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早傳承時間長,歷史文獻豐富,歷史地位重要,河北唐山響水橋

承流橋原名臨水橋,民間則習慣稱其為響水橋,位於河北唐山市灤縣榛子鎮的龍灣河上,古灤州西界,是古代中原地區連接遼東、高麗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現存承流橋主體為清代嘉慶九年重修留下的,部分附屬設施是光緒二十八年增置,1984年被縣政府確定為縣級保護文物,2012年被確定為市級保護文物。

年代早傳承時間長,歷史文獻豐富,歷史地位重要,河北唐山響水橋

臨水橋建成到明萬曆大規模重修,期間經歷一千多年曆史,這一段時間發生了什麼已無從考證,但至少知道,明代的張榮先曾對臨水橋的源流始末有較為詳盡的記載。張元慶始建於魏明太和五年的記載,也應該來自張榮先的記載。

魏晉以後北方又進入戰亂時期,各政權割據更替。直到明太祖朱元璋經八次北伐,統一北方,灤州從新穩定下來,明成祖朱棣遷都以後,響水橋所在的榛子鎮,成為畿輔重地,薊遼之咽喉,起著連接京城與遼東的關鍵作用,京榆驛路在榛子鎮設鋪,如此要衝之地,修橋就顯得十分必要。

年代早傳承時間長,歷史文獻豐富,歷史地位重要,河北唐山響水橋

明萬曆14年,張元慶到任灤州,這時已歷千餘年前的臨水橋早已破敗,主體基本沒有了,只有很少的遺蹟存留。張元慶到任後,命當地人郭文顯負責管理修橋一事,本鎮的庠生韓應箕等人都捐了款,後又有兵部使者葉夢熊,部院使者馬翰如,程宗伊,知府孫維成,推府沈之全等也都捐了錢。幾個月後大橋修完,並正式改名為承流橋,同時在橋南建了關帝廟,除了可以四季祭祀,也可以供來往的人休息。知州張元慶為這次修橋專門做了一篇《承流橋記》,並被記入了嘉慶十五年編纂的《灤州志》卷八《藝文志》中。明朝滅亡後,清軍入主中原,響水橋所在位置不但仍為畿輔重地,還是清帝回家祭祖的御路,作用更加突出,康熙五十一年響水橋有過一次修復,到了嘉慶年間,主體部分已破壞嚴重。

年代早傳承時間長,歷史文獻豐富,歷史地位重要,河北唐山響水橋

嘉慶七年十月,知州莫謩做《倡修承流河橋引》,呼籲大家集資修橋,鎮人朱寶樹、王廷勳、郭天印積極響應,奔走鄉里,籌備募集建橋費用。江桂森從北京請來工匠,嘉慶八年(1803年)正月動工,七月完工。知州莫謩於嘉慶九年再做《重修承流河橋記》,並載入史冊。橋重建完成時是木欄杆,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開始,鄉民捐資改雕石欄杆,並增修水簸箕。自此古橋再無大的系統修復記錄。

年代早傳承時間長,歷史文獻豐富,歷史地位重要,河北唐山響水橋

承流橋呈南北走向,橫跨在龍灣河上(古稱承流河),南北長15.6米,東西寬約5.7米,高約6米。橋面鋪築矩形條石,橋面淨寬4.8米。橋面兩側原設木欄杆,光緒二十八年改雕石欄杆,兩側各有石欄柱8根,高1.5米,平頂均為28釐米見方,各雕有不同形態的荷花圖案,有的含苞未放,有的蓮瓣盛開,冷硬的石料顯出婀娜的神采,確屬不凡。石欄柱間距2.13米,以兩根石雕扶手相連。石雕扶手成菱形,粗壯有力,線條粗放,風格有別於一般清代精美細膩特點,反到充滿明代粗獷之風,充分表現出北方文化的粗狂豪放風格。

全橋由三個石拱構成。中拱高4.9米,淨跨3.7米;兩個側拱各高4.65米,淨跨2.7米。整個橋體所用石料均為精琢長方體巨石砌成。最大的重量可達一噸,巨石向外的一面鑿刻平整,並刻有斜向密集平行紋。石與石之間刻有結構凹槽,類似榫卯結構,使構築更加穩定,古人用糯米熬粥攪拌石灰成漿,灌注粘結石塊,石與石與之間縫隙結合緊密,渾然一體,極為牢固。西側迎水面中拱頂端為浮雕鎮河神像,依稀尚存,2015年修繕恢復原貌。東側中拱的頂端原是一幅立體透雕的龍首,雙目炯炯,雙角崢嶸,龍鬚兩縷,龍口含珠,一幅威嚴之像,是北方難得的雕刻精品,可惜"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原貌已不能清楚描述,龍首左側石上刻有【嘉慶九年復建】六個大字,應該為當年修橋時工匠所刻。拱下為橋墩,以矩石層迭砌成,橋墩西側迎水面呈三角形,起到分水作用,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上游水流阻力,面向下游俗稱"水簸箕",是流水產生轟響的所在。水簸箕共設計成五層階梯,每層之間落差40釐米,第一層縱寬4米,第二層4米、第三層2米,第四層3米,第五層早淹沒於水下,數據尚不清楚。流水從近兩米的高度,連落五步臺階,發出的響聲相互疊加,聲傳十里,故附近的鄉民形象的稱其為響水橋。陡河水庫建成蓄水後,水位上漲,下游河床逐漸淤積抬高,現在僅有一步臺階能看到,其他都沒於淤泥之下。

橋體兩側各有八字翼牆,長13米、高5.4米,各鑲嵌一石雕神龜頭像,以鎮河水,同時起到"標識安全線"的作用,可惜文革中也遭到破壞,現只剩下一小段脖子根,但仍鱗片清晰,足以窺見當日雕刻之精美。因原物已經消失多年,2015年修繕,該雕為龍頭。原來順河還砌有護岸,向兩側延伸數十米。現已被壓在橋兩側的商戶建築之下。統觀全橋,造型勻稱,牢固堅實。二百多年中,古橋經歷過1948年冬人民解放軍炮車從橋上隆隆駛過;1953年抗美援朝凱旋的志願軍坦克鐵流威武穿過;又經過1935年、1937年1976三次破壞性地震,但大橋主體一直保持完好。只是部分欄杆殘損丟失。2015年修繕時按原樣補全。

嘉慶九年重修是從北京請來專業修橋的能工巧匠,建造規制很高,地基採用了傳統工藝,在河底密密麻麻釘入柏木樁,柏木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千年不腐,密佈的粗壯木樁均勻承受橋體的壓力,使得大橋基礎異常穩固,二百多年沒有大的走動,南側橋洞底部的兩個沉降坑是1958年大躍進期間安裝水力發電機 時破壞橋基造成的,而非原橋質量問題。正是因為這樣的巧妙工藝和嚴格的建造質量,使這座古橋經歷數次洪水地震,仍然屹立不倒,特別是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榛子鎮附近震級達到了七級上下,周圍房倒屋塌,而古橋連條大一點裂縫都沒有出現,不得不歎服古人的造橋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