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哥薩克騎兵11萬人連8千日軍都打不過還被日軍全殲?

冬天我最帥1


手持戰刀的哥薩克11萬騎兵與有機槍、大炮的日本騎兵8千人大戰,被擊潰,而非全殲。這事發生在日俄戰爭的1905年至1914年間,是奉天會戰中的黑溝臺日軍防禦戰。

日軍在黑溝臺挖掘戰壕,在戰壕中佈置大批機關槍和多門加農炮。在11萬哥薩克騎兵向黑溝臺衝擊時,日軍派出兩個大隊騎兵,迎擊俄軍,而大隊人馬埋伏在戰壕。就在哥薩克騎兵正要揮刀砍殺時,日本騎兵突然調轉馬頭逃跑,把哥薩克騎兵引向戰壕地帶,迅速分散開來。這是,埋伏的日軍迅速向哥薩克騎兵機關槍掃射,大炮轟擊,打死哥薩克騎兵人馬大半,在後來的11天攻守戰中,哥薩克騎兵始終未能衝破黑溝臺防線,戰爭以俄軍失敗結束。

哥薩克騎兵11萬人之所以被日本騎兵8000人打敗,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哥薩克騎兵使用的武器是戰刀,是冷兵器時期的標準騎兵。

而日本騎兵是配備機關槍和加農炮的四不像騎兵,實質上應屬於槍炮部隊,而非正規騎兵。11天的戰鬥,日本只有用騎兵迂迴到俄軍後方偷襲糧草之外,自始至終根本就沒有與哥薩克騎兵正面較量勝負。

所以,這是一場冷兵器對抗槍炮火器的不對稱戰爭,哥薩克騎兵戰敗也有其必然性。

二、日本戰術靈活,充分發揮火器的長處,不騎兵對騎兵的正面對敵,而是誘敵進入埋伏圈,在有效射程內以火器消滅敵人,打敵人個措手不及。

三、日本兵只守不攻,以逸待勞,來就用槍炮打,不來就休整,主動權時刻掌握在自己手中。哥薩克騎兵雖然英勇善戰,卻難以發揮優勢。


南宮外史


哥薩克騎兵毫無疑問是一支極為優秀的騎兵部隊,拿破崙曾經便說過,“如果我的部隊裡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如果是在傳統的冷兵器時代,哥薩克騎兵無疑是極為強悍的,可惜他們面臨的是裝備了機槍、且採用新式戰法的日本騎兵部隊。

日俄戰爭中的黑溝臺會戰,11萬俄軍被8千日軍阻擋了11天

1905年2月,在攻佔旅順並擊敗俄國太平洋艦隊主力之後,日本企圖利用制海權優勢,將東北俄軍圍殲於奉天地區。因此,日軍在奉天地區長達100餘公里的戰線上集結了5個軍27萬人,裝備有1082門炮和200挺機槍。

△黑溝臺會戰兵力部署

為了應對日軍的進攻,俄軍在沙河一線則集結了3個獨立的野戰集團軍,共33萬人,並裝備有火炮1266門,機槍56挺。在沙皇政府的催促下,庫羅帕特金決定趁日軍第三軍北上之前,率先在沙河一線擊潰日軍主力,於是便爆發了黑溝臺會戰。

庫羅帕特金的計劃是以第二集團軍的5個軍126個步兵營、162個騎兵連和439門火炮,共計10萬人擔任突擊,率先佔領奉天西南的沈旦堡(三疊鋪),畢竟這個方向上的日軍兵力僅有日本騎兵第一旅團、秋山好古率領的8000人,只要擊潰了日軍的左翼,那麼日軍的防線必然會崩潰。

△秋山好古

秋山好古雖然被稱為日本騎兵之父,但他率領的騎兵卻不同於傳統的騎兵,他力主應該將騎兵集合起來機動作戰,而且為了避免騎兵攻擊力的貧弱,還力主帶上了重機槍和火炮。面對龐大的俄國軍隊,秋山好古卻放棄了騎兵的戰馬,而是在陣地上挖起了壕溝,並架起了重機槍。

2月25日,俄軍向已經被包圍的秋山好古部發動進攻,當哥薩克騎兵向日軍發動衝鋒後,秋山好古命令日軍兩個大隊的騎兵前去迎戰,而剩餘的士兵則下馬進入壕溝。哥薩克騎兵顯然沒有將迎戰的少量日軍騎兵放在眼裡,然而正當他們以為要收穫一場勝利時,迎戰的日軍騎兵卻掉頭逃跑了。於是哥薩克騎兵開始追擊日軍,結果進入了日軍早已準備好的“屠宰場”,進入射程的哥薩克騎兵在日軍的火力網中,完全成為了移動的活靶子,瞬間便被殺的屍橫遍野。

