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愛思助手這類工具

第三方驗機工具真的靠譜嗎?

驗機功能的實現其實非常簡單,就是蘋果出廠時每個元器件,例如硬盤、攝像頭等都有一個出廠序列號。所有的驗機助手實現驗機功能的原理都是,將現有設備元器件的讀出值與出廠值進行比對,如比對不上則提示用戶,設備有拆機風險。

要讓這個功能靠譜,那麼最關鍵的就是出廠值數據的獲取。目前業內愛思助手和沙漏做的比較好,數據庫很全面,個人認為最差的就是PP助手。PP助手甚至可以把全新原封機識別成異常,iTools的驗機助手數據也不是特別準確。

那麼第三方驗機工具真的靠譜嗎?我們分情況討論

1,如果你想知道機器是否有維修換件歷史那麼答案是

95%以上靠譜+5%以下不靠譜

元器件的序列號信息保存在機器硬盤中,只需要將主板上的硬盤拆卸下來重新寫入數據即可讓驗機助手們全綠。這事兒聽起來就比較懸了是吧,但是硬盤是焊死在主板上的,要取下來並重寫數據就算是熟練工也需要花費30分鐘/臺。如果二手商家一天賣20臺機器,那光處理這些玩意就要花去10小時(還沒計算請人清理數據的花銷),所以有實力的商家根本無暇去做這樣的處理,花去的時間成本和金錢成本與收益是完全不對等的。這事兒只有小商家願意去幹,畢竟一天就賣個兩三臺,有的是時間。

2,如果你想知道機器僅僅只是是否有拆過那麼驗機助手就非常不靠譜了

現在二手數碼這個生意經過幾年的發展,大家都比較求穩。老道的商家們都會對一些老型號進行拆機檢查,以避免進水進液或者售出主板維修的機器造成不必要的售後。但僅僅只是拆機並沒有進行元器件更換的話愛思助手是完全不知道的。所以想知道到底拆沒拆過,這個玩意靠不住。

3,如果你想知道機器電池是否洗過循環呢?

70%靠譜+30%不靠譜

現在電池循環計數已經成為大家購買二手設備的一個重要指標,跟買二手車一定會看里程數是一個道理,可以客觀反映出設備使用的時長。

我們思考一下,其實驗機助手們檢測電池是否洗過循環這個功能理論上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它們比對的是電池的序列號出廠和現在的信息,而電池循環數這個數據是無法進行比對的,它本身就是一個隨著使用時間而緩慢增加的數據。但愛思助手做到了,如果電池洗過則會顯示【可能修改過數據】或者【異常】,那它是如何實現的呢?

通過曲線救國實現,比如設備A電池循環計數300次,這時候連接了一次愛思助手,那麼這個電池數據就會被上傳到愛思的服務器。然後設備A將電池循環洗到0次,再連接愛思助手,此時愛思服務器數據是300次但讀出值是0次,此時就判斷電池可能被動過。

但是這個事兒有個弊端,就是如果這個設備完全沒有連接過愛思助手的情況下,去把電池洗了,愛思就是完全不知道的了。這裡有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其實所有人都不知道設備到底連接過愛思助手沒。所以我給出了70%靠譜+30%不靠譜的結論。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現在剛洗完循環的電池愛思顯示是綠色的,但是當你循環幾次後就會變紅,當循環達到愛思服務器記錄的數據後又再次變綠。舉個例子,設備B電池循環計數300次,洗了循環到0次,因為洗循環技術革新,所以顯示是綠色。但是當你充過幾次電之後再進行檢測則會顯示紅,在1-299次這個區間都是紅的,只有突破了300次才會再次變綠。

4,如果你想知道機器主板是否維修過呢?

越老的機型越不靠譜,越新的機型越靠譜。

上面我們也說過,原理是比對出廠數值和現在的數值。但是如果只是維修,沒有換過任何組件,那數值是不會發生變化的。比如主板斷線了,維修師傅給你飛了一條線接上了,愛思依然是綠的。所以我們得出結論,越老款的機型維修的概率一定是越大的,所以越老的機型越不靠譜,越新的機型越靠譜。

那如何驗機才是靠譜的?怎麼避免上黑車呢?

選擇靠譜的商家永遠是第一位,我聽說那個廢鐵戰士還是什麼貴金屬戰士就挺靠譜的對吧[狗頭保命],然後驗機只有笨辦法最靠譜,就是拆機檢查,仔細檢查主板是否有焊接痕跡或者維修痕跡。但一定不要去街頭小維修店拆機檢查,儘量選擇官方的渠道。如果一定要去街邊小店檢查,請跟維修師傅說手機是好朋友賣給你的,如果你說是網上買的,他們會給你胡謅甚至坑你一筆。除拆機檢查之外任何的驗機方案都只是相對靠譜,沒有絕對靠譜。但是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拆機檢查是比較強人所難的,所以又繞回來了,選擇比努力重要。您說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