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頂“常春藤名校”光環的我,畢業後迎來了“青年危機”

本文刊載於《三聯生活週刊》2019年第46期,原文標題《致所有正在經歷“青年危機”的人》,嚴禁私自轉載,侵權必究

研究生剛剛畢業的時候,我信心滿滿,手握著榮譽畢業生的獎狀,頭頂常青藤名校的光環。一剎那間,我真以為自己就是“天之驕子”,未來之路四通八達。
頭頂“常春藤名校”光環的我,畢業後迎來了“青年危機”

青年危機是“一段關於職業、人際關係和財務狀況的不安全感、懷疑和失望的時期”


沒用一個月,現實就把我打回了原型:我坐在一個四面無窗的小隔間裡,拿著行業中最低的起步工資,做著最辛苦的危機干預工作。上班8個小時,不是在接待各種疑難雜症,就是在寫病歷報告,有時連飯都顧不上吃。更倒黴的是,因為伴侶當時還在上學,為了結束多年的異地戀愛,我只能選擇生活在全美物價最高的加州灣區。在這裡,我的工資根本不夠用,每天縮衣節食,只為了能付得起誇張的房租。

美國加州心理諮詢行業規定,諮詢師需要在碩士畢業之後,積累滿3200小時的臨床諮詢時間,通過兩場考試,才能獲得心理諮詢師執照。那個時候的我,常常望著那3200小時出神:天哪,到底要到什麼時候,我才能完成這麼多臨床時數啊!

我的生活怎麼會變成這樣?我想到了讀書期間對未來生活的暢想:我穿著漂亮的職業套裝,在窗明几淨的心理診所裡,與來訪者進行靈魂的碰撞……這也差得太遠了吧。

我打開手機,看到朋友圈裡發小買房了,臉書上同學辦了一場古堡婚禮,領英上同行又升了職……再看看我自己,便真正瞭解了“自慚形穢”的感受:不應該啊,我的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啊!

初出茅廬的那點傲氣,被生活一點一點地磨平。我感到,自己看起來有很多選擇,但每一條路都像是在通向死衚衕。

雖然這樣想著,但在現實中,我卻並沒有走進死衚衕。就這樣掙扎著、困惑著、自慚形穢著,3200小時到手了,執照考過了,收入提高了,甚至如今,我還真的擁有了一間窗明几淨的心理診所。

這段路走得很不容易,但和人生的漫漫長路相比,又好像很容易。

現在想來,我十分感激剛畢業的這段經歷。在臨床諮詢工作中,每當遇到年輕的來訪者抓著頭髮,痛苦地喃喃自語“不應該啊,我的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時候,我就知道,對面的他/她和當年的我一樣,正在經歷著“青年危機”。

青年危機,是從“中年危機”一詞演變過來的。心理學家艾利克斯·福克(Dr.Alex Fowke)定義青年危機為“一段關於職業、人際關係和財務狀況的不安全感、懷疑和失望的時期”。一般來講,青年危機出現在人生的20歲到30歲中期。

早在1950年,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埃裡克森就提出了人主要有8個社會心理發展階段,每當人從一個發展階段進入到另一個發展階段的時候,就會遇到心理危機,產生對人生的不安全感、懷疑和失望。埃裡克森認為,當進入到青春期(12~18歲)的時候,人開始積極地思考與確認自我的身份特徵:我是誰?我想要做什麼?我的人生將往哪兒走?——對於埃裡克森而言,這是青春期應當完成的任務。

頭頂“常春藤名校”光環的我,畢業後迎來了“青年危機”

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 埃裡克森


但是,當今社會的生活方式已經和50年代大不相同了。大部分當代心理學家認為,埃裡克森的心理發展階段理論有其科學依據,但與現代人的人生週期不相符。隨著現代人壽命的增長、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權以及多元化社會運動的發展等等,對於身份特徵的探索不僅僅是青春期的任務,而是和“建立親密關係”這一心理發展階段任務融合在一起,出現於18~35歲之間,形成了“青年危機”。

在研究論文《Emerging Adulthood,Early Adulthood and Quarter-Life Crisis:Updating Erikson for the 21st Century》中,心理學家奧利弗·羅賓遜(Dr.Oliver Robinson)認為青年危機主要分為5個階段:

