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钥匙 心向高质量——湖北河蟹池塘养殖技术现场会侧记

农村新报全媒记者 张静

11月14日,洪湖水面如镜,浩瀚如画,湖北省河蟹池塘养殖技术现场观摩会在此举行。

洪湖市滨湖办事处滨斗湖村李才武的渔塘里,随着一笼河蟹扬着大钳起水,引来专家们的惊叹:“好大的蟹,公的只怕有五两多,母的也有三两多。”

据介绍,去年我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江苏优势蟹苗基地合作,将大亲本蟹苗引入洪湖,第一年试养便获得成功。

近年来,我省一直在探访优质苗种、大规格河蟹生产方式,找寻湖北河蟹升级的“金钥匙”。“在洪湖试养只是第一步,我们将在这里培育出更多的优质蟹苗,为我省河蟹高质量发展领跑。”湖北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欧阳书文说。

苗种本地化获成功

中午时分,洪湖螺山镇复兴村的老渔民良种蟹苗基地,负责人余致睦一脸喜气洋洋。

今年5月,基地从江苏射阳县引进大亲本河蟹大眼幼体,半年后的今天,这批大眼幼体已经成长为扣蟹,正在迎接专家们的测产验收。

起捕、上称、过验,一组数据惊喜了在场的专家们:亩产400斤,性成熟率3.5%,远低于15~20%的正常标准。

省河蟹首席推广专家汤亚斌介绍,性成熟的扣蟹将不再脱壳发育,因此扣蟹的性成熟率将直接影响河蟹的产量,即性成熟率越低,后期河蟹产量越高。

众所周知,由于河蟹的习性,多年来,湖北养蟹人需奔千里至沿海购苗,成本高、扣蟹成活率低,为了打破螃蟹苗种的瓶颈,我省多年前就开始进行蟹苗本地化培育。

“以前引进的河蟹大眼幼体为普通苗种,成活率低,成蟹规格偏小。”汤亚斌介绍,蟹苗的大小就决定了成蟹的规格,今年,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与江苏省昆山市阳澄湖老渔民水产有限公司联手在洪湖打造347亩种苗基地,引进大规格河蟹亲本大眼幼体,同时引进高标准蟹苗池、循环水微孔增氧等江苏最先进的养殖技术与理念,将这些小家伙们滋养得十分健壮。

余致睦介绍,本次引进的700多斤大眼幼体将在今年12月奔赴洪湖近3万亩蟹塘,来年将成长为一个个“高富帅”,走向我省河蟹市场。

好苗养出精品蟹

何谓“精品蟹”?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规格大、成色好、口感佳。

如何养成“精品蟹”?汤亚斌介绍,好苗、好水、好营养、好技术,其中好苗是关键。

洪湖,中国淡水水产养殖第一县,河蟹年产量近6万吨,产值近40亿元,洪湖清水螃蟹享誉全国,是我省精品蟹的生产地。

2016年,洪湖拆除全部围网、撤离所有渔民、湖区全面禁养,渔民全部上岸。滨斗湖村的村民们在村里建池塘,由大湖围养改为池塘精养。

“既要万顷碧水,又要养殖效益,我们必须换头脑、转思路,向有限的水面要效益,选好苗养精品蟹。”汤亚斌介绍,这批新落户的蟹苗皆出身不凡,它们皆来自江苏射阳县,都是河蟹里的优质高品质蟹苗。

今年李才武拿出一口17亩的鱼塘进行试养,与其相临的另一个鱼塘则养的普通蟹苗,国庆节起捞时,两塘的河蟹差距十分明显。“优质蟹苗的后代足足比普通蟹苗的河蟹大了整一倍。”李才武笑着说。

不同规格的河蟹在市场上也得到不同的待遇。李才武介绍,普通蟹今年的价格只有20元/斤左右,而大亲本的“高富帅”们则能争取到50-60元/斤的高价。

“可以预见,明年收获季,湖北河蟹的市场竞争力一定有所提高。下一步,我们将创建更多蟹苗本地化基地,继续提高湖北河蟹市场竞争力。”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恩权说。(出处:农村新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