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民生小事映初心

通訊員 康小石

走進鞏昌鎮河那坡村,村內水泥硬化路寬敞整潔,兩側樹木林立,路邊垃圾桶整齊擺放,村民房前屋後乾淨整潔......誰承想,1個多月前的這裡還是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11月7日,隴西縣委書記再次深入鞏昌鎮河那坡村,就10月9日調研該村時群眾反映強烈的人居環境髒亂差等問題整改情況專門進行“回頭看”。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隴西縣堅持把為民服務解難題作為檢驗主題教育成效的有效舉措,聚焦群眾反映突出問題和民生小事,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著落。

“小市場”帶來好生活

地處偏遠山區的文峰鎮彭家山村是周邊有名的中藥材和藥苗種植大村。每年一到藥材、藥苗交易旺季,村民們都要摸黑拉著成百上千斤的藥材到十幾裡外的鎮上馬路市場去賣,既增加了成本又嚴重影響了交通秩序還存在安全隱患。鎮、村兩級和該村幫扶單位針對這一實際問題,不等不靠、即知即改,積極協調爭取上級項目資金50萬元,規劃建成集文化休閒和中藥材、農副產品交易為一體的綜合市場,在方便村民交易藥苗藥材的同時,也為村民提供了休閒娛樂場所。目前,市場每天交易量達到2000斤左右,交易金額達6000元左右。“市場對我們方便著了,價錢和鎮上的也差不多,收客也多,當天挖的當天就賣了”村民呂大叔手裡攥著當天賣完款冬花的500餘元錢高興的說道。“他的笑容既是收穫的喜悅也是對我們工作的鼓勵和鞭策”在現場維持秩序、打掃衛生的鎮村幹部和駐村幫扶隊員們拍了拍“黨員志願者”紅馬甲上的塵土,手裡揮動的掃帚更加有力了。

“小路燈”照亮大民生

“隴西有個尖山兒,離天只有一錢兒”這句俗諺不僅形象的說出永吉鄉尖山村地處大山之巔,同時也映射出當地自然條件之艱苦。一到冬天,由於大山裡天黑的比較早加之通往學校的道路崎嶇難行,村民不管再忙也都要放下手頭的農活,堅持一早一晚接送孩子們上下學。“民有所需,我必有所應”。鄉村兩級針對這一困擾多年的難題,先後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和村民大會研究解決方案。最終,通過及時與該村幫扶單位蘭州生物製品研究所溝通銜接,爭取幫扶資金45萬元,採取組織幹部群眾籌勞方式,硬化了通村公路至尖山小學段道路0.8公里,並配套安裝太陽能路燈15盞,徹底解決了群眾“行路難、路難行”問題,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每當夜幕降臨,看見孩子們手拉手成群結隊走在明亮的水泥路上,尖山村駐村幹部們都會駐足觀望許久。

“小舉措”帶來大服務

近日,隴西縣市場監管部門接到舉報稱,有一批數量較大的煤炭進入隴西銷售,要求核查。接舉報後,執法人員立即出動,經查,該批煤炭共6000餘噸,系寧夏某公司運進隴西欲在隴西市場銷售,但該公司並未取得隴西縣煤炭經營一級市場、二級經營點營業執照。“這可怎麼辦呀?”眼看著當事人因連夜趕路熬紅的雙眼都快急出眼淚。該局執法人員主動作為,一邊向當事人詳細解釋隴西煤炭市場管理相關規定,一邊積極銜接溝通解決辦法。在徵求到當事人願意進入隴西縣煤炭銷售一級市場進行銷售的意願後,該局立即組織人員,通過全程無紙化辦證系統幫其辦理了營業執照,並聯合交警、商務等部門將該批煤炭從貨場轉運到蘭煤一級市場並協調租賃了場地助其經營。至此,該批煤炭得以妥善處置。當事人表示:“這麼多的煤,自己的心裡真的要著火了!多虧了市場監管部門的迅速作為幫助自己解決了‘大困難’!”

山不拒細壤,海不擇細流。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隴西縣組織黨員幹部們一件一件事去辦,在腳踏實地中多辦實事,樂辦小事,凝聚的是民心,溫暖的是民情,積累的是民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