△哥薩克騎兵

憑藉強大的殺戮機器,秋山好古愣是憑藉8000人頂住了俄軍11萬人的猛攻長達三天,直到2月28日,尚文立率領增援的第八師軍隊將俄軍包圍圈撕開一道口子。

為何11萬俄軍無法拿下八千日軍?裝備到戰法的全面落敗

以八千軍隊抵抗11萬軍隊的進攻,看似不可思議,實際上在冷兵器向熱兵器轉變的過程中,這樣的戰例並不少見。日軍之所以能夠最後取勝,主要是由於以下三方面原因導致的:

△哥薩克騎兵仍以冷兵器為主

1、裝備優勢。正如前文所說,哥薩克騎兵還是一支較為傳統的騎兵部隊,而秋山好古所率領的日本騎兵,則裝備了更為先進的重機槍和火炮。正如後來人們所說的那樣,“當戰壕架起機槍時,騎兵唯一能做的就是為步兵做飯”,在武器裝備出現嚴重代差的情況下,基本就是單方面的屠殺。

△陣地中的日軍

2、戰術優勢。在熱兵器開始逐漸出現在戰場上後,越來越多的騎兵部隊已經開始適應下馬作戰的戰術,但哥薩克騎兵卻是個例外,或許是出於騎兵的驕傲,他們並不願意下馬作戰,這極大限制了他們在戰場的發揮。而秋山好古的部隊則很好的適應了新型戰術,他們不僅拋棄了戰馬,而且修築戰壕、架設機槍,即使哥薩克騎兵憑藉兵力優勢和騎兵速度優勢衝到面前,不願下馬的他們也根本無法對戰壕中的日軍造成殺傷。

3、指揮失誤。事實上,即使有了前兩點原因,在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情況下,俄軍並非沒有取勝的機會。在日軍大山總司令官從各條戰線儘可能抽調兵力,編成臨時預備隊進行反擊時,俄軍不論是繼續向日軍側翼增兵,還是趁日軍其他戰線兵力減少而發動全面進攻,均有可能扭轉戰局。然而庫羅帕特金卻擔心第二軍可能遭到分割包圍,再加上日軍正面的牽制,他不但拒絕向第二軍派出增援,甚至下達了撤退命令,最終由於自己的猶豫而錯過了戰機,並導致俄軍陷入了險地。

綜上所述,俄軍的這次進攻不利主要是由於戰術和裝備的落後所造成的,而全面戰敗則是由於司令官庫羅帕特金的指揮失誤所造成的。


香茗史館


在冷冰器時代,哥薩克騎兵兇狠殘暴出名。哥薩克騎兵十分兇猛,嗜殺成性,用十分鋒利的刀,專砍敵人腦袋。人們見了哥薩克騎兵,躲得遠遠的。哥薩克騎兵訓練有素,戰力十分強悍,銳不可擋。在冷兵器時代,哥薩克騎兵部隊十分強大,攻必克,戰必勝。可是,進入熱兵器時代,哥薩克騎兵還是老樣,不懂得熱兵器的強大火力的兇猛和威力,不思進取,落後時代,不懂得科技創新,還是用老眼光看問題,註定了歌薩克騎兵衰弱,衰退,衰敗,滅亡。日本騎兵兇捍,戰鬥力強,和哥薩克騎兵對決,硬拼,血戰,大戰,得不到一點便宜和好處,搞不好也會被消滅,滅亡。日本騎兵聰明瞭,騎兵部隊改為步兵,用熱兵器槍炮重武器,去屠殺馬背上衝鋒的哥薩克騎兵。哥薩克騎兵在馬背上衝鋒陷陣,目標太明顯,太大了,成了槍射殺死,炮轟死的哥薩克騎兵。槍炮,坦克……重武器的出現,讓過去的刀劍無用,沒一點作用,意義和價值。重武器大規模,大範圍的出現,讓騎兵部隊退出歷史舞臺。日本騎兵有槍的炮的緊密配合,大力支援,才會輕而易舉地擊敗並消滅馬薩克騎兵


中國美6220


這問題問的是搞笑嗎?黑溝臺會戰,俄羅斯投入的2個集團軍才10萬人,哪來的什麼11萬哥薩克騎兵?11萬人被8000人全殲又是什麼神話故事?國內的網上真是什麼神話都有,說書先生都不敢這麼說。

