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區雙河鎮臨鐵村:盤活閒置資產 暢通富民之路

群眾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還看“領頭羊”。臨河區雙河鎮臨鐵村是緊鄰城區的城郊村。近年來,該村黨支部堅持“抓實黨建促發展、集體經濟助振興”工作思路,創新性推行黨員“1235”網格化管理模式、建立黨員“積分超市”,不斷建強支部,帶好黨員隊伍,密切黨群關係,實現黨建工作大融合,構建一強帶多強工作格局,擘畫臨鐵村未來發展美好藍圖。

“我們的想法就是,先富群眾的腦袋,轉變村民的傳統觀念、固有思維,再富群眾的口袋,帶領群眾共同實現增收致富。”臨鐵村黨支部書記王建紅說,“現在支部通過黨員‘積分超市’、黨員網格化管理、黨員星級管理等多種方式,激發黨員內生動力,充分發揮他們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增強了黨員服務群眾意識、本領,老百姓對支部、黨員的信任感和依賴感明顯增強。這樣的群眾基礎,更有利於我們下大力氣做好富口袋工作,大力發展好我們的集體產業,以支部一點撬動群眾致富一片。”

目前,臨鐵村集體經濟發展堅持“兩輪驅動”協同、支部引領不變,全力發展好臨鐵村綠色粉條廠和臨鐵村田禾園醬菜廠產業。

臨河區雙河鎮臨鐵村:盤活閒置資產 暢通富民之路
臨河區雙河鎮臨鐵村:盤活閒置資產 暢通富民之路

臨鐵村粉條廠於2018年6月建成投產,共計投資65萬元,現有150平米的生產車間和40平米的小型冷庫。該廠採取“支部+合作社+電商+農戶”的經營模式,大力發展綠色傳統手工粉條加工產業,在粉條加工過程中,使用傳統餄餎創手工漏粉技術,原料取自本地,生產工人也是本村村民。作為地道的土特產加工廠,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10萬餘元。

臨河區雙河鎮臨鐵村:盤活閒置資產 暢通富民之路
臨河區雙河鎮臨鐵村:盤活閒置資產 暢通富民之路

田禾園醬菜廠是2019年臨鐵村新引進的項目。該項目藉助臨鐵村毗鄰城郊、交通便利、土質優良、村民種植經驗豐富等優勢,採取“支部+企業+農戶”的方式,由村裡和企業共同籌資50萬元建設而成。該廠有廠房600平米、生產設備7臺,以時節蔬菜為主要原料,以大蒜、辣椒、鮮姜等多種調味品為作料,經過篩選、洗切等多道工序,醃製醬菜9種,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全面打造河套優質醬菜品牌。為保證原料充足,企業與農戶簽訂了芥菜、蔓菁、芋頭、心裡美種植訂單400畝,每畝可帶動農民增收1000元,預計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1萬元。

美麗鄉村不能只是畫餅充飢,而要落到實實在在改善群眾生活、增加村民收入上。現在的臨鐵村已經從盤活閒置資產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富民之道。

臨河區融媒體中心通訊員:柴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