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這個城市竟做過國都,鬧市中有座帝陵!它的名字你念對了嗎?

郴州位於湖南省南部,是湖南對接珠三角的南大門,郴州山地面積佔到了75%,森林覆蓋率達81%,位居全省首位,是名副其實的“林中之城”。

湖南這個城市竟做過國都,鬧市中有座帝陵!它的名字你念對了嗎?

郴州歷史悠久,是古代炎帝部落蒼梧越的聚集地,秦末漢初楚義帝熊心的都城。在國內,郴州的知名度並不高,甚至還有很多人把郴(chen)州讀成彬(bin)州,其實大家把郴字唸錯也是情有可原。因上古時期,倉頡的弟弟倉林在今郴州一帶,建立的蒼梧部,後世的人們為了紀念倉林,故而把此地稱之為“郴”,與林字相通。

湖南這個城市竟做過國都,鬧市中有座帝陵!它的名字你念對了嗎?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郴”是一個生僻字,它獨屬郴州。說起郴州,大家不熟悉不要緊,但說起《三國演義》章節中頻繁出現的桂陽郡,可能就有所耳聞了吧,桂陽郡就是今天郴州所在。在秦末年間,楚人反秦,項羽的叔父項梁,把正在放牛的楚懷王之孫熊心找了過來,並輔佐其為二代楚王,尊稱義帝。項羽在攻破秦後,自立楚霸王,逼義帝南遷至郴縣,說是遷都,實為流放。

湖南這個城市竟做過國都,鬧市中有座帝陵!它的名字你念對了嗎?

但義帝最終沒能躲過被殺的命運,剛到郴州便被項羽派人殺害。後人一致認為義帝是含冤被殺,十分同情他,便在郴縣城外修建了義帝陵,以示悼念。所以郴州也只是做了個名義上的國都,大家不知道也很正常。自漢以來,雖歷經戰亂滄桑,王朝更迭,但義帝陵卻一直被保存下來,而且有過很多次修葺,現陵內存有一塊高2.65米,寬1.18米,厚0.21米的“義帝新碑”。

湖南這個城市竟做過國都,鬧市中有座帝陵!它的名字你念對了嗎?

湖南這個城市竟做過國都,鬧市中有座帝陵!它的名字你念對了嗎?

現在的義帝陵位於郴州最繁華的兩條街道,文化路和國慶路之間,是市區中心唯一的省級文化保護單位,也是郴州作為全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標誌。郴州不僅歷史悠久,豐富的山水資源也給這座城市留下了諸多秀麗風景,如有“中華奇景、宇宙奇觀”的小東江水霧,第二西雙版納的莽山等著名旅遊景點,深受廣東遊客的喜愛,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湖南這個城市竟做過國都,鬧市中有座帝陵!它的名字你念對了嗎?

不知道小夥伴們對這個做過國都,名字還經常被唸錯的城市有什麼想說的呢?去過的小夥伴們有什麼感受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哦~~喜歡的可以加個關注,麼麼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