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明墓屡被盗,专家抢救性挖掘,发现墓中仍是遍地黄金

对于考古学家们来说,找到古墓,发掘古墓,调查古墓的年代和保护墓中珍贵的文物,这一系列的工作都属于极其不易的事情。因为经过千年的时光,古墓实在是太脆弱了,墓中的文物也经受不住高强度的开采和挖掘。所以不少考古专家在挖掘的时候更是胆战心惊,生怕一个不小心给墓葬中的文物造成不可复原的损害。也正因如此,在一些重要墓葬的发掘现场,很多专家为了不给地下的文物造成伤害,宁愿放弃挖掘效率较高的工具,而改用手工发掘的形式,一步一步小心翼翼地进行。

百年明墓屡被盗,专家抢救性挖掘,发现墓中仍是遍地黄金

有时候专家的手都会被高强度的酸性物质腐蚀,在挖掘的过程中脆弱的皮肤也会不慎割裂。但为了保证出土文物的完整性和研究价值,专家们还是会采用这种低效率的方式进行挖掘,这就属于保护性的发掘。但盗墓贼的做法就不一样了,他们不管墓中有研究价值的东西会不会被破坏,他们的宗旨就是从古墓里取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被盗墓贼侵扰过的古墓是满地狼藉,很多珍贵的宝物在他们粗暴的开采过程中毁于一旦。

所以被盗掘过的墓葬,一般来说就已经失去了研究的价值,因为墓中能提供相关信息的陪葬品都已经被洗劫一空了。但也有一些墓葬,即使遭到了盗墓贼的洗劫,由于原本陪葬品的数量就多,也还是能留下一些可供研究的文物。

百年明墓屡被盗,专家抢救性挖掘,发现墓中仍是遍地黄金

就比如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个百年明墓,它虽然屡次被盗,后来专家抢救性挖掘,发现墓中仍是遍地黄金。

这就是湖北的梁庄王墓,属于亲王和王妃的合葬墓。墓中的财宝多得不可胜计,光镶嵌的宝石就有七百多颗,玉器瓷器漆器这样的陪葬品就更是数不胜数,而这还只是被盗掘之后的境况。那么,这梁庄王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什么他的墓葬在陪葬的规格上看起来比皇陵都要高级呢?那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他的身世了,明梁庄王,是明仁宗朱高炽的九儿子,是朱元璋的亲孙子,也是当时皇帝的亲弟弟。这种皇亲国戚的身份解释了他墓中大量财宝的来源,也解释了他墓葬规格极高的原因。

百年明墓屡被盗,专家抢救性挖掘,发现墓中仍是遍地黄金

但是按照明代的宗法,就算是亲王,陪葬的规格也是不能超过皇帝的。这梁庄王墓葬规模如此之高,难道是有了谋反之意?其实也不是这么回事,古人视死如事生,觉得死后自己的灵魂还是会活在另一个世界里,所以下葬的时候他们会对陪葬品有很严格的要求,希望自己在另一个世界里能用得上这些陪葬的东西。而梁庄王可能是比较迷信的一个人,所以在死后,他把自己全部的宝贝都尽数埋在了自己的墓葬当中,想要带着它们到另一个世界去。而这些宝物中,光他帽子上镶嵌的一颗无色蓝宝石就重达三百多克,是至今开采出的最大的一颗。

百年明墓屡被盗,专家抢救性挖掘,发现墓中仍是遍地黄金

梁庄王墓葬宝贝这么多,盗墓贼当然也清楚他墓葬的价值,所以从他埋在这儿的那一天起,对这个墓葬有歪念头的人就没少过。而且千年来,这个墓葬确实被很多伙儿盗墓贼光顾过了。既然被这么多人盗掘过,那为什么梁庄王墓还保留有这么多的金银财宝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虽然墓葬被很多盗墓贼光顾过,但盗墓贼只是进入到了墓室外围,真正藏有大量宝贝的墓室内部还从未有人进入过。而墓室内部如此“防贼”的原因也让人意外,原来,这座墓葬之前其实是泡在水中的。

百年明墓屡被盗,专家抢救性挖掘,发现墓中仍是遍地黄金

您想想,墓穴在地下,盗墓贼又没有潜水的设备,墓葬的情况也不明确,就算他再想要里边的宝物,他也不会豁出命来拿吧。也正因如此,这座富丽堂皇的亲王墓才保存到了现在,墓中的诸多珍宝也才能重新展现在世人的眼前。否则按照盗墓贼的风格,墓葬应该早就被洗劫一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