黑溝臺會戰俄羅斯一共有5個軍126個步兵營、162個騎兵連投入戰鬥,步兵戰絕大多數,騎兵撐死不到2萬人。而且實際上歷史上哥薩克人大多數還是以步兵投入戰場的,不要一提哥薩克就是騎兵。所謂的8000日軍其實是秋山好古領導的騎兵第一旅團。在與哥薩克的騎兵作戰中,秋山好古利用地形優勢在山上佈置機槍陣地,機槍在無遮擋條件下對騎兵當然是單方面屠殺。也就是日本人口中黃種人騎兵第一次打敗了白種人騎兵的由來。其實這次戰役恰恰說明了騎兵不是什麼打遍天下無敵手,在20世紀機槍普及的正規軍隊面前,騎兵已經不再具有生命力,就跟《戰馬》中英國騎兵遭到德軍機槍陣地伏擊全軍覆沒展現那樣。反應日俄戰爭日軍和哥薩克騎兵作戰的畫作

20世紀初的哥薩克騎兵,哥薩克人屬於一個以打仗為生的社群,屬於一種生活方式,不單純靠血統延續,因此不屬於民族

哥薩克人至今仍存在


紙上的宣仔


日俄戰爭期間,日本騎兵秋山支隊八千騎兵,戰勝了沙俄哥薩克騎兵十一萬人不假,全殲恐怕沒有,直到蘇聯時期,仍然存在。

哥薩克騎兵在俄國擴張史上,留下了赫赫戰功。有道是俄國的領土,大部分源於哥薩克騎兵的英勇(侵略)。而日本並不是騎兵強國,其能夠以少勝多,源於其指揮官秋山放棄了武士道精神,裝備機槍火炮,因此,秋山支隊實際上並不是單純的騎兵部隊。而哥薩克騎兵卻還是沿襲傳統的作戰模式,主要使用馬刀劈砍。戰前,有人調侃秋山好古少將不仗義,沒有武士道精神。秋山辯稱,敵人不知道武士道精神。這樣,實際上就是冷兵器時期的王牌軍,對陣現代化裝備的日本騎兵,或者說裝備了機槍大炮的現代化軍隊。

其實,日俄戰爭時期,機槍已經在世界各國普及。只是,俄國沒有將它裝備到哥薩克騎兵部隊,更沒有考慮在騎兵部隊配備火炮。戰術思想落後,必然影響戰爭進程。

戰鬥開始後,日本騎兵使用兩個大隊在中間佯攻,其餘部隊準備機槍大炮埋伏於兩翼。日本騎兵剛與俄國哥薩克騎兵交手,便佯裝潰敗,向後撤退。哥薩克騎兵還沒劈砍過癮,見日本騎兵潰敗,便一路追擊。正好被引進日本機槍陣地,機槍大炮一陣絞殺,哥薩克騎兵立馬橫屍遍野。

戰鬥進行了三天,成為日俄戰爭在陸上日本取得戰爭主動權的轉折點。

歷史的經驗表明,有著同樣的武器,有沒有先進的戰略戰術思想,會成為戰爭勝負關鍵。印證了人的現代化,思想的現代化的重要性。


銳不可當179907905


冷兵器對抗熱兵器不輸才怪,光有狠勁是不行的,時代己不同,不改變只有敗,清朝名將僧格林沁,戰神一樣的人物,率蒙古騎兵2萬對抗英法聯軍幾幹人,蒙古騎兵勇猛善戰,但血肉之驅也對抗不了英法聯軍的槍炮。死亡上萬人,而英法聯軍只死亡十二人。道理一樣,落後就捱打。


公明人生


“好漢不提當年勇。”一支軍隊如果拿自己歷史上的輝煌戰績去和現時的對手作比較,就會陷入一場不切實際的兵力對比,這無異於刻舟求劍。在沙皇俄國對外擴張的歷史進程中,哥薩克騎兵成功地扮演了御用鷹犬的角色,先後打敗波蘭、瑞典、土耳其等國軍隊,為沙俄的開疆拓土立下赫赫戰功,的確可稱得上是“打遍天下無敵手”。

但是,這裡的“天下”,指的是公元17~18世紀的歐洲大陸。彼時,火藥雖已傳入歐洲,卻尚未轉化成可靠戰鬥力,木製弓弩、鐵製刀劍、金屬鎧甲充斥戰場空間,既可長途奔襲、又能劈砍衝鋒的騎兵無疑是冷兵器戰場上的絕對主力。然而,自進入19世紀下半葉,戰場格局和作戰樣式發生顯著變化,特別是1883年,隨著第一挺馬克沁機槍的問世,擁有強大火力的速射武器逐漸展露頭角,人類戰爭即將進入熱兵器時代。

