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小升初都要搖號了,民辦中學該如何生存?我預計要會大幅提高學費了?

果果爹申請


民辦學校是公立學校的補充,和公立學校具有相同的教育職能,也和公立學校形成一種競爭關係,有競爭,對老百姓來說不是壞事。就目前私立學校的收費來說,有很大的空間,比如湖南長沙有規模的私立初中,有的收費只有7000元/期,但有的地方收費就很高,請看下錶:

學費每學期達到了18000元和16000元,第二個表格中住宿費達到3000元/期,看得出來,私立中學的收費標準有很大空間。

並且,這些收費肯定是得到當地物價部門核定的,如果沒有理解錯的話,7000~18000元/期,學校都能保持其辦學利潤。

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沒有本質區別

公立學校辦學時間長,教師隊伍相對穩定,只要管理到位,其辦學質量不會低於私立學校,事實也是如此,大多數情況下,頂級的學校都是公立學校,湖南長沙高中四大名校,無一不是公立學校,長沙好的公立初中和私立初中也是平分秋色 ,只是私立學校數量上少於公立學校。

實際上,很難說私立學校就一定比公立學校強,教學質量上,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難分伯仲,如果私立學校的辦學理念有問題,追求短期利益,那教學質量根本就沒有辦法保證。

搖號招生,是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公平競爭的具體體現

實行搖號招生,是正確的,限制了私立學校掐尖招生,從而保證了兩類學校競爭的公平性,可以逼私立學校從本質上提高教學質量,可以肯定,對那些辦學規模達不到要求,一味靠掐尖招生體現所謂的教學質量的私立學校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可以肯定,搖號招生會淘汰一批私立學校,這是家長樂於看到的結果。

私立學校和公立學校處於良性競爭的環境中,受益的是整個社會。

搖號招生後,私立學校更應該加強內功

掐尖招生的優勢失去以後,私立學校必須從根本上解決教學質量的問題,如果私立學校像題主所說的只靠提高學費來辦學,教學質量不能得到保證,這種私立學校就只有關門大吉的份兒,你會花高額學費進那種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的私立學校嗎?絕對不會。

搖號招生,只會讓好的私立學校更好,讓差的私立學校自然淘汰。


教育至上


我從民辦學校的立場解釋一下為什麼會漲價,說白了,民辦學校是靠口碑生存的,從以前掐尖行為,到機選入學,改變的是生源,不變的是教學理念和方式。我2個孩子都在上小學,老大公辦,老二私立。也都是正常錄取。兩個學校的教學方式非常不同,私立學校的老師不但在微信里布置作業,每週的難點都要寫出來,讓家長打印,考試前每個學生都要電話評獎到。公立學校的校訊通則只是留作業,其他都是空白。老大整天輕鬆異常,老二的作業能寫2-3個小時。聽說是私立老師的獎金和成績是掛鉤的。

再機選入學的情況下,加大對老師的獎金力度,以及對好學生的獎勵。勢必對升學率有好處。公立學校恐怕很難有這方面的途徑。

在學費提升的力度上,我不是內行,不敢說,但是民辦學校如果合法的提高學費應該是有途徑的,因為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國家恐怕不會過多幹預。

補充一個2年級私立學校的測評考試氛圍,一個學期2次,現在的父母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到底有多緊張,昨天晚上到家6-10 點鐘複習完三科的17 張卷子,今天考試 單人單桌 外校監考,家長們都要瘋了 尼瑪這是高考呀。私立老師就這麼變態,反觀老大今天去參加秋季社會實踐活動了。簡直是2重天


果果爹申請


民辦小升初為何要搖號上學?

