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商河县75辆校车为4237名学生护航“商河模式”欲将在济南市推广

2012年国务院发布第617号令《校车安全条例》以来,“大鼻子”校车陆续投入交通不便地区,以确保学生上放学便捷、安全。但是,由于私人购买、运营校车,部分地区校车仍存在因人员、设备等问题