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奇葩政策不断 拟定中超队内有8名超过26岁的球员不能买老将

里皮跑路 国足陷入无主领军的尴尬境地。选帅的热闹还没看完 足协一直公文下来 又给整天被嘲讽的中国足球来了个奇葩猛料。在得知足协刚刚下发的《关中国足球协会关于各职业俱乐部暂缓签署球员合同的通知》后 《新快报》记者王迪爆出猛料 他听说足协在新下达的文件内对足协管辖范围内的球队转会年龄上做出了限制:凡是队内有8名26岁以上本土球员的 不可再引入26岁的本土球员加入球队。

对于国内球员年龄断层 老将居多的中超来说 这样的规定无疑是个坏消息。中超俱乐部长期不重视青训 在选材有限的情况下 能够上场的年轻球员的实力有目共睹。俱乐部在这样的规定下 也很难通过出售老将 回收运营成本。这样的规定是强迫球队使用年轻球员。在本届国家队 挑大梁的还是老将居多 拔苗助长未必能达到足协想要得到的效果 中超水平和国家队得实力都有可能因为新政策不进而退。

足协奇葩政策不断 拟定中超队内有8名超过26岁的球员不能买老将

如果政策真的施行 中超球队中受影响最深的会是广州恒大。恒大已经连续多年称霸中超 他们能够笑傲群雄主要就是靠国内高水平的内援引进以此和其他球队拉开实力上的差距。目前恒大年龄在26岁以上的老将共有10人。郑智、郜林、冯潇霆的竞技状态已经远不如当打之年。想要保持住强有力的实力 势必要考虑这几位离开后做出完全准备。然而他们可能面临的情况是 老将处理不了 腾不出薪资和名额。人数达足协规定的上限又没法引入新的适合球队情况球员。

好外援很多 挑选的覆盖范围广泛 钱给够了 总会有人为了高额薪资来中超效力。而内援市场一直是狼多肉少 每个位置上 拔尖的球员屈指可数。你出手晚了 转会费报低了 那么对不起 一旁候着去吧。让各家俱乐部老板和教练头疼的棘手问题再一次被足协甩到了跟前。接下来 该如何是好?

人们都说 世界上有两种足球 一种是国际足球 一种是中国足球。在见证了足协这么多奇葩规定之后 我深深相信了 中国足球是不同于世界足球的产物。中国特色主义足球的旗帜显得独树一帜 飘扬在足球世界的天空里显得格外夺目。除了最新对于老将转会做出的规定 足协此前的一些特色您都了解过吗?

抽调球员组国家集训队 强制放弃联赛

在去年10月 足协对各球队下发通知 要从中超和中甲俱乐部中 一共抽调55人组成国家集训队。所有名单上的球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报道 强制他们放弃了俱乐部的比赛任务。搞不清状况的55位球员 就这样集结在了拉萨。为了增强球员的意志品质 足协苦心准备 把集训地选定在了高海拔的这座圣洁之城。在队伍集结期间 足协不光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还抽调了教官 训练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团结能力。

个性鲜明的小伙子们剃光了时髦的发行 清一色的头型让集训队差点被人误认为少管所。踢正步 练方阵 吃的是大锅饭 睡的是上下铺。这些血气方刚的小伙子 在足协的管理之下 显得十分乖巧。足协的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操作让人耻笑。封闭两个月 训练意志品质的集训队 难道就能够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了吗?
足协的这个政策在19赛季的中超和中甲中走上了实质性的实验阶段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 天津天海无疑就是那个集训一队。在中超联赛还有3轮的情况下 天海只领先降级区的深圳队2分 保级警报一直没有接触。国足的2个月集训可能时间太短了 没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今年联赛结束以后 说不定足协还会延续这个政策 把国脚围禁在某个风光秀丽 不被外界打扰的地方 继续组织大家吃大锅饭。

被U23政策愁坏了的教练

18年开始 足协出台了U23球员上场政策 政策要求每个球队必须要有一名U23球员首发 每场累计出场人数不得少于3人。纵观国内球员的名单 能匹配到中超首发实力的球员寥寥无几。U23上场政策本意是培养年轻球员的足协并未能达到效果 反倒让这一决定成了笑柄。

在2019赛季初的超霸杯上 上演了因U23政策导致的尴尬场景。比赛进入常规时间最后一分钟 上海上港2:0领先北京国安 这个时间点领先2球 让比赛基本已经失去了胜负的悬念。上港此时想起了 自己本场比赛还没能满足U23上场人数 想要换人 不然本场比赛将会被判0:3失利。如果比赛最后时刻不能换人 上港就将把到手的奖杯拱手送给北京国安。

当裁判得知换人请求的时候 并没有立刻允许想要替补上场的球员入场。此刻助理教练举起了补时三分钟的计时牌 眼看着时间一点一点流逝 比赛却一直没有出现死球 球权还一直掌握在国安球员的脚下 。上港教练席此时提醒身边的奥斯卡 采取犯规才得以将焦急等在场边的球员换上。奥斯卡因为动作过大 无辜的迟到一张黄牌。若是不清楚状况的球迷 看到好端端的奥斯卡突然发疯一样铲向国安球员 一定一位是这哥们脑子抽了。有嘛想不开的这是?

中超联赛第九轮天海主场对富力 沈祥福为了应付政策 准备换上U23小将马振出场。作为门将的小马哥 却是出现了在了球队锋线上。以往比赛中 门将受伤 在没有换人名额的情况下前锋补缺门将的情景倒是见过几次。门将踢前锋 这真是此身看球经历的独一份。到此 还是要感谢一下足协的奇葩规则 让看球多年的我开了眼界。

国脚平均分配

差距小的比赛才够激烈本着公平竞赛的原则 足协在2004年要求各俱乐部国脚人数不能超过四名。如果有一对有4名或者4名以上的国脚 将不得引进新的国家队成员。美其名曰:防止联赛球队实力两极分化。遮在当时引起一片哗然 国脚的定义是什么?入选国家队的时间结点有没有明确定义?

在用拿屁股思考问题的足协人士接连得到质疑 又做不出合理解释的时候。足协的这一奇葩政策胎死腹中。若是这个政策出现在高洪波时期 人人都进国家队的那个时段。那么中超联赛可以就地解散了。我们每个球队都有四个国脚 干脆别踢了。响应足协政策是我们俱乐部的基本生存法则

分红不够 啤酒来凑

2009年的中超足协专权 横扫天下。眼见年关将至 俱乐部的分红还没有着落。机智的足协取消了年底的分红。关键时刻联赛赞助商金威啤酒大喝一声替各家俱乐部鸣不平 于是每家俱乐部收到了790件赞助商的啤酒 代替了年底的红利。夜夜烧烤就啤酒 自控力本身就奇差的中国球员 这些啤酒下肚 肚子圆上2圈也不是什么新奇的事儿。

扑克决定亚军归属

2002年的甲A联赛中规定,两队如果积分相同,胜负关系和净胜球也相同,就将通过抽牌比大小的方式确定最终名次。最后,深圳队和北京队积分相同,在足协办公室通过抽牌的方式最终决定谁是联赛亚军。最终,一把梭哈,大小定江山,北京国安抽得梅花J,深圳队抽到黑桃Q,深圳队以一点优势夺取亚军。由于中国足协担忧净胜球和默契球的造假,因此在联赛之初便推行了抽牌计划。

从联赛组建至今 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了将近30年的时间 2022年的时候 期望总是有着奇葩想法的中国足协 能够在三十而立的这一年成熟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