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社工就業尷尬現狀透視醫養健康轉型痛點

隨著老齡化的逐漸加劇,作為人口大省的山東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2239萬,佔總人口的22.29%,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4個百分點,是全國唯一超過2000萬的省份。在此基礎上,山東不斷探索醫養結合模式,全省醫養結合的機構已達到1700多家,792萬老人已進行家庭醫生簽約,57萬多名老人享受到智慧化社區居民醫養服務,而本應成為醫養健康模式強力支撐的社會工作助力效果並未凸顯,根據山東省“十三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省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總量計劃達10萬人,目前全省社會工作人才數量仍存在較大缺口。社會工作作用效果不明顯,是社工的尷尬還是社會的尷尬呢?

從山東社工就業尷尬現狀透視醫養健康轉型痛點

據2017—2019年齊魯人才網同期數據比較,山東對社會工作人才的需求量逐年上升,2017年山東面向社會工作人才發佈的崗位需求量佔比為1.91%;2018年面向社會工作人才發佈的崗位需求量佔比為2.15%;2019年面向社會工作人才發佈的崗位需求量佔比為2.57%。

隨著社會工作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大及社會需求的不斷增加,作為專門服務社會弱勢群體的社會工作行業已逐漸走入大眾眼中,社區的日間照料服務中心、福利機構、專門的社工組織等機構中社工的身影逐漸被知悉、接納,但是不管是從崗位需求量來看,還是從漲幅數據看,社會工作者需求沒有呈現旺盛跡象。

山東16地市社工人才需求分佈不均,濟青社工人才需求量大

從山東社工就業尷尬現狀透視醫養健康轉型痛點

據齊魯人才網數據顯示,在山東16市中對社工需求量最大的城市當屬濟南,其社會工作人才需求量佔比達到了17.23個百分點;其次是青島,該城市對社工人才的需求量佔比為16.72個百分點;排名第三的是濟寧市,社工人才需求量佔比為10.15%;聊城、菏澤、棗莊對社工需求量佔比在省內排名倒數三名,佔比分別為1.73%、1.05%、0.76%。

通過對社工人才需求量佔比的分析可知,濟南、青島兩地社工職業化發展相較於其他14地市更加先進。職業化催生崗位需求,而其他需求量佔比低的城市並非沒有需求,據省老齡辦發佈的數據顯示,威海是山東省老齡化程度最嚴重的城市,老年人口比例高達27.8%,但是威海市社工需求量佔比僅為2.41%,這距離每個社區配備一名社工或者每100位老人配置一名社工的標準還相去甚遠,而這種問題最直接的後果就是社會及子女養老壓力的劇增。

社工招聘求“量不求質”,山東社工需求學歷門檻要求低

從山東社工就業尷尬現狀透視醫養健康轉型痛點

根據齊魯人才網10月份數據顯示,目前通過本網站發佈的招聘崗位中對社工人才需求最大的是大專學歷層次人群,佔比為60.6%;其次才為本科學歷層次人群,需求量佔比為34.22%,碩士學歷層次人群需求量佔比為4.82%;博士學歷層次人群需求量佔比為0.36%。通過現狀及需求可以發現,目前山東對社工人才的學歷要求並不高,尚處於求數量忽視專業性階段,一方面是社工專業化程度不高,另一方面也是職業化發展的欠缺。

跳槽週期不足三年,社工行業留人難

從山東社工就業尷尬現狀透視醫養健康轉型痛點

跳槽週期的長短往往可以直觀反映出行業、崗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留續力的強弱,是否能留住人則關乎企業發展大計。根據齊魯人才網數據顯示,2017年山東省職場人平均跳槽週期為3.12年,社會工作從業人員的跳槽週期為1.94年;2018年山東省職場人平均跳槽週期為3.22年,社工行業從業人員的跳槽週期為2.1年;2019年山東省職場人平均跳槽週期為3.26年,社工行業從業人員的跳槽週期為2.36年。社工行業跳槽週期持續三年小於我省職場人平均跳槽週期,在職社工的工作時長大概在兩年左右,由於晉升機制和其他培訓待遇等不完善,導致員工流失比較嚴重。

跳槽週期短,行業留人難,目前我省社工行業也意識到了這方面的問題,並通過加強政府購買、給予員工發展機會和鍛鍊機會等舉措留人,但如何壯大社工隊伍,為全力打造醫養結合的健康山東做出應有的支持,社會工作行業仍需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提升人才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程度,以獲得社會認可。

低薪崗位佔多數,工資低成掣肘山東社會工作行業發展最主要因素

從山東社工就業尷尬現狀透視醫養健康轉型痛點

本文中的市場化平均薪酬為齊魯人才網正在發生招聘交易的崗位薪酬數據。

據齊魯人才網數據顯示,2019年山東社會工作從業人員薪酬區間佔比最大的當屬3K—5K區間,佔比為42.8%;其次是2K—3K區間,佔比為24.58%;薪酬在5K—6K區間範圍內的崗位數佔比為16.50%;薪酬在2K以下的崗位數佔比為8.19%;8K以上的佔比不足3%。

由此可見,我省社工行業的薪酬總體偏低,薪酬在5K元以下的社工崗位佔比達到了76.57%。低薪者多高薪者少,總體薪酬水平偏低是我省當前社會工作行業薪酬現狀,單靠情懷的生活是難以為繼的,尤其是即將面臨養老、養娃壓力的90後,在面對如此薪酬時自然是 “溜之大吉”,轉行轉業了。

據齊魯人才網數據顯示,2017年山東省市場化平均薪酬為5002元,此時山東社工行業的市場化平均薪酬僅為3169元;2018年山東省市場化平均薪酬為5971元,而社工行業的市場化平均薪酬為3244元;2019年山東市場化平均薪酬為6676元,社工行業市場化平均薪酬竟不足其一半,僅為3292元。從時間維度來看,近三年山東省市場化平均薪酬與山東社工行業薪酬都呈逐年上升趨勢,但是我省市場化平均薪酬的漲幅明顯大於社會工作行業;從行業與整體差層面,社工行業平均薪酬一直落後於我省平均薪酬。

雖然助人自助的成就感與滿足感會使社工不斷加強自身的職業認同,但是行業薪酬與社會整體平均薪酬的巨大落差也會導致行業滿足感差,行業從業者生活水平低於社會平均水平,而對於社工這種以幫助他人、團體或社區等解決問題、增強其發展但也隨時面臨情感耗竭的行業而言,薪酬待遇方面如果再難以保障,那社會工作者的接續問題只會進一步凸顯。

近年來我省社會工作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在基層黨建、扶貧攻堅、志願服務、災害救助、婚姻家庭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社會認可度越來越高,但是要解決尚存的社工人才大缺口問題,還需各級各部門為社工考試和就業提供更多的扶持政策,鼓勵更多的專業人才加入到社工隊伍中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