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2%的大学生存在“拖延症”,如何迎来真正的“时间自由”?

近日,#女大学生帮治拖延症一天5块#话题冲上热搜,阅读量高达2.6亿。评论区,很多网友都表示:“需要有人监督自己的学习”“这样贴心的同学自己也想要”......


97.12%的大学生存在“拖延症”,如何迎来真正的“时间自由”?


可以看到,当代社会,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拖延症的问题。《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结果就曾指出,97.12%的学生认为自己有或偶尔有“拖延症”。

表面上看,拖延症并不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前期看似玩得很开心,等到了deadline,就会被越来越紧迫的任务期限逼得喘不过气来。

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圈儿的大学毕业论文明明2月份就可以开始写了,却一直拖到了5月底。结果是拍毕业照的时候,舍友都在那轻轻松松地合影留念,我却顶着两个大大的熊猫眼,露着虚弱的微笑,时刻惦记着自己的半成品论文,太痛苦了!拖延症更像是麦粒肿一样的小病,虽不致命,却让你时刻疼痒。

97.12%的大学生存在“拖延症”,如何迎来真正的“时间自由”?


不过,拖延症并不是因为我们不能意识到任务的紧迫性,相反,很多时候,我们明明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却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有意识的拖延......

比如,每逢考试,圈儿的好友A同学很早就开始念叨着要早点复习专业课,然而,等到考试的前一天晚上12点了,她还在一边慢悠悠地玩手机,一边安慰自己,“再玩一会儿,就一下下,拖一会又能怎么样呢,明天的考试总会过去的。”

97.12%的大学生存在“拖延症”,如何迎来真正的“时间自由”?


这句话听着是没错,但是正如卢思浩在《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中写道的那般,“拖延和等待是世界上最容易压垮一个人斗志的东西。”

试想一下,第一个任务的deadline是周五,你在周四的晚上完成了,由此认为“反正最后一刻都能做完,等到最后一天做完不就好了吗?”

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这个任务拖一会,那个任务拖一会,当某一天,好几个任务的deadline撞在一起,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的时候,就会让人产生自我怀疑甚至于崩溃的心理。

97.12%的大学生存在“拖延症”,如何迎来真正的“时间自由”?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同学想问,拖延症可能会产生如此严重的心理问题,是不是意味着存在拖延症就需要及时就医呢?

其实不是的,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的拖延症都是选择性发作的。小伙伴们仔细回想下,面对想要的衣服包包、想吃的零食、想追的剧和爱豆、想打的游戏时,即使在忙的情况下,也要挤出时间去做。

而当面对着一本枯燥乏味的专业书,一项毫无头绪的任务时,我们才变成了那个令自己厌恶却没有办法改变什么的拖延症患者。某种程度上讲,我们拖延这项任务,不是因为我们不想立刻开始,而是因为我们内心深处对任务的认知是:“这项任务我不喜欢,不想完成”,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继续下去。

97.12%的大学生存在“拖延症”,如何迎来真正的“时间自由”?


如何避免拖延症,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圈儿从自己多年的拖延经历出发,给拖延症晚期的小伙伴们三点建议

一是:转变态度,调整“不喜欢”为“喜欢”。

战胜拖延症的第一步是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想法设法地创造自己对于未知的任务的兴趣点。

比如,不想复习一门专业课的时候,和暗恋的对象约定:“我复习完了,帮你复习”,一想到早点复习完,能获得和暗恋对象相处的机会,是不是顿时特别感兴趣。当我们喜欢上了这项任务,对待任务的积极性自然就上来了。

二是:理好框架,分解任务逐步降低难度。

摆正心态后,面对毫无头绪的事情,在无法快速实现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对任务进行全面的把控,并通过分解任务降低难度,从而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就感,以此激励着自己圆满完成任务。

比如,圈儿每次写稿子的时候,都会先确定好大致框架,再具体划分那个时间段完成哪个小部分,通过复杂任务简单化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三是:放下手机,认认真真地着手去做。

很多时候,即使我们已经分解好了小目标,却敌不过手机的诱惑,在不知不觉中就荒废了大半的时光,毁掉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自信心。

如果是上学的小伙伴,可以尝试着复习的时候把手机放在宿舍。在没有手机干扰的情况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这时候,学习效率特别高,圈儿当年高考就是这么过来的。

卡耐基曾说过:“不再拖延,不再忽视,因为我不可能重新来过。”最后的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在重要的事情上摆脱拖延症提高效率,迎来真正的“时间自由”。

文内图片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