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多年以後,在利比亞北部城市蘇爾特,重傷瀕死的卡扎菲最後一個記憶,可能是他曾經無數次穿行的茫茫沙漠,他出生在這裡,也死在這裡。漫漫黃沙,一片荒寂,冷酷無情,就像他善變的一生。

奪權之路

就在卡扎菲出生的那一年,也就是1942年,爆發了阿拉曼戰役,英軍和德軍在這裡展開拉鋸戰,這些世代遊牧的貝都因人,放著駱駝就會看到冒著黑煙的坦克在沙漠中穿梭廝殺。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卡扎菲從小是喝著駱駝奶長大的,掌權後他到南斯拉夫參加不結盟會議時就帶了一大群駱駝,因為每天都得喝駱駝奶。他兒子賽義夫的怪癖只多不少,去奧地利留學甚至隨身帶著兩隻老虎做寵物。

卡扎菲是家中的獨子,父親曾當過反抗意大利殖民統治的游擊隊員。為了讓他能到蘇爾特市上小學,父母賣掉了家裡的駱駝和羊。由於出身貧寒,又是班上年齡最大的學生,卡扎菲經常被同學譏笑是鄉巴佬。

按照伊斯蘭國家習慣,星期五是每週的休息日。每個星期四放學後,卡扎菲徒步跋涉約30公里穿過沙漠回家,第二天下午又返回學校,往返60多公里,這種意志的磨練,非常人所能及。

少年卡扎菲在中學就顯示出領袖氣質,將埃及總統納賽爾視為偶像。蘇伊士戰爭爆發,他帶領學生舉行罷課,聲援納賽爾領導下的埃及對英法作戰,結果被學校開除。他轉到另一所學校接著幹,搞起了地下組織,並效仿納賽爾走從軍之路。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1963年,卡扎菲考上班加西軍事學院。次年,他仿效納賽爾建立了秘密團體“自由軍官組織”,著手策劃推翻利比亞伊德里斯王朝統治。畢業後,卡扎菲又到英國桑赫斯特軍事學院受訓。經常身著阿拉伯大袍,頭戴纏布巾,在倫敦街頭招搖過市,引得路人側目。

此時的利比亞國王年老昏聵,官員貪汙腐敗,社會亂象叢生,老百姓生活貧困,怨聲載道。卡扎菲決心選擇納賽爾當年走過的道路,用武力推翻舊世界。

1969年初,卡扎菲認為發動革命的時機業已成熟。此時,在國內共有四股力量在積極準備政變,其中卡扎菲和自由軍官組織的骨幹人物最為名不見經傳,然而準備卻最為充分。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在多次推遲政變時間後,1969年9月1日,趁著國王在土耳其休假,中尉卡扎菲帶著一群上尉發動政變,一舉逮捕了正出席宴會的國王警衛部隊的高級軍官,順利地佔領了電臺和其他要害部門。留在國內的王儲表示效忠新政權。這場革命幾乎不發一槍,不流一滴血而取得成功。被稱為“九一”革命。

卡扎菲上臺後自封上校,因為當年納賽爾發動政變時也是上校。為了向偶像致敬,他後來終生保持這一軍銜。

奇葩治國

卡扎菲剛上臺時,老百姓都極為納悶,這傢伙究竟是誰?

為迅速贏得民心,卡扎菲採取一種方式——到處演講,宣傳新政權的奮鬥目標。他聲音柔和,善於雄辯,富有阿拉伯語特有語調的魅力,《古蘭經》章句和民間諺語張口即來,很受老百姓歡迎。

當然說的天花亂墜沒什麼用,老百姓最惦記的還是自己的錢包。卡扎菲治下利比亞石油收入迅速增加,讓中下層人民得到了實惠,這才是贏得擁護的根本原因。

卡扎菲掌權治國方法獨特,有的行為堪稱奇葩。他親自設計了一面只有綠色的利比亞國旗,成為全世界最簡單的國旗,一直用到2011年政權被推翻為止。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他執政後有個原則:每當與同僚們發生意見分歧的時候,他便不辭而別,悄悄地離去。要麼回到蘇爾特的家鄉閉關,要麼在沙漠某個不知名的地方隱居數日,一個人在那裡沉思默想,直到拿出解決問題的“最高指示”。

