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此洞只需1小时,为啥却像过了“三天三夜”?


此洞名叫“百鸟岩”,洞虽不大,看点却很多。

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境内的漠斋山下,有一岩洞。要去洞中游玩,山上无路可走,我们一行人只有在盘阳河码头乘船,才到达了洞口。

游此洞只需1小时,为啥却像过了“三天三夜”?

远看百鸟岩的洞口

这个岩洞的名字,叫“百鸟岩”。据说,洞内距出口不远的一处空旷处,隐约可闻百鸟轻唱,蝙蝠和鸣,洞顶有岩燕、岩鹰、翠鸟、蝙蝠等在此栖息。每当朝霞初升或夕阳西下的时候,成千上万的岩燕飞出洞口贴水逐戏,蔚为壮观,故有此名。

坐在船上看洞口,才觉洞口之大,足以容得下好几辆小汽车并排前行。一石壁把洞口分成两个略呈三角形的洞口,左侧洞口大一些。

进入洞口,才发现两洞无隔,是相通的,所以,还是一个洞。此洞不算深,约莫只有500米长,但是洞内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头。

游此洞只需1小时,为啥却像过了“三天三夜”?

洞内幽暗曲折

穿洞而过的盘阳河,洞内的河面跟着洞穴的曲折变化而变化,时宽时窄,但水平如镜,色碧绿如翡翠。船行其上,仿佛闯入了一个沉静的世界,如象生怕惊扰了在此休息的生灵们。

行至洞的中段时,一束光从洞顶照向水面,使幽暗的洞穴顿时有了明亮起来,得以看清那千姿百态的钟乳石。这些钟乳石惟妙惟肖,有的像跃跃欲飞的老鹰,有的则似幔帐,还有的像极了菩萨。百鸟岩洞内的光绝非人工照明,而是自然光。你瞧!距水面30米处的洞顶恰好有一破开的口子,就像一个圆形天窗,将天光揽入洞内。

游此洞只需1小时,为啥却像过了“三天三夜”?

“天窗”为洞内带来了充足的光线

这样的“天窗”在百鸟岩内,每隔两三百米就有一个,总共有三个。天窗为洞内带来了强烈的明暗变化,使洞内如同一个光与影不断变幻的时光隧道,置身其中,犹如经历了“三天三夜”,这种神奇的感受令人兴奋不已。

再往前走,洞的一侧有一片石台,台面深沟浅窝,形成大大小小的水洼。石台的周围有仙女梳妆、海螺石、石桌、石缸和石松果等石景。洞中歧洞叉水道不可胜数,密如蜂房,不知所向,整个洞仿佛一座装饰华丽、景幻莫测的水下龙宫。

游此洞只需1小时,为啥却像过了“三天三夜”?

洞内的钟乳石景观

百鸟岩奇特的景象似桂林芦笛岩,又因非乘舟不能游览,游人赠予“水上芦笛岩”的美誉。

置身洞中,别忘了回头再看看入口处。那三角形的洞口如画家手中的定景框,把远处青山和近处翠峦、绿竹、田畴、水面和垂钓渔人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面,山色如宝石,人形若游仙,水光山色,交相衬托,令人为之入迷。

很快,我们就抵达了洞的尽头,那儿有一块巨大的岩石,其上有裂痕,构成了“人、人、寿”三个字,深感造物主之神奇。

笔者算了一下,游百鸟岩只用了半个小时,但在洞内感受,如同过了“三天三夜”。这样的感觉,我找不到合理解释,只想着下次再来,再体验这一神奇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