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量採購曝最新進展!藥品招標轉型迫在眉睫

省級限價、再議價採購,讓一線的醫保定點機構直接參與藥企的議價談判,11月16日,福建限價陽光采購的試點城市寧德發佈第二輪藥品聯合談判入選品種,11月15日,《關於進一步推廣福建省和三明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通知》發佈,一前一後,不謀而合。

帶量採購曝最新進展!藥品招標轉型迫在眉睫

1.190個目錄品種參選,“限價+議價”雙輪報價

11月16日,福建省寧德市公佈第二輪藥品聯合談判擬入選品種目錄,據粗略統計,約有190個目錄品種,其中中藥類11種,西藥類179種,除吉非替尼和孟魯司特鈉外,基本都是非“4+7”品種,包含注射和口服兩種給藥途徑。

從目錄來看,除常用藥如阿司匹林等,降壓藥和降糖藥成為藥企扎堆入選的兩大領域,其次是心腦血管類、精神類。目錄數據顯示,目前臨床使用最為普遍的口服降血糖之一的二甲雙胍,有65家企業的106個劑型規格入圍,格列齊特、格列美脲等糖尿病治療藥物情況類似,纈沙坦、硝苯地平等抗壓藥亦如此,競爭壓力可想而知。

另有曲妥珠單抗、阿那曲唑、吉非替尼、來那度胺、替吉奧等5個抗癌藥入圍,適應證為乳腺癌、非小細胞肺癌、多發性骨髓瘤、胃癌,以及治療“藍嘴唇”這一類罕見病的藥物安立生坦等,這些藥品大多隻有兩家入選,原研藥企和國內首仿藥企。而位列集中採購25品種名單的吉非替尼為3家中標企業入選。

寧德作為福建省限價陽光采購的兩大試點城市之一,其試行的採購規則與此前“4+7”採購及擴圍採購有所不同。從報價規則上來看,也有所不同,採取了“限價+議價”的方式,讓更下沉一級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作為“藥聯體”成員直接參與議價談判。寧德片區的採購分兩輪報價,:首輪以上輪寧德片區及省內各片區聯合談判的最低價為限,新增掛網藥品,首輪報價不高於省醫保最高銷售限價、省級掛網採購價;第二輪,按照第一輪報價從低往高去50%,進入第二輪,第二輪報價應低於首輪。

遴選標準上,也與集中擴圍採購有所不同,未規定中標家數。對於競爭性藥品來說,遵照“單一貨源、低價入圍”的原則,按照省目錄分組,每組最低價者直接入圍,往上順位次低價者作為備選。對於非競爭性藥品,遵照“低價入圍+差異遴選”原則,按照省目錄分組,每組最低價者和符合差異遴選條件的直接入圍,往上順位次低價者作為備選。

採購後的分配機制,也有所明確,讓醫療機構更有動力參與談判,提升效率。談判後,片區藥聯體將重新調整片區醫療機構相應藥品的銷售價格。原則上,省定最高銷售限價之下,同組藥品新談判價格與原談判價格之間差額的50%讓利給就醫群眾,其餘的50%差額歸參與聯合談判的醫療機構。

2.藥品招標採購轉型跡象4大信號

據業內人士介紹,藥品招標採購從2018年的4+7開始,已經露出轉型跡象,直到2019年聯採擴圍,藥品招標轉型已經迫在眉睫。

而本次福建省寧德片區的陽光采購正是轉型的一個方向,在省級限價基礎上,再次進行議價採購,由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參與的“藥聯體”比集中採購似乎更接“地氣”了,尤其在後續藥品差價的分配上,更市場化了些。

另還有三個轉型信號:

從國家層面,通過4+7試點及聯採擴圍,在“福建三明聯盟採購+上海帶量採購”基礎上實行招標政策“混揉”,組團開展強力議價,量價合一、充分競爭、集中採購、政策協同,激活醫保基金使用,調整用藥結構,去渠道化,實行真正的帶量採購。

從省級層面,以省為單位的大規模招標採購逐漸淡化,更大的可能是省級通過動態調整進一步制定上限價,制定統一採購需求目錄,在借鑑國家4+7及聯採擴圍政策的基礎上,對採購金額高、用量大的非過評品種,由地級市或醫聯體實行帶量採購,實行採購份額與中標企業數量掛鉤,比如江西最近出臺的招標方案徵求意見稿。還有一種可能是委託第三方主導,“放手”交由醫療機構與企業議價。比如海南剛剛出臺的招標採購方案徵求意見稿。

最後,GPO集團採購,開始由地級市逐漸擴展為省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