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东坡豆腐是道名菜,在川菜馆里很常见。

现代的“东坡豆腐”和“家常豆腐”做法类似,豆腐切片煎好,与火腿、香菇等好东西一同烧制,最后勾芡。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现代版东坡豆腐

但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古菜“东坡豆腐”,做法和现在川菜馆里的做法完全不同——《山家清供》里记载的东坡豆腐,是用豆腐和榧子仁烹制的。

究竟哪个才是苏东坡本人的做法呢?

美食家的自我修养

都不是。

苏轼本人的文字里根本没有这道菜,甚至就没怎么提过豆腐。不过苏东坡是四川人,所以现代川菜随便拿个做法借个名头,蹭个ip,也不稀奇。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林洪的《山家清供》写在苏轼去世二十年左右,和苏轼尚算同时,所传菜谱虽不见于苏文,但想必有其源流。所以网上以“榧子豆腐”版本攻击“家常豆腐”版本的文章不少。

然而,老信认为,林洪的这道榧子版东坡豆腐也是主观臆造或者道听途说的。以苏轼对食物的审美水平,是不会创出这道菜的。

苏轼这个千古吃货,绝非浪得虚名。他的“吃商”,稳居中国古代史第一流。要知道,这个名声不是白来的。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首先人家吃过见过。

苏轼生于四川,名于京城,宦于华东,谪于湖北,流于粤儋,游于冀鲁。点亮苏东坡的地图,北宋疆土几乎走遍了,超过全国99.9%的人毫无问题。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苏轼一生宦游图

图片来源:《华夏地理》 制图:孙长泉

这些地方的物产、烹饪、口味都不一样,苏老师一路走来,来者不拒。西北喝羊汤,东南嗦生蚝,这个大数据基础决定了这位国际级美食家的眼界。

另外,苏老师的人生际遇也并非常人所有。达时官高爵显,穷时海外流亡,家财殷实却又爱接地气。最好的东西也吃过,最次的也吃过,大部分时间衣食无忧,可偏偏不追求高档。再加上65岁的寿数,苏老师在时间、空间、能力的坐标系里永远跑在了第一象限的远处。

更何况,苏轼的老祖宗是唐朝的一代名臣苏味道。听名你就输了。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苏味道,唐代诗人,苏轼先祖

图为眉山三苏祠中的苏味道像

认真吃的理工宅

苏轼虽然是大文豪,但更是个通才,放到今天多半是个优秀的理工宅。

他关于饮食的文字,不像大多数历史上的“专栏作家”,主要是分享感受、描绘心情,极尽云里雾里之能事,看完了根本不知道这东西啥味。苏轼不仅要描写做法,还要懂得原理,甚至举一反三,讲明变化、用途、优缺点等等,当然,文字还优美。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毕竟是1月8号出生的摩羯座,老信同为摩羯座非常理解苏老师的认知习惯。连苏轼自己都说:“……乃知退之(韩愈)磨蝎为身宫,而仆乃以磨蝎为命,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也!”

爱较真儿的摩羯座,招人烦啊。是同病也!

拿最有名的东坡肉来说,就足见苏老师的水准。他在《猪肉颂》里写道:“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四句话三个关键点:水要少,火要小,时间要长。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东坡肉

这是有大量烹调实践的人才说得出来的,说不定他还做过对比实验。这做法听起来好像挺简单的,然而普通百姓并没有掌握,以至于猪肉“价贱如泥土”,根本没人吃。

再比如苏轼说羊肉的做法:“先将羊肉放在锅内,用胡桃二三个带壳,煮三四滚,去胡桃,再放三四个,竟煮熟,然后开锅,毫无膻气”。这里没提到味道,也没提调料,有的只是技巧,类似生活小窍门一样,直白有用,操作明晰。

这个做法我还没试过,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试,回头咱们交流一下结果。

咱们现在做鱼要在身上切花刀,这样方便入味,也好熟。这个技术也是苏东坡发明的,一条鱼剖析干净,每面如柳叶般打几个花刀,好看又好吃。民间至今还有“东坡五柳鱼”的菜名(和陶渊明并没有关系)。

