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縣引導幫助貧困戶在家門口掙錢

入冬以來,五溝鎮曹坊村就業扶貧車間格外忙碌,因為大家要加緊趕製一批即將發往外地的訂單。“每月能拿到一兩千塊,還能守在家人身邊,在這幹活心裡踏實。”在扶貧車間就業的貧困勞動者們這樣說。

為貧困群眾帶來穩定的就業崗位和收入來源,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脫貧舉措,也是濉溪縣推動脫貧攻堅工作、提質增效的一大著力點。今年以來,該縣針對不同條件的扶貧對象,採取開發公益性崗位、開展技能提升培訓、搭建就業平臺等方式,更好地滿足新形勢下扶貧對象多樣化、個性化、專業化需求,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濉溪縣積極開發基層公共服務崗位,針對16到59週歲貧困勞動者實際情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等中心工作,開發了保潔員、護林員、護路員、安保員等就業扶貧公共服務崗位。截至目前,公共服務崗位在崗2894人。考慮到貧困戶中有就業意願和就業能力但因年齡較大、通過市場難以就業的貧困勞動者,該縣還根據實際縣情和各鎮鎮情,自主開發了輔助性崗位,引導幫助他們在家門口就業。截至目前,輔助性崗位在崗2038人。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在身。濉溪縣緊緊圍繞精準扶貧要求,以貧困戶的需求為導向,開展不同工種的技能脫貧培訓,切實提升貧困勞動者的就業能力,激發他們的內生動力,努力實現“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截至目前,共開展技能脫貧培訓7期,培訓學員335名。家住四鋪鎮大曹村的張躍松夫婦倆都身患殘疾,但他們沒有自暴自棄、沒有怨天尤人,而是堅持用勤勞雙手創造幸福生活。在黨和政府的支持和幫扶幹部的幫助下,張躍鬆通過技能培訓提升了榨香油手藝,之後和妻子一起開辦了榨油坊。兩口子互相照顧、互相扶持,攜手走上脫貧致富路。

作為國家返鄉創業試點縣,濉溪縣充分依託小老闆培育工程,大力引導源自農民、紮根農村、長期與廣大群眾建立共享共贏魚水關係的“小老闆”積極參與精準扶貧,探索實施“小老闆+扶貧”模式,幫助更多貧困群眾通過就業實現穩定脫貧。2019年,全縣吸納貧困勞動者239人次,共發放企業吸納貧困勞動者補貼31.8萬元,為貧困戶發放崗位補貼14.99萬元。同時,鼓勵扶持貧困勞動者通過創業脫貧,對貧困勞動者自主創業的,初次創業成功並穩定經營不少於6個月的給予一次性創業扶持補助5000元。截至目前,已為36名貧困勞動者發放初次創業補貼18萬元。

為了大力實施就業脫貧工程,引領帶動更多企業吸納農村貧困勞動者就地就近就業,濉溪縣還大力開展就業扶貧基地招募工作。據縣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組織貧困勞動者居家就業或家門口就業的各類單位或實體,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村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農家樂等均可申請認定為就業扶貧基地,對就業扶貧基地吸納貧困勞動者就業並與其簽訂1年(含1年)勞動合同(勞務協議)的,按為貧困勞動者每月實發工資50%的標準給予用人單位崗位補貼,最高不超過500元。截至目前,共招募就業扶貧基地2家,吸納貧困勞動者25人。

“脫貧攻堅已進入全面迎檢的重要關頭,越到最後越需要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縣政府有關負責同志表示。2020年,全縣將進一步拓寬思路,創新就業精準扶貧新模式、新方法,努力打造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就業扶貧格局,為更多有勞動能力和有就業意願的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

濉溪縣引導幫助貧困戶在家門口掙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