按照中央有關文件要求,明年開始在民辦小升初招生過程中,只要報名人數大於學校的招生計劃數,都必須採取電腦隨機派位的方式進行錄取。也就是家長經常議論的,電腦搖號上學。很多人對這樣的方式表示不理解,認為將孩子上學比較嚴肅的事情,交給電腦去搖號,有點兒碰撞碰撞大運的意思。

這是目前,解決一些地區優質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的有效方琺。過去一些民辦學校,利用自己自主辦學的優勢,在小升初招生過程中,掐尖招生,提前招生,採取各種方式對優質資源進行招攬。

一些地區的民辦名校,成為了優質資源的集散地,不但是有優質的生源,更有當地優秀的教師。 為了徹底抑制這一情況的蔓延,搖號上學是對民辦學校招攬優質生源,這一不良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的緩解措施之一。民辦學校的招生與公辦學校同步展開,不得提前招生,掐尖招生,更不能組織與招攬優質生源相關的面試、面談等測試活動。

民辦學校該如何生存?

很多人認為,全國有些地方已經開始了民辦小升初,搖號上學的改革政策的實施。搖號開始會影響到民辦學校的發展。

從我所在地區,近兩年實行電腦搖號的基本情況來看,我認為民辦學校的招生是越搖越紅火。

我所在地區每年小學畢業生人數在10萬人左右,今年參加電腦搖號的學生達到了57000人,也就是說一半兒左右的學生,在小升初過程中願意選擇民辦的初中。

其次搖號讓過去一些沒有學過奧數、奧語的孩子,有了選擇民辦名校的機會,可能更多的家長會抱著試一試,碰碰運氣的態度來為孩子選擇學校。

我所在地區,一些社會聲譽比較好的民辦中學,在今年秋季開學的時候已經漲了學費,漲幅在兩三千元左右。

據我所知,最高的學費是每學期1.1萬元。很多人認為沒有了之前的擇校考試,電腦搖號民辦學校能否保證自己的生源質量?

很多民辦中學,在去年小升初招生政策改革之後,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中途對一些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拋出了橄欖枝,減免學費或者發放一定的數量的獎學金,歡迎這些學生中途轉學到名校來。

另外一方面,很多民辦中學都實行的是12年一體化教育,在小升初之後的中考,會減少招生計劃,整個招生計劃實行的是金字塔排列,越往上招生人數越少,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留住優質生源,提高自己的升學率。


匯智坊


小升初都搖號,從根本上來說也不會影響到民辦中學的生存與發展,相反會促進民辦中學辦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因為以往民辦中學並沒有處於和公辦中學同等待遇的情況下發展,而現在如果都搖號,就相當於認可了民辦中學享有同樣的招生地位了。

最近幾年,公辦中學已經有很強的危機感,因為面對民辦中學的競爭,除了重點中學不愁招生外,很多二流的普通中學都不會家長們看好。因此,這才推出一項新舉措,只要參加家長給孩子報名參加小升初搖號,就不得到民辦中學報名,想以此來遏制學生流向民辦中學的勢頭。但儘管這樣,仍然有很多家長放棄參加公辦中學搖號。

當民辦中學更具有吸引力時,問題也接踵而至,如現在就已經出現很多民辦中學大幅度提高學費的現象,搞得民生沸怨。為什麼民辦中學會冒著風險去提高學費呢?事實這與民辦中學的監管體系有直接關係,雖然民辦中學有向物價部門和教育部門申報自己收費的程序,但是仍然會通過各種關係渠道,讓自己的申請得到批覆。如果相關職能部門把這個關把好,民辦中學想大幅度提高學費的癥結就能得到解決。

從去年開始,已經在一些地區民辦中學大幅度提高學費的焦點問題,儘管輿論都把目光投向這裡,但是最終提高的部分仍然沒有降下來。從這個趨勢看,可能最終仍然會讓民辦中學高收費得不到有效解決。也就是說,民辦中學的高收費壓力最終都轉移到家長身上,誰讓你選擇我們民辦中學了,既然你選擇了就得默默承受。如此奇怪的邏輯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得到破解。


寒石冷月


重大信息:某地縣城所有的民辦初中全部變成公辦初中。從此,學費不高了!

