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5歲,又窮又迷茫,混幾年就好?”:恭喜你,30歲會更窮

前段時間,一篇叫《月薪1萬和月薪10萬的真實差距》的熱文刷爆了微博。

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工資1萬和工資10萬,收入差距不只是10倍。

比如在上海,扣除生活成本,工資10萬的人真正的「實際收入」,可能是工資1萬的人的50倍。

算上買房、投資理財等等方式,10年後,工資10萬的人可能成為了千萬富翁,而工資1萬的人,仍然一無所有。

“我25歲,又窮又迷茫,混幾年就好?”:恭喜你,30歲會更窮

雖然是段子,但反映的道理卻異常殘酷:將你現在的工資和未來收入做一個預期,再對比房價和生活成本,10年後你能擁有什麼?

判斷一個年輕人有沒有潛力,未來的收入能達到什麼水平,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他做的工作、學過的知識、對未來的規劃,是否呈現出系統性。

所謂系統性,就是將做事的方法、步驟和流程,通過規範的組合與拆解,構建出一條實現目標的路徑圖。

系統性成長的好處就是,你的能力在不斷地跳躍式進階,今年你只能做出一個人的效率,明年你一個人就等於一個團隊。

而你成長的速度,也會體現在收入速度上:優秀的人,收入會呈現跳躍式增加,2-3年能做到工資翻倍。



反過來說,那些逃避成長的人,可能十年都在一個崗位,等待著每年幾百一千塊的龜速加薪。

月薪2萬以下的,沒誰不迷茫。但我想告訴你的是,成長是迷茫最好的解藥。你最好找到一套系統科學的解決方案,幫助你系統性成長,實現收入的躍遷。

看看日曆,離2019年結束,只有不到3個月。

現在我正式邀請你,趁著年底的幾個月,加入圈外商學院的《個人發展戰略》訓練營。我全程體驗過,訓練營中6天的課程,大大超出我的意料。

很多時候,成長就是一瞬間想通的事。那些看過聽過、似懂非懂的事,經過專業導師的解釋,自己就很容易想明白,總結、歸納、變成你的方法論。

尤其是對0-5年工作經驗的職場人來說,資歷尚且但潛力十足,思維和工作方法論這兩條線,最能夠讓我們從迷茫到積極,從模糊到專業,從害怕到自信

這6天的課程,我敢保證,在課程結束前,沒有煩人的廣告,沒有學習之外多餘的事,你會加入氛圍積極的微信群,和一群同樣渴望成長的人,共同出發。

你可能會學到很有用的思維和方法論,也可能感覺一無所獲。

我想,這更多是一個成長的契機:看到專業職場人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能力。

其實我一直認為,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在職場打拼,很難逃過3個困境:

1.野路子成長,自己瞎摸索,沒有專業人士帶領;

2.在職場成長領域,找不到一所可靠的教育公司;

3.時間少,收入低,學習成本太高。

但凡有一個職場領路人告訴你,你要拼的是方法,你就不會把時間浪費在努力、智商、人際關係上。

沒有貴人幫助,怎麼辦?找到一個靠譜的職場成長課程,學習始終是改變命運最簡單的方法。

判斷一個職場成長的課程是否靠譜,一定要看它是否做到4點:教,學,練,測。

教:有專業導師教你;

學:你的學習方法科學成體系;

練:你有對應的練習鞏固學習效果;

測:你還需要學習測評。

劃重點:沒有做到這4點的,都是騙智商稅的知識付費課程。

所謂的知識付費課程,就是丟給你一大堆知識點,看起來很豐富,其實它們不成體系,更不會為你的學習效果負責。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買了很多課程,但依然感覺自己什麼都沒學到。

以我個人體驗來看,它的學習效果正是基於教、學、練、測:

1.教:課程基於“找到天賦,提高個人價值”,內容連貫系統;



2.學:課程用碎片化學習的方式,保證了高效和省時間;



3.練:還有留下各種作業,通過深度思考和表達,加強了學習效果;



4測:班主任經常在社群互動,耐心解答問題,很人性化;

舉幾個例子:

你最大的疑惑可能是:如何找到喜愛的事情?第一課就教你,用冰山模型就能做到;

一整年都很頹廢,不想學習怎麼辦?來來來,用高效學習法,不靠意志力也能戰勝懶癌;

職業發展沒想法?害怕自己成為公司螺絲釘?是時候不做定製化人才了!

孫圈圈告訴我,學到做不到,那等於白費力氣。圈外的每一節課,力求人人都可以落地執行。

為了做出真正有效的職場成長課程,孫圈圈走過了一段很艱難的路。

她說,整整2年時間,公司不擴張,不打廣告,就在安安靜靜地研究職場新人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課程,能幫助他們以令人驚歎的速度進化。

變成更好的自己,就是一場進化。

在研發課程時,她回想起自己如何從那個小個子不自信的女生,一步步發生蛻變:

自己怎麼成為美世諮詢公司的最年輕總監;

如何寫出一本豆瓣8.2分職場暢銷書;

如何拉上好友決心做一家靠譜的教育公司;

“我25歲,又窮又迷茫,混幾年就好?”:恭喜你,30歲會更窮

下載超級僱主APP,免費人才官幫你進行一對一指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