階段一 你感到被生活中的選擇完全困住。比如,你不知道該選擇什麼樣的職業,不知道該維持什麼樣的親密關係,覺得自己正在被生活的壓力推著往前走。

階段二 你感到必須走出這樣的被動局面。你越來越覺得,如果自己能夠“豁出去一把”,也許生活就會有轉機。

階段三 你開始行動了:你辭掉了不喜歡的工作,結束了一段雞肋般的感情,現在要幹什麼呢?——你還是不知道。你進入了一段“暫停時間”,試圖重新認識自己,重新找到生活的目標。

階段四 你找到了一些大方向,但也不十分清楚具體應該做什麼。你一點一點地摸索著、構建著新的生活,雖然很緩慢,但是心裡感到踏實與滿足。

階段五 你感悟到了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是什麼樣的,你下定決心,開始為這樣的生活而努力。

在個人經歷以及臨床諮詢中,我都感受到了心理上的痛苦主要來源於青年危機的第一和第二階段。那是一種身不由己的焦慮感,就像是一隻在太陽底下被關進玻璃罐裡的蜜蜂——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卻不知道該怎樣衝破這層厚厚的玻璃,向著那光明飛去。

內心的焦慮感是痛苦的一方面,不被人理解的孤獨感是痛苦的另一方面。正如偉大的埃裡克森無法預知21世紀人的生活方式一樣,父母長輩們也許同樣很難理解這些“80後”“90後”的年輕人“到底在折騰個什麼勁兒”。上一代人的青年時期,生活中可以選擇的少之又少,也不必費力糾結。我們這一代人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幸運地獲得了更多的選擇和機遇,困惑與迷茫也就自然變多了。

在美國,抑鬱症患者的病發年齡,已經從中年危機的年齡(40歲末期)漸漸滑向了青年危機的年齡(20歲中期)。這說明,青年危機是一個需要被正視、可能會引發心理健康問題的心理發展狀態。

諷刺的是,心理上最容易被青年危機所影響的人群,恰恰是那些“上進生”:如果你是一個懷揣著堅定理想、對人生有既定規劃、而且對自己嚴格要求的人,很不幸,你最有可能被現實世界中的挫折擊中,感到無比失望與困惑——就像我當年那樣。

那麼,可以做些什麼來應對青年危機呢?

首先,坦然接受青年危機的到來,就會讓我們的內心平靜許多。

別誤會,雖然一切都在向好的方面發展,但我並不認為自己完全走出了青年危機。生活中的挫折、困難與失敗不會停止,我依然常常在冰冷的現實世界面前感到不安全、懷疑和失望。

但是,和剛畢業時候的我不同的是,現在的我明白,這是一段人生必經的心理發展狀態。這樣的意識幫助我“正常化”了內心的不安感受,我不會再因為“怎麼還在為我的人生焦慮”而焦慮、自責和慚愧。

特別是,當在諮詢室裡聽到那麼多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成長經歷的來訪者,都在與我經歷著相似的痛苦:不知道手頭上的工作有沒有意義,不知道何時才能遇到真愛,不知道如何以成年人的身份與父母相處,甚至不知道明年的自己會在哪裡……這時,我便明白:青年危機的到來,並不是因為我們有多糟糕,而是因為我們都是平凡人。

同樣的,來訪者們在聽到我分享的青年危機感受時,他們也感嘆:一個心理諮詢專業出身的人都有同樣的糾結,那麼,我所經歷的大概也是正常的吧!

其次,適當遠離社交媒體,拒絕被“雞湯文”洗腦。

社交媒體創造了一種幻象,讓我們以為別人的生活遍地都是充滿了喜悅的閃光時刻。“雞湯文”更是一鍋可口的毒藥,讓我們篤信人生就是一個“只要努力就會成功”的線性迴歸方程式。反觀自己的生活,卻並非如此。相形見絀之下,焦慮、嫉妒、憤怒、自責等等複雜情緒就由此產生。

2010到2013年期間,心理學界進行了一系列關於社交媒體與情緒的研究,正式把這些因社交媒體內容而產生的複雜情緒命名為:錯失恐懼症(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有FOMO感受的人總會覺得別人正在經歷一些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而自己總是在錯過。