有一年,卡扎菲突然對官僚機構大為不滿,認為職員們在辦公室裡把時間都浪費在喝咖啡和看報紙上。按照他的命令,軍用卡車開到所有的政府機關大樓,軍人衝進辦公室裡,拉走了幾乎所有椅子和其他傢俱。結果連內閣部長都被迫站著辦公。當然卡扎菲除外,因為他根本不在大樓辦公,他習慣住帳篷,盤腿而坐,和成群的駱駝還有保鏢在一起。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1973年,卡扎菲發動“文化革命”,宣佈停止執行一切現行法律。緊接著發佈《綠皮書》,提出著名的“世界第三理論”。該理論的核心是,要建立一個“沒有政府、沒有軍隊、沒有警察,不要代替人民的代表制,只要人民的國家”。

1977年月,利比亞宣佈成立“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進入了“人民掌權的民眾時代”。全國各級領導人都改稱秘書,互稱兄弟。

卡扎菲擔任了一段時間總人民大會秘書,也許是對這種稱兄道弟感到厭煩,後來乾脆不要任何行政職務,仍為國家元首,稱“九一”革命領導人。這種放飛自我的政體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向美國叫板

自1969年“九·一”革命以來,卡扎菲政權在暗流洶湧中渡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針對他的各種暗殺不斷,未遂政變頻頻。這種挑戰既來自利比亞國內,又來自國外。最大威脅和風險來自美國及其西方盟友。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卡扎菲奪取政權後,下令關閉並收回美國在利比亞的空軍基地,宣佈取消之前與美簽訂的所有軍事條約和經濟技術合作協議。兩國關係開始惡化。1979年12月,利比亞學生舉行反美示威遊行,衝擊美國駐利比亞代辦處。事發後不久,利比亞、美國雙方召回各自外交官並撤館,但未宣佈斷交。

然而,兩國的外交衝突馬上演變為軍事衝突。1981年8月,在蘇爾特灣(也稱錫德拉灣)利、美髮生空戰,兩架利比亞軍機被美擊落。

1986年,利、美在蘇爾特灣又發生艦機衝突。過後沒幾天,1986年4月2日和4日,美國環球航空公司班機和西柏林迪斯科夜總會相繼被炸,許多美國人死傷。這下惹怒了美國當局。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美國決定對利比亞發動代號為“黃金峽谷”的空襲行動。4月15日出動兩艘航空母艦及大批艦隻,約170架戰機突襲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和第二大城市班加西。

美國此次空襲目標不僅是利比亞要害部門,還企圖“斬首”卡扎菲。利比亞傷亡慘重,不少軍事要害部門和民用設施遭到嚴重破壞。躲在地下指揮中心的卡扎菲毫髮未損,不過,有一枚炸彈落在卡扎菲家屬居住的大樓前門,炸死了不滿3歲的養女漢娜。

兩天後,卡扎菲身著海軍服,胸前佩帶三排獎章,神采奕奕地出現在利比亞電視屏幕上,宣告擊落4架美機,贏得了偉大勝利,從此以後利比亞要以偉大的民眾國聞名於世。他還號召利比亞人打開燈到街上跳舞去,以顯示利比亞不怕美國佬。

多變政客

1991年11月,美國指控利比亞捲入1988年12月在英國蘇格蘭洛克比上空一架泛美航空公司客機爆炸事件,致使270人喪生。次年1月,美國聯合英法兩國在聯合國安理會通過731號決議,要求利比亞交出兩名嫌疑犯並賠償損失、停止支持恐怖主義活動。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卡扎菲對此採取了軟磨硬抗的政策,拒絕交出炸機事件的嫌疑犯,結果遭到了聯合國的制裁並在國際上陷入孤立狀態七年之久。1999年4月,卡扎菲終於服軟,將兩名嫌疑犯交給海牙國際法庭進行審判,聯合國隨即解除制裁。

