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景区厕所除“臭名”“尴尬角落”大变身

巴中:景区厕所除“臭名”“尴尬角落”大变身

景区厕所

我市将旅游厕所建设列为2019年十大自选民生实事。今年以来,全市继续借“厕所革命”契机,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创新一系列人性化公厕服务,新(改)建20座旅游厕所。截至目前,旅游厕所建设进展迅速。

不少市民都有过类似经历,当在景区旅游时,内急却找不到方便之地。即便找到了,要么环境脏乱差,要么设施不齐全。“小小的方便之地,体现的是民生之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李琳介绍,让旅游厕所除去臭名,就能让旅游环境上一个新台阶。

12日上午,巴州区清风化湖景区内,不少游客正在游玩。晚报记者走进景区厕所看到,环境清爽干净,通风效果良好,还配有残疾人专用的坐便马桶、安全扶手,极具人性化。此外,洗手池还配有洗手液、烘手机,和人们印象中的脏乱差的景区厕所完全是天壤之别。

来巴中旅游的达州宣汉人王女士欣赏完化湖美景后,对景区旅游厕所竖起大拇指。“这里的厕所既干净又舒适,太方便了。”王女士说,退休后,她到许多地方旅游过,多次遇到景区如厕难的尴尬,不但要排长队等待,还要忍受脏乱差的环境,当天游玩过程中,干净舒适的景区厕所为这趟旅途加分不少。

旅游厕所陆续投用多功能合一

近年来,巴中不断加大对旅游厕所的建设投入,提供各类便民服务,如添置母婴设备、增加残疾人专用设施……通过一系列人性化的公厕服务,改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李琳介绍,2019年全市计划新(改)建旅游厕所20座,其中新建10座,改建10座。目前,巴州区化成景区厕所和天马山游客中心厕所已全部完工;恩阳区罐子沟村生态厕所已完工,万寿养生谷旅游厕所正在进行收尾工作,预计12月完工;南江县云顶茶乡景区金枝玉叶园区游客中心厕所、光雾山蜀门秦关旅游厕所、南江县断渠景区湿地公园旅游厕所已完工;通江县唱歌石林景区旅游厕所已完工,王坪烈士陵园旅游厕所正在进行后期工程,预计12月底完工;平昌县驷马水乡玻璃桥景区旅游厕所、驷马水乡景区信用长廊旅游厕所、佛头山景区湿地公园旅游厕所、佛头山景区游客中心厕所、佛头山景区山顶放生池厕所、白衣古镇禹王宫厕所、白衣古镇水巷子厕所、皇家山景区天子山厕所、皇家山景区碑湾厕所均已完工;经开区九寨山生态停车场厕所、九寨山山顶厕所已完工。

李琳介绍,这些景区厕所在设计之初,积极探索将旅游厕所与旅游观景台、旅游咨询点、应急救援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多功能合一。例如,光雾山、诺水河、恩阳古镇等景区将观景台、图书阅览、休憩、咨询服务、应急救援等功能融入旅游厕所。光雾山景区挖掘景区文化资源,将米仓古道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巴山背二哥文化、地方方言等植入旅游厕所,整体规划设计,将旅游厕所作为传播地域文化的载体,深受游客喜爱。

创新管理模式改善不文明行为

在化湖景区,负责打扫厕所的阿姨告诉晚报记者:“以前扫厕所,回到家都是一身臭味,现在,大家上了厕所都爱护环境,自觉冲洗,我每次打扫轻松多了。”

目前,我市在巴州区清风化湖、南江光雾山等景区,探索出“以商建厕,以商养厕”新模式。在乡村旅游景区(点),探索设立旅游厕所管理“四员”模式,设立公益岗位,优先聘用贫困家庭成员担任旅游厕所“管理员、保洁员、维护员、文明旅游宣传员”。在南江光雾山景区,当地采取“定点、定员、定时”的方式加强厕所管理,将保洁流程、设施维护、服务礼仪、管理规程等融入记录卡,实现“一卡通”管理。在平昌佛头山景区,当地探索厕所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将游客对厕所的满意度评价,作为对厕所管理人员、保洁人员考核的主要依据,促进厕所管护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厕所建起来,我们还要探索怎么管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这些措施成效显著。”李琳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印制《巴中市旅游“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手册》,免费发放,向游客和市民宣传“旅游厕所革命”和文明如厕礼仪。同时,还将组建志愿者队伍,引导市民、游客爱护厕所设施。还将在景区游客中心、人流密集场所设置曝光台、曝光栏,引导游客文明旅游、文明如厕。(记者 石耀东)

原标题:景区厕所除“臭名”“尴尬角落”大变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