從2017年到2019年,淮海地區某縣城裡的所有的民辦初級中學全部改製為公辦初級中學。學校裡的教師只要本人願意,也通過考試一次性地納入到公辦學校。原來學校的資產被評估之後,歸入公辦學校。

據知情人介紹,原來這個縣城裡有六所私立學校,其中的兩所學校是非常“厲害的”學校。就是這兩所學校,把全縣所有的初級中學90%以上的學生吸收過來了,致使縣城及農村的初級中學基本上是人走樓空。

這一位知情人分析,之所以把縣城所有的初級中學收編為公辦學校,就是為了規範、優化辦學行為,使小升初的秩序井然良好,也是為了減輕老百姓的經濟負擔和壓力,因為,上私立學校的費用遠遠高於公辦學校。同時,也是為了解決“農村少、城市擠”的不均衡現象及教育資源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問題。

他講,通過這兩年的實施發現,小升初搖號派位錄取也能順利進行,最主要的是,學生的學習費用得到明顯的降低,有效地減輕了老百姓孩子上學帶來的負擔及壓力,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讚譽。


中小學教育者


對於小升初的搖號問題,就即使是民辦中學參與到這個搖號中來,其實對民辦中學也沒有多大影響,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不了民辦中學再次提高學費提高入學門檻,苦的最終是我們這些家長啊。如此之舉,反而會讓民辦中學成為香餑餑,學費自然也是漲得心安理得了。

說實在的,小升初早已經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了。很多的小升初家長確實是非常的著急,這不,剛剛上岸了一批,馬上又會面臨著明年進行小升初的家長們。小升初的話題是我們經常在一些論壇上可以看到家長們寫的帖子,家長們的一些小升初的感慨和經歷,一些精彩的帖子讓我們進行學習,雞血也好,經驗總結也罷,從家長的字裡行間都可以透露出小升初的一些艱辛。

小升初不像中考,也不像高考有明確的填報志願,有明確的分數線,考到哪個學校可以清楚的知道。小升初似乎有一些特殊,現在很多的一些小升初的對口初中又是屬於公辦的居多,而公辦中學的教育質量近年來都是處於下滑的一個趨勢,特別是在一些城市裡面中考的普高上線率可能還只能徘徊在30%-40%左右的一個狀態下,因此家長們都非常著急,如果自己的孩子上不了高中就不用談大學了,因此大家都是擠破頭,不太想讓孩子這麼小的年齡就被分流去職業高中。因此競爭是非常激烈的。

而民辦初中為什麼大家都要擠呢?從長遠看,民辦中學的生存質量要好於公立中學。如果說公立中學沒有外力作用的話和相關政策的一些扶持,民辦中學的發展趨勢肯定會更好,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民辦教育估計會是發展重點。

民辦中學的所有資金全部來自於民間資本,可以用高薪去吸引一些非常優秀的老師任教,那有了好的師資配備,又能夠掐尖招生,生源也好,整個校園環境也好,硬件和軟件的設施包括中考的成績就會非常的漂亮。

民辦中學生存的唯一王道就是高的升學率,家長們也都會衝著這個而去,所以說,如果採取全面搖號了,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是進一步確立了民辦初中的存在,那可能我們以後的小升初會更加的激烈了。水漲船高,學費高就讓家長們又要掏更多的錢了。


小雅老師課堂


俞敏洪:教育是一個緩慢而優雅的過程。她尊重個性,創造機會,寬容而和平。——敬請關注,共話教育。


小升初搖號,題主預計要大幅提高收費,而我以在私立學校工作將近20年的經驗告訴你,與你的預計恰恰相反,民辦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將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民辦學校這幾年發展如火如荼,深受廣大百姓的追捧,民辦學校也顯然以優質教育資源提供者標榜,其實民辦學校這幾年迅速發展壯大,主要得益於國家對民辦學校政策扶持的紅利。