在被孤立的歲月裡,卡扎菲打起了研製核彈的主意,與巴基斯坦“核彈之父”卡迪爾·汗商談購進核武器製造技術,以備不測。然而,美軍入侵伊拉克的事件打亂了卡扎菲的如意算盤,他意識到把希望寄託在核彈身上也並不能確保安全,還有可能引火燒身,成為美英打擊的下一個標靶。

通過與美英漫長的談判,2003年12月19日,在卡扎菲的老朋友、伊拉克總統薩達姆被美軍抓獲後的第六天,利比亞正式宣佈放棄核武器研製計劃,並接受國際核查。卡扎菲這一巨大的政策轉變震驚了世界,有人認為這是他政治上最大的敗筆。

不過比起核彈,卡扎菲身邊的美女衛隊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這支衛隊由清一色女兵組成,個個年輕漂亮,訓練有素。她們都是卡扎菲親自從軍事院校畢業的學員中挑選出來的,並不斷進行更換。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每個成員都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射擊技術精湛,行動機智靈敏,並富有獻身精神。卡扎菲無論走到哪裡,女衛士都與他形影不離。有一次,卡扎菲訪問毛里塔尼亞,當他從專機上走下來時,五位腰挎手槍、手舉《綠皮書》、一身綠軍裝的女衛士隨其身後,口中不斷高呼“卡扎菲萬歲”“革命萬歲”的口號,令東道主和迎賓群眾大開眼界。

2009年9月23日,卡扎菲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長達94分鐘的演講,大大突破15分鐘的限定時間。由於太過冗長,造成其私人同步口譯員在中途心情崩潰,放棄翻譯。

時光跨入21世紀第一個十年,當年27歲的陸軍中尉執掌利比亞政權已超過40年,從瘦削的小鮮肉進化到滿臉橫肉的怪蜀黍,以喜著奇裝異服、行為瘋癲聞名於世。美國且不必說,他一度搞“兩個中國”得罪了中國,入侵乍得得罪了法國,洛克比空難得罪了英國,先對抗西方後來又認慫讓俄羅斯也不爽,幾乎將大國得罪個遍。

不過,就在2011年席捲阿拉伯世界的風暴來臨之前,卡扎菲仍然是大權在握的利比亞最高領袖,似乎在可預見的若干年裡,還沒有看到有誰能替代他。

梟雄末路

2010年底開始,“阿拉伯之春”在北非爆發,老百姓紛紛走上街頭,暴亂迅速蔓延開來。2011年,先是突尼斯,接著是埃及,北非一個又一個國家的政權紛紛倒臺。

現在輪到利比亞了。對於國內的暴亂,卡扎菲的態度是毫不留情地予以剷除,不惜代價地武力鎮壓反對派,據說在三小時內就屠殺了阿布薩利姆監獄中的 1200名囚犯。民間多年的積怨,再加上部族矛盾的激化,最終導致內戰的爆發。

2011年2月,利比亞反對派武裝在班加西揭竿而起,很快控制了東部地區。其後,反對派的勢頭被卡扎菲政府軍的猛烈還擊所遏制。卡扎菲的空軍開始轟炸反對派大本營班加西。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這成為利比亞內戰的轉折點。

英雄還是小丑?狂人卡扎菲放飛自我的一生

3月19日,北約開始空襲利比亞,法國一馬當先發出第一槍。北約的空襲逆轉了反對派的頹勢,卡扎菲政府軍自此節節敗退。在持續了六個多月的內戰後,利比亞反對派武裝於2011年8月22日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政權垮臺。卡扎菲與少數忠於他的軍隊退往蘇爾特繼續頑抗。

10月20日,利比亞反對派武裝蘇爾特前線指揮官稱,卡扎菲當天中午被俘後受重傷身亡,終年69歲,臨死前據說飽受虐待。他生的卑微,死時也未必光彩。與之相比,難兄難弟薩達姆被俘後上了絞刑架,死的還算體面。

卡扎菲長期叫板西方,搞“國家恐怖主義”,最後又認慫服軟,小小的國力難以撐起大大的野心,反覆無常的性格幾乎得罪了所有大國,最終落了個身死政亡的下場。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