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遺存的古塔舊碑、摩崖造像——神通寺


神通寺位於山東省濟南歷城縣柳埠青龍山麓,為古代名剎,也是山東佛教的發祥地。原寺至北魏、北周時盡毀,隋唐重加修建,隋文帝因為得神通感應,而在開皇三年改名為神通寺。

該寺在金末已荒廢不堪,元代由道興禪師主持重建,後遭兵火被毀,明代重修。到了清朝,寺院逐漸衰敗,成為廢墟。1999年,由歷城區人民政府投資,在神通寺遺址前建設了仿 唐建築群——神通寺遺址博物館。

千佛崖摩崖造像是中國唐代佛教雕刻,造像集中位於四門塔西北在白虎山東麓,是山東省內的唐代佛教石刻造像主要遺存。

千佛崖造像內容及形式均很單純。除兩龕倚坐佛像外,其他均為結跏趺坐阿彌陀佛及釋迦牟尼佛。一佛二弟子二菩薩的組合僅有一龕。

佛像最大為2.8米,小的僅數十釐米,但雕琢均甚精湛、細膩、寫實,世俗化傾向較為明顯,為典型的唐代造像風格。

龍虎塔位於西門塔西北,與四門塔遙相呼應,因塔門雕有龍虎而得名。始建年代無考,據建築風格推斷,塔基、塔身建於唐,塔頂補建於宋,整個建築華麗優美,在現存唐塔中別具一格。

四門塔位於寺址東側,建於隋大業七年,是中國現存最古之單層佛塔。塔身能體用大塊青石築成,平面作正方形,每邊長7.4米,通高15米,四面各有一半圓形拱門,故稱“四門塔”。

塔內部有一方形塔心柱,立於石墩上,墩臺四面各置佛像一尊。佛座上舊有東魏武定二年楊顯叔造像記和唐景龍三年尼無畏等造像記,原已毀,今據題記拓片重製。

雖然,千年的風雨斑駁了寺院的輝煌壯麗,但至今遺存的古塔舊碑、摩崖造像等等,卻依然煥發著熠熠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