民辦學校在普通民眾的眼裡,管理嚴格,教學嚴謹,校風樸實,學風濃郁,成績優秀,實際情況是國家不限定民辦學校跨區招生,得以讓民辦學校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進行“掐尖”招生,通過面試、考試壟斷優生,才有這麼好的成績。

民辦學校再利用取得的成績然後大肆宣傳,紙質媒體時代,他們購買版面,大量刊登軟文廣告;投放鉅額資金在當地電視臺投放辦學成績廣告,吸引老百姓關注。許多民辦學校都是當地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地方都或多或少給予招生上的支持,因此對於民辦學校這種違規行為也就採取默許的態度。

《民辦教育促進法》規定民辦學校享有公辦學校一切的權利,這幾年,民辦學校教師職稱評定、五險一金的繳納等方面的確受到了與公辦學校同等的待遇,但是招生方面卻一直享有特權,這也違背了法律精神,也讓公辦學校產生不滿。這次民辦學校、公辦學校通過“搖號”的方式進行學生分配,將去除民辦學校招生方面的優勢,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在生源素質方面具有了同等競爭力,民辦學校將面臨嚴重考驗。

遍觀我縣這幾年民辦學校教育發展,許多民辦學校面臨成績下滑、生源萎縮的尷尬境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民辦學校教師隊伍不穩定,教師“考編”熱情高漲,教師將是制約民辦學校發展的最重要因素,現在又將面臨與公辦學校同等生源的情況下,對於民辦學校發展來說,將是一種嚴峻的考驗。

試想,當民辦學校的教學質量不再具有競爭力了,那麼哪一位家長願意花比公辦教育多好幾萬元送到民辦學校呢?所以說,國家實施的這項旨在創造公平的政策,絕不是民辦學校提高收費的原因。


青衫李探花


我從商業競爭的角度分析一下:原來私立通過提前掐尖來獲得優質生源獲得競爭優勢,現在搖號就基本消滅了這個優勢,但不意味著私立校就不可能有辦法獲得優質生源。策略還是有的,就是適當提高學費,然後大幅度提高獎學金的額度和覆蓋範圍,比如可以做一個簡單設計:學費提高一倍,然後對學習成績排名前百分之五十的學生進行高額獎勵,相當於學費逐年返還,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本身學習好(也就是優質生源),那麼相當於免費上了私立校,何樂而不為?而且這樣無形中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和競爭性,說不定學習成績提高的更快。學習能力一般的孩子家長就得掂量掂量,這樣去報私立校值得不值得?因為這樣去擠私立校就相當於給學習好的孩子送錢。在這樣的策略下,私立校還是能夠保證報名搖號的學生依然大部分是優質生源,而少量不差錢的一般生源也歡迎,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樣,私立校的收入沒有減少,依然能夠保證獲得優質生源。


kksleeper


按照九年義務教育規則,不應有民辦中、小學的,可中國辦了那麼多的民辦學校!這絕對是不應該的!當然那些有錢人有錢沒處花,可全部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學習!可現在那些沒有多少錢的家庭也跟風,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上學,為什麼呀?獨生子女多呀!攀比呀!給自己增面子呀!為了獨生子女,為了這個浮躁的面子,一切都拼了!對孩子有效果嗎?中國有那麼多的民辦或貴族學校,可這些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大多都患有不同程度精神疾患呀,雖有少數學生成績或許有點進步!但她們當中許多人生活技能、善、孝等還是一張白紙!這就是重才輕德導致的後果呀!學習成績提高了嗎?有科研機構做過雙盲對照試驗了嗎?僅憑這些被某某某錄取了多少學生,就認為這些民辦學校教學如何好,這是沒有足夠真實依據的!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在公辦學校和在民辦學校並沒有多大區別的!成績好的學生成績還是好,成績差的學生成績還是差,甘肅有一位母親花了12萬元給自己兒子補了6個月的課,結果高考時只考了206分;一位家長為了提高自己兒子的英語成績,花了3萬元去補英語課,補前兒子英語考了70多分,補課之後英語考了40多分。任何一個老師或學校說能大幅度提高每個學生的學習成績,那只是騙子的伎倆呀!一個孩子的培養一定要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都得到全面發展,這才是真正的教育!那種說公辦老師在課上不講,在補課上講,這是每個教書育人的老師應該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的,是現在社會上許多孩子的父母,為了自己的面子,為了自己的榮光,編造出來的一段話,也是每個人用自己浮躁的心和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成龍、女兒成鳳所造成的!公辦老師的教學方法完全是按照國家教育大綱教育孩子們的!他們也想把自己的學生培養成才呀!沒有任何老師不願意把學生教好的!那種說公辦老師上課不講課後講是極其荒謬的!


