動聽的交響樂,感染陶冶著人類的情操,從此遠離野蠻粗俗的噪音世界;禮儀,就像一盞燈,照亮了你我前行的道路;禮儀,就像一首歌,交織著你我共同的心聲;禮儀,就像一把鑰匙,開啟了心靈之鎖!禮,在一個國家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學禮、懂禮、知禮、守禮,才能更好地樹立大國意識。

釋義式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指最善的人就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水有這麼多的美德值得我們人類靜下心來,虛心去學習、領悟。因此,向水學習,讓我們的智慧得到提高;向水學習,讓我們的情操得到提高;靜下心來向水學習,我們定會領略到人生旅途的別樣景緻。(146字)

結尾這樣寫,申論80分不是問題

案例式

從國人旅遊的不文明現象到違反傳統禮儀規範的現象,從圖書館少人們讀書少到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等現象,都反映了我國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必要性。“登高,必先修其低,行遠,必先修其近。”宣傳和動員公民學禮,提高公民素質絕非一朝一夕之事,只有抓住牛鼻子,久久為功,善始善終,方能取得成效,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大業貢獻力量。

引言式

“道雖邇,不至不行”。禮儀規範要求的內容,看似“微不足道”,但點滴見智慧,在崇尚禮儀中,靈魂被洗禮,個人修養一點點提升;陋習被摒棄,社會文明程度一點點在進步;力量在蓄積,國家社會一點點在前行。這些個一點點,如星光般燦爛,冉冉升起,交相輝映,閃耀在人類文明的史冊,昭示著禮儀的力量。

政策式

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到江蘇省出臺《江蘇省未成年人基本文明禮儀規範》,表明國民素質問題急需解決。不容否認的是,現實中卻存在著遊客大鬧國外機場、在旅遊景點肆意塗鴉、亂扔垃圾、損害公共基礎設施、老人倒在街頭無人敢扶等問題,這些政策能夠規範人們的行為,引導人們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國家意識,樹立大國形象。

排比式

當前我國大力倡導走科技創新的道路,網上政務、神州系列、智慧城市無不展現科技的魅力。以科技產品豐富百姓生活,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以網絡技術加強思想交流,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發展的主旋律。重視科學,享受科技,我們的生活、產業、思想將會更加精彩。

結尾這樣寫,申論80分不是問題

四、萬能結尾

引言結尾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事物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在……道路上,亦是如此。只有……,才能……,最終才能唱響……的“主題歌”。

舉一反三:以“優化產業結構,美化生態環境”為總論點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事物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在改善生態環境道路上,亦是如此。只有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才能美化生態環境,最終才能唱響構建“兩型社會”的“主題歌”。

舉一反三:以“加強文化交流,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總論點

“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任何事物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堅持和努力。在文化建設的道路上,亦是如此。只有加強文化交流不斷吸收新的文化內涵,才能深化中華文化底蘊,最終才能唱響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主題歌”。

比喻結尾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猶如一股春風,滋潤著……這片“土壤”。在“新常態”的背景之下,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進程中,只有……,才能……,才能勾勒出……的美好藍圖。

舉一反三:以“優化產業結構,美化生態環境”為總論點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猶如一股春風,滋潤著生態環境這片“土壤”。在“新常態”的背景之下,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只有不斷創新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才能改善生態環境,才能書寫出“兩型社會”建設的優美華章。

舉一反三:以“加強文化交流,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總論點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文化交流猶如一股春風,滋潤著中華文化這片“土壤”。在“新常態”的背景之下,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只有加強文化交流不斷吸收新的文化內涵,才能深化中華文化底蘊,才能勾勒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優美華章。

五、10種高分結尾

1.長征精神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歷史與現實,就像那奔騰不息永遠向前的河川,就像那些不同時間同時呈現的璀璨星辰。80年前,長征精神譜就了一曲英雄壯歌,80年後,長征精神閃耀在實現中國夢、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且行且歌,在新長征路上追尋漫天星火,前路可期。

2.供給側改革

“道雖述 ,不行不至”。發力供給側、打贏攻堅戰,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導、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我們將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激發經濟新動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 。

3.新常態

“謀定後定,知止有得”。“三期”疊加正成為當前我國經濟的階段性特徵,必須正確認識“三期”,據此作出正確的發展策略,才能在這一階段擁有更多獲得感。守成沒有出路,創新才是正道。有高瞻遠矚的視野,也需有高屋建瓴的設計,更需有貼地而行的措施和行動。在戰術上高度重視和防範各種風險,早作謀劃,末雨綢繆,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新常態,新風景”就不難呈現。

【轉發、評論、私信獲取10種高分結尾完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