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冷兵器時代戰場主力的騎兵,如不改變戰法,主動適應新的戰場格局,勢必淪為機槍、火炮等熱兵器的手下敗將。正如歷史上曾經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騎兵面對手握火銃槍的明朝軍隊、倉惶之間敗下陣來一樣,無論多麼輝煌的歷史戰績,也無法彌補因武器代差而造成的整體劣勢。

哥薩克騎兵雖然個個騎術精湛,馬上功夫了得,卻由於思想矇昧觀念僵化,無法適應戰爭形態由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而引發的歷史變革,表現為整體上的固步自封,盲目堅持“列隊衝鋒”“騎馬砍劈”等老一套戰法,不願接受熱兵器對編制體制的改造。而且,哥薩克騎兵沿襲著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性,紀律渙散的老毛病使其難以融入熱兵器時代任何一支軍隊的戰術體系,最終只能被歷史所淘汰。

時值1905年的日俄戰爭,哥薩克騎兵在黑溝臺戰役中遭遇日本騎兵。這是一支歷經明治維新改革,全面接受西方軍事觀念的新型軍隊,指揮官秋山好古畢業於法國聖西爾軍校,號稱“日本騎兵之父”,他在擔任騎兵學校校長和騎兵監期間,力主推進騎兵部隊編制改革,給騎手普遍裝備了步騎槍,將機槍、火炮編入騎兵縱隊,要求騎兵不僅具備行進間射擊的能力,還能夠在必要時下馬戰鬥,設置機槍及火炮發射陣地,通過發揚火力來消滅敵人。

可見,經過秋山好古推行的一番改革,日俄戰爭時期的日本騎兵已經不再是單純以馬上劈殺功夫見長的騎兵,而是一支注重發揚火力並且能衝善守的快速機動部隊。在這樣一支符合熱兵器時代戰場要求的新型軍隊面前,固執沿用冷兵器戰法的哥薩克騎兵豈有不敗之理!

通過對黑溝臺戰役戰場經過的具體分析,慕什塔戈認為,導致哥薩克騎兵失敗的原因,有以下幾條:

一是使用時機不當。坦克出現之前,騎兵是陸地戰場上具備快速機動能力的唯一兵種,應當被用於對運動之敵實施襲擾、對臨時駐止之敵實施翼側包抄、在縱深區域斷敵退路等關鍵時機,絕不應去充當正面攻堅的突擊隊。此役,當面之敵雖然名義上是日本騎兵第一旅團,實為依託機槍掩體、火炮工事在沈旦堡地域轉入防禦的堅守之敵,對該敵實施進攻,應首選炮兵和步兵,而不是目標大、易暴露且缺少防護力的騎兵。

二是騎兵展開過早。1905年2月25日,俄第2集團軍共投入3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軍的兵力發起進攻,其左翼為2個步兵師,右翼為1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軍。無論兵力規模還是火炮數量,俄軍都佔有絕對優勢,如能協同推進,必將形成鉗形攻勢,使缺少重火器的日本騎兵第一旅團難以支撐。然而,實際作戰中,哥薩克騎兵紀律渙散的頑疾再度復發。由於缺乏對戰術紀律的執行力,米舒欽柯的騎兵軍先於步兵展開,過早地衝到陣前,頓時變成日軍機槍的活靶子,導致俄軍的整體攻勢受挫。

三是缺少後續增援。儘管米舒欽柯的騎兵軍在首輪進攻中損失慘重,但俄軍憑藉雄厚的兵力優勢,仍然掌握著戰場主動權,而且其右翼步兵師已經對日本騎兵第一旅團形成包圍,如能調動左翼步兵師迅速實施增援,則必將一舉拿下沈旦堡。然而,優柔寡斷的俄軍總司令官庫羅帕特金再次誤判了戰場形勢,莫名其妙地下達了撤退的命令,將眼看就要到手的勝局拱手讓給日軍。


慕什塔戈


不管在強大的軍隊,如果在武器裝備同等的情況下都打不過日本人,因為日本人的武式道精神、含有戰死光榮是最後的結局,當然也可能只有百分之七八十的日本人吧,同等裝備條件下就是不怕死的人能打死很多人,就這麼簡單,軍官活下來也只能選擇自殺,因為任何原因都不是藉口,所以哥撤克再勇敢也打不贏,中國有句古語,不要臉的怕不要命的。戰勝日本是因為美國空海軍太強大,也死傷無數,最後靠原子彈,現在當然是以色列了,國土狹小,沒有退路,要麼投降,要麼戰死,從戰爭講,你就是包圍一個師一個軍,只要想戰死,消滅它,同樣會付出高於被圍攻的人死傷的代價,所以信念,不怕死能在同等條件下打敗任何人。


