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專升本院校重不重要?不是一本還有必要繼續讀嗎?

常言道“考得好不如報得好”,在大眾的普遍認知裡,院校專業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學生後期在校學習情況甚至是終身發展,但

為什麼這樣選、怎麼選、選什麼,就是小聚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話題。

一、好學校的標準在哪兒?

人們提升學歷是出於一種需求,但需求也是有層次的,不斷提高需求的過程就是印證“人往高處走”的過程,追求好的院校就是一種更高層次的願望,願望最終必將轉化為動力,驅使人們做出點什麼,比如定義好學校的標準、比如評判不同學校的好壞、比如對比學校進行選擇等。

然而評判學校好壞哪有那麼容易,以設施條件為標準太武斷、以師資力量、教學質量為考核太過複雜抽象,以分數線高低為標準又太片面;

最簡單的綜合考量方式還得是直接看學校的頭銜,男女老少有無文化都能參考,於是在專升本報考院校的過程中,一本、二本、三本就成了評定指標。

二、“本一、本二”是什麼?有什麼區別?

“一本”指的是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錄取批次為“本科一批”,也就是一本招生,“本二”也就是“本科二批”的簡稱。

一般情況下,一本二本是針對學校主體而言的,但實際上,由於學校的專業有強弱、冷熱之分,學校的優勢、熱門專業會歸納在“本一批”裡招生,而相對弱勢一些的專業會降低分數線,放在“本二批”裡招生,因此在同一所大學會出現本一和本二專業共存的情況

話說回來,對本科招生進行不同批次的劃分絕不是因為領導們吃飽了沒事幹,而是客觀事實證明,本一批次的院校專業在各方面的綜合水平更高,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使得學科專業度高,因此招生分數線設置更高,引來生源質量更優,又促使學科專業更好,良性循環。

三、專升本院校有哪些是本一,哪些是本二?

小聚在這裡以福建省為例(未提及的院校為“二本”):

廈門大學(985、211)本科一批 綜合類 廈門市

福州大學(211)本科一批 理工類 福州市

福建師範大學 (雙一流建設高校)本科一批 師範類 福州市

福建農林大學 本科一批 農林類 福州市

華僑大學 本科一批 綜合類 泉州市

福建醫科大學 本科一批 醫藥類 福州市

集美大學 本科一批 綜合類 廈門市

福建中醫藥大學 本科一批 醫藥類 福州市

閩南師範大學 本科一批 師範類 漳州市

福建工程學院 本科一批 理工類 福州市

廈門理工學院 本科一批 理工類 廈門市

閩江學院 本科一批 理工類 福州市

四、在職學歷提升糾結院校是不是一本 ,可以,但沒有必要

本一本二批次的劃分主要是針對統招全日制本科,在職學歷提升的同學選擇的是自考、網教、成考方式,屬於非全日制範圍,因此並不需要過分參考,並且根據近年來的趨勢,一本二本已經在逐步淡出統招的舞臺:

2017年23個省市高考取消三本招生(二本、三本合併錄取);

西藏統招時只劃分重點本科和普通本科;

海南一本二本合併為本科A批、三本改為本科B批;

2020年福建合併本一和本二為本科批...

同學們有報考好學校的想法、甚至是有名校情結都無可厚非,但小聚認為,參考的標準是需要進行一些調整的:

在專升本院校當中,除了本一本二的劃分方式,更應該被著重考慮的是普通一本、雙一流高校、211、985的劃分;按照學歷層次劃分,還能繼續延伸到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離開校園之後,除了二元制大專和報考研究生可以獲取全日制文憑外,其他學歷提升方式都屬於非全日制學歷,想拿名牌大學文憑的同學可以考慮福建省第一的廈門大學>>>《 》;

在職學歷提升報考院校一本與否並不重要,你是否真正想學點東西,是否真正通過文憑獲得了機會,這才是你學歷提升的核心所在。

你報考在職學歷提升的初衷又是什麼呢?留言區評論分享給小聚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