然而,如果能夠靜下心來想想,我們就可以立刻拆穿社交媒體塑造的幻象:誰會把枯燥乏味的生活瑣事、日復一日的工作細節發到朋友圈?誰又會把從“開始努力”到“最終成功”中間的曲曲折折,都事無鉅細地寫下來,還能成為10萬加的爆款文章?就連我們自己,都只願意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在社交媒體上,不是嗎?——所謂“別人的人生”,其實都不是一個真正的、完整的人生,只是一些生活中的閃耀瞬間罷了。

因此,處在青年危機中的我們,更需要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來冷靜地面對社交媒體的信息爆炸。當看到“別人的人生”的時候,在自慚形穢之前,我們是不是可以先問問自己:我瞭解到的故事就是他們真實的、完整的人生嗎?如果不是,我又怎麼能拿自己的人生與別人的隻言片語相比呢?

第三,合理管理我們的人生預期。

心理學家奧利弗·羅賓遜指出,青年危機會在我們的20~30歲之間反覆出現。很有可能,當我們達到了青年危機的第四階段——找到了一些大方向之後,又會因為某些轉折回到了第一階段——又感到被生活困住。因此,奧利弗·羅賓遜認為,我們必須學會合理管理自己的期望,捨棄一些“我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偏執。

這並不是說我們要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給自己多一點耐心和靈活度。就像在讀書期間,我的夢想是擁有屬於自己的心理診所——這樣的夢想是沒錯,但一定要在畢業之後的兩三年內就實現嗎?如果在畢業的兩三年內實現不了,難道我這輩子就再也實現不了了嗎?

或許,我們常常高估了自己一天、一週可以完成的事情,卻低估了自己一年、兩年、十年可以完成的事情。鑽在“30歲之前應該完成這幾件事”的牛角尖裡,我們忘記了原來人生遠比30歲要長得多得多。

與其責備自己“我的生活不應該是這樣的”,不如告訴自己:儘管不情不願,但是我現在的生活就是這樣的。那麼,以此為基礎,下一步我準備做些什麼呢?

最後,把青年危機當作是鍛鍊情緒智慧的契機。

有句網絡流行語說得好:“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個字。”青年危機的到來,真真實實地讓我們品嚐了這句話的滋味。

在冷冰冰的現實面前,我們不得不調整自己,找到適合的方法來應對壓力:有些人撿起了小時候的興趣愛好,有些人找到了相互理解的社群,有些人愛上了瑜伽、冥想等身心結合的活動,有些人通過寫日記更好地瞭解自己,有些人求助於專業的幫助……這些讓人感到身心舒緩、安撫情緒的方法,在心理學上叫做自我關懷。

在自我關懷的過程中,我們的情緒智慧也在增長。情緒智慧是一種認識、瞭解、管理情緒的能力。良好的情緒智慧會讓人意識到,“我不等於情緒”——我現在感到自己很糟糕,並不代表我就真的很糟糕,也不代表我永遠都會感到這麼糟糕。

比如,在做瑜伽這件自我關懷的事情時,我就會在感到糟糕的同時,還感到了愉悅和放鬆;過了一兩週,生活發生了些許變化,我就感覺不那麼糟糕了。這樣的經歷讓我明白,糟糕的情緒會來臨,但它不再會吞噬我、支配我,更不會永遠停留在我身上。

心理學研究也發現,良好的情緒智慧,是幫助人們度過生活轉折的重要技能。

正如“危機”這個詞語,是由“危險”和“機遇”組成。而青年危機,也是由被生活困住的“危險”,和增長情緒智慧的“機遇”組合而成。只有經歷過失敗,我們才能學會如何原諒自己;也只有經歷過痛苦,我們才能體諒他人的不易。

也許,青年危機的出現,正是為了幫助我們做好熱身準備,來面對今後人生路上大大小小的危機時刻。

在剛畢業的那段日子裡,有一句話給了我很多寬慰與力量:

Our twenties and thirties are about what we plant in the ground,not about what we harvest. We can't keep pulling our seeds out of soil before it has time to grow.(我們的20歲和30歲適宜栽種,不適宜收穫。我們不能不給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的時間,就把它們從土壤裡挖出來。)

我也想把這句話,送給所有正在經歷“青年危機”的人。

(作者為美國執業心理諮詢師)

更多精彩報道詳見本期新刊《走進心理諮詢室:我們如何療愈痛苦》,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