理性多角度的觀察世界


11萬沙俄哥薩克騎兵敗於8千日軍,真瞭解不多,只知是日俄戰爭,就我所知,日俄的幾次戰爭、都是為略奪中國的土地和海洋權益、殖民中國而發生的、且都發生我中國領域,誰的勝負、中國都是戰利品,無非是勝方多得點、敗者讓出些。最悲哀的是當時的中國,做為被掠奪的對象、即無外交又無軍力、更無主權,他們想在你的海域打、要在陸上爭、把你當空氣,雖他們之間有死傷,但與勝後所得的利益、以及戰爭開在中國的領域、給國人帶來巨大的人員、物質、精神造成的損傷相比、根本就是天上地下、無法比擬。至於為什麼11萬馬刀抵檔不往8千日軍的機槍、就如同諾門坎戰役一樣,日軍也被蘇軍的飛機、坦克、大炮打的措不及手,都是以先進的戰爭手段打敗落後方,當然還有軍隊的素質、戰略戰術的運用,都是致勝因素。


勁犬


哥薩克騎兵是俄國的重要武力,他們以驍勇善戰而著稱,號稱“沙皇的馬鞭”。但他們的壞名聲同樣響亮。

拿破崙曾說過:如果我的部隊裡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

但他們不守紀律,也不願下馬作戰,從而限制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發揮。他們對老百姓也冷酷無情。

此題所說的,正是日俄戰爭中的黑溝臺戰役。

當時俄國在兵力和火炮方面佔有絕對的優勢。他們有126個步兵營,162個騎兵連,共10餘萬人。還有439門大炮。


而日軍僅有騎兵第一旅團秋山好古部的8000人。

在分析此問題前,先糾正一下提問裡的錯誤。這10餘萬人並非都是哥薩克騎兵,大多數都是步兵。日軍雖然在此戰中取得了勝利,但並非全殲俄軍。

那麼日本也不是以騎兵見長的,那為何在實力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能夠打敗俄軍?

俄軍自身方面。

1.軍隊缺編問題十分嚴重。俄軍編制一貫十分臃腫,有很大比例的非參戰人員,比如數量眾多的參謀,輜重隊和後勤人員。真正能投入戰鬥的只有75%,甚至更低。

2.武器裝備得不到補充。俄軍每年的軍費奇高,但由於貪汙腐敗的問題,武器訂單往往不能落實到位。1904年的遠東俄軍共計訂購了246挺機槍、411挺重機槍、240門山地炮與48門速射榴彈炮。但到戰爭開始,也只交付了16挺機槍、56挺重機槍和128門山炮。


3.俄軍的很多軍官都是酒囊飯袋,而且十分狂妄。他們隨意改動士兵訓練項目,由著性子訓練士兵。而且經常是純步兵的演習,不與騎兵進行配合,所以在協調方面就出現眾多紕漏。

以上3點就決定了俄軍當時的士氣非常低迷。一個士氣低迷的軍隊,人數再多都不可能打漂亮仗。

反觀日軍。

雖然人數少。作為崇尚武士道的騎兵主將秋山好古,他力主騎兵應集合起來機動大戰。他把騎兵也當步兵用,給他們派上了重機槍,甚至還帶上了火炮。

在進攻衝鋒隊形時,他將機槍配置在騎兵衝鋒隊的兩側,形成交叉火力。同時避免了誤傷己方中間衝鋒騎兵。在防守時,將機槍隱伏于軍馬的草料車上,並且藏在草料堆中伺機射擊。

當時的哥薩克指揮官以為這只是一場簡單的騎兵會戰,大家用馬刀拼個你死我活就行了。而且俄軍指揮戰術錯誤,讓士兵們一窩蜂的衝鋒。

這直接給日軍去送人頭。日軍一頓機槍突突,很快就把很多人打成了馬蜂窩。而且日軍以逸待勞,俄軍越是衝鋒對他們越有利,日軍直接在堡壘後等著射擊就行了。



最後在日軍的援軍逼迫下,還來了一波激烈的白刃戰。早已被機槍掃射的不成形的俄軍很快就招架不住了。

當然日俄戰爭,在中國領土上打,兩方都是非正義性的,所以輸贏都不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