春之聲1953


之所以會有現在這種說法,基本上還是因為2019年7月份,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在這份文件中指出不得以面試、評測的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

這份文件透露出來的招生政策的變化重點到底是什麼呢?

1、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評測的名義選拔學生?

2、民辦學校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對報名人數超過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通過這份全國綱領性文件透露出的招生信息,我們可以看出文件的重點其實就是允不允許民辦學校篩選選拔學生,似乎通過這份文件,我們可以看出剝奪了民辦學校的篩選權。

為什麼小升初搖號政策要重點影響到民辦中學的招生

近些年來,由於很多民辦的初中可以進行招生生源的選拔,也就是民間所謂的掐尖選拔,只挑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招生。這種可篩選生源的招生政策,讓這些民辦初中生源質量越來越好,也進一步強化了這些初中的辦學質量,導致這些民辦初中的“學霸”、“牛娃”扎堆,這些優質的民辦初中成為了優質資源的集散地,不但有優質的生源,更有當地優秀的教師。

面對越來越強的這些民辦初中,很多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接受到更好的教育,享受更加優質的教育資源,都拼了命的讓自己的孩子深入這樣的民辦初中,從而也導致了社會上打著讓孩子能夠進入優秀初中口號的培訓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那些為了讓孩子能夠擇校進民辦初中的家長,也跟打了雞血一樣,瘋狂的給孩子進行各種課外的培訓。

可篩選生源的民辦初中辦學比公辦中學越辦越強,各個公辦學校學習中的優秀生源小升初的時候,大量流失到民辦初中中,導致民辦初中辦學越來越強,公辦初中在中考時,沒有優質生源,出不了成績,也就越來越沒有人去。

國家的教育部門看到了這種現象,希望能夠一直擇校熱,避免小升初提前篩選是學校光環效應變大,從而使教育升學的焦慮低齡化應該讓教育資源更加公平化和均衡性化,所以才出臺這樣的政策。也就是說按照現行的這種政策的話,這些特別強的民辦初中報名人數超過了自己的招生計劃的話,那麼所有報名的人就需要通過搖號來獲取就讀的資格,並不能像以前一樣任由自己掐尖招生。

小升初搖號之後會給學生和家長帶來什麼影響學生和家長帶來什麼影響?

在這個政策實行之前,學生和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成績以及學習能力,選擇更好的民辦初中就讀,只要自己能夠通過這些民辦學校的招生考試就沒有問題。然而實施了搖號之後,這些學生在被招生的過程中,就會面臨著很大的變數。打個很簡單的比方所謂的超過招生人數,實行電腦隨機錄取,簡單的理解就是假如說這個民辦初中計劃招生100人,但是有200人報名,那麼這200人也就一起搖號,通過搖號來產生這100人可以入學,這過程就是隨機的,並不是根據考試成績的高低來排位的,沒有被搖號選中的這100人將進行調劑到其他的學校。

對於優質學校資源有限的小升初來說,家長和學生肯定面臨更多的擔憂。所住區內如果有好的公辦學校,那麼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選擇面就會更大一些,可以參加公辦或者是民辦的搖號。但是那些所居住的轄區內的公辦學校,如果教學和辦學質量較差,到民辦學校搖號又沒有搖上的話,就要面臨著調劑,調劑的話有可能會調節到更差的學校,這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將是最大的擔憂,也就意味著那些優秀的學子轄區內沒有優秀學校的話,將沒有什麼退路,只能依靠運氣來搖號。

目前的小升初搖號政策真的能夠執行限制民辦中學招生?

