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相堂序》与揭阳历史文化

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信息学习、交流,非商业盈利用途。

《隐相堂序》与揭阳历史文化

《隐相堂序》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于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应同僚右丞相梁克家之邀,为揭阳县渔湖都京岗乡(今属揭阳市渔湖经济开发试验区)孙氏书斋撰写的一篇序文,虽然全文不足五百字,但在短短的篇幅里面,不仅涉及了朱熹在揭阳的活动,及与吴复古之间的交往轶事,朱门在揭阳的唯一弟子郭子从以及梁克家与揭阳京岗孙氏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是序文揭示了朱熹曾经拜访过潮州八贤之一的吴复古,此事正史、志书没有记载。吴复古(1004———1099),字子野,北宋揭阳蓬州(今汕头市升平区)人,一生无意为官,志在山水,宋神宗赐其号为“远游先生”,名重朝野,后来辞家筑远游庵于麻田(今属汕头市潮阳区灶浦镇)而居。这样一位文行显著,奇之士,深受朱熹推崇。所以,绍兴二十六年(1156)朱熹因公出差潮州时,曾经慕名前往麻田拜访吴复古。

《隐相堂序》与揭阳历史文化


二是序文指明了揭阳京岗孙氏的源流。从序文可以明确地看出揭阳京岗孙氏于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由江苏高邮南迁入揭;始祖孙乙首任重新设置的揭阳县令以及孙乙四个儿子的功名和所任官职,这为后世考证揭阳京岗孙氏的源流和修订谱牒提供了详实而又可靠的资料和有力的佐证。

三是从序文的记载可以看出梁克家与揭阳京岗孙氏之间的深笃交谊。梁克家,字叔子,宋代泉州晋江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2)时为秀才的梁克家游学来到揭阳,寓于渔湖都京岗村孙白之家长达七年之久,彼此结下了深厚的交谊,孙白还延请梁克家为家中子侄课读。绍兴三十年梁克家赴京参加殿试,高中状元,从此步入仕途,最后两度出任丞相。

《隐相堂序》与揭阳历史文化



四是序文还涉及到朱熹在揭阳的唯一弟子郭子从。郭子从,字淑云,南宋揭阳县渔湖都塘口村(今揭阳市榕城区梅云镇厚和郭村)人,是朱熹两个潮籍弟子之一(另一个为潮阳人郑南升)。绍熙年间(1190———1194),郭子从与郑南升同赴福建师从朱熹,其治学的细心和对理学的深刻体会,备受朱熹赞许,有礼经疑二十余条,见诸文公集中。郭子从学成回潮后,积极在家乡传播理学,扩大朱子学说在潮汕地区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