苏东坡做菜,讲道理。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鱼打花刀

胆大心细创新吃

苏轼的确创作过不少菜以及吃法,每一道都别出心裁,又绝不天马行空,极合美食的道理。

他被贬惠州的时候,物资匮乏,他没地方买猪肉来吃。集市上每天宰一头羊,还要优先供应官府和有钱人。苏轼没办法,只好买别人看不上的羊脊骨来解馋。骨头比肉多,又不好啃,咂么咂么味喂狗就完了呗。

苏老师哪里肯干!“骨间亦有些微肉”的好伐!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这些脊骨要先煮,趁热捞出浸在酒里,然后沥干了酒,蘸点盐,火烤!脊骨肉薄味寡,最适合烤。先煮后烤,中间不放凉,才能外焦里嫩。

这道“苏氏烤羊蝎子”在当时绝对称得起脑洞大开。放在千年后的今天居然还引发了一波美食潮流。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烤羊蝎子

苏轼提到豆腐的次数不多,但评价不低——“煮豆为乳脂为酥”,听着就想吃。

苏轼有一个特殊的饮食习惯——爱吃蜜糖,而且很多东西都可以和蜜同食,这其中就有豆腐。在当时,这种吃法一般人都“不能下箸”,在今天就再常见不过了,甜豆花嘛,很好吃啊。

原来苏轼还是豆花甜咸党争的始作俑者。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咸豆花 甜豆花 你pick谁?

说了上面这些,就是想说,苏东坡作为大美食家,所创的吃食都新奇、合理、巧妙,简而不糊涂,穷而不将就。

像榧子和豆腐两样,本身也是可以合作得很好——榧子仁砸成大块,豆腐要水分极少,切薄片油煎至微焦。这样两者一起吃,油香豆香混合,还有发酵香气。就如金圣叹所说“花生和豆干同嚼有火腿味”,榧子和煎豆腐应该味道更香。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香榧

但看林洪所记载的“东坡豆腐”两法,第一种是把榧子砸碎成小渣,再调入酱汁烧豆腐。

这样简直太有悖烹调道理。豆腐是软的,榧子是硬的,弄碎就更难挑拣,吃起来嚼也不敢嚼,咽也不敢咽,四处硌人。尤其还要做成汤汁菜,油香完全被汁水酱醋淹没,一软一硬更加不易调和,一塌糊涂。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但我们还是试着做了一下

图片来自:《祖宗的食谱》2019年周历

至于第二种,就是单纯的用酒来煎豆腐。这个过于简单了,完全没有技术含量,摩羯座的苏东坡更是不会推崇这样的菜肴。

话虽这么说,我们的古菜还是要尊重典籍,以复原为要务。下面就介绍这道东坡豆腐的做法。

大家如果试着做了,也欢迎来交流感受。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东 坡 豆 腐

如果苏东坡玩朋友圈,肯定是深夜放毒的那一位

原料:

豆腐200克,香榧50克,葱30克,黄酱10克,糖5克

步骤:

1.葱切丝后用油小火煎炸,至葱丝焦黄后捞出,葱油备用

2.豆腐切5cm左右厚片,用葱油煎至两面金黄,捞出备用

3.香榧去壳,搓去外层黑皮,用刀面压碎备用

4.锅中放少许葱油,下香榧炒香后加黄酱、糖,翻炒后加少量水

5.汤汁沸腾后下入豆腐,至汤汁殆尽时关火,即成

· 更多古菜菜谱 ·

带冻姜醋鱼 萝卜汤圆 芙蓉肉

剥壳蒸蟹 鳗面 炙排骨 生炮鸡

羊肉膏 虾腐 山海兜 空心肉圆

法制牛肉 八宝豆腐 松黄饼 山家三脆

蘑菇煨鸡 酥黄独 蒋侍郎豆腐 爨猪肉

假煎肉 荔枝肉 荷叶豆腐 百果蹄

蟠桃饭 假蟹 燥子蛤蜊 自爱淘

莲房鱼包 瓤荸荠饼 灼八块

鳝丝羹 鱼饼 油肉酿茄 八宝肉圆

荷叶包鸡 蟹酿橙 酱煨蛋

糖醋茄 炸虾段 姜醋白菜

撰文 | 信浮沉

部分图片来自 | 全景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