我們可以知道政策如果全面強有力的推行之後,民辦初中的擇校熱一定會得到一定的抑制,抑制這些學校繼續篩選優秀的生源,繼續變強的趨勢。因此很多人都會認為,全國有些地方都已經開始了小升初搖號上學改革政策的實施搖號開始之後肯定會影響到民辦學校的發展,但是從各地目前實行電腦搖號的基本情況來看,民辦學校的招生仍然是十分的火爆,很多人就想不通了,為什麼沒有了擇校考試電腦搖號的民辦學校,還能保證自己的生源質量。

其實很多民辦中學在小升初的招生政策改革之後,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部分的學校,只拿出一部分的名額參與搖號,有的學校更是提前進行招生錄取,還有的民辦學校乾脆實行九年一體化教育,中考之後越往上招生人數越少,無非就是想留住優質生源,提高自己的升學率,還有的學校,中途對一些學習優異的成績拋出了橄欖枝,通過各種手段招攬這些學生來到學校就讀。

民辦學校或許因為此政策將迎來分水嶺

本來按照國家的教育政策,民辦的學校是為了滿足多元化的教育需求而生的,是公辦學校的有益補充,但是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不少民辦學校在招生辦學的過程中重度的依賴那些掐尖招生,這種依賴生源的競爭導致了教育形式的變味兒,民辦初中既佔有了國有資源的優勢,又可以享受民辦的收費機制,違背了義務教育階段發展的初衷。

小升初搖號政策的出臺著眼於還是教育公平和進一步提高整體的教育質量,表面上是對民辦學校的招生是做出了各種的現實,歸根結底也就是希望民辦學校不要以掐尖為目的越辦越強,而是應該辦出自己的特色,補位公辦教育資源所不及之處迴歸教育的本質。

在這種政策的影響下,一些除了招收特別優秀生源才能做大做強的民辦學校,在失去了能夠招收掐尖生的資本之後或許將面臨較大的壓力,如果政策進一步的深化執行到位,將徹底斬斷那些校外機構和民辦學校之間的灰色利益鏈條,導致這些民辦學校的辦學舉步維艱。當然一部分教學質量過硬,教訓特色鮮明的民辦學校,積極的應對深遠的變化,穩定住教師的隊伍,仍然可以在這種政策上順利的發展,因此這種政策也能夠看成是民辦學校未來辦學的分水嶺。

民辦初中未來學費漲價的意義不大

很多人都認為隨著電腦隨機搖號,公民同選新政實施之後,民辦學校的學費肯定上漲,因為之前的民辦學校可以選擇優秀的生源,而未來如果全部搖號的話,只能夠通過上漲學費來過濾掉一部分生源。按照邏輯理論上來說,經濟條件優越的家庭對於學生的教育投入肯定是更多的,對於孩子的教育也相對來說是更加重視,生源質量可能會更好一些。這樣的理由聽起來似乎很充分,但是我個人認為上漲學費其實根本起不到挑選生源的作用,所以通過漲學費來挑選生源意義不大。

以前很多家長選擇優秀的民辦初中,主要是由於民辦中學的辦學質量過硬,學習環境氛圍好,而如果實行新政之後,隨著生源的均衡發展,未來公辦學校也能夠得到更好的生源,加強好辦學質量,那麼如果這個時候民辦學校的學費還越漲越高,就會顯得學校性價比越來越低,所以上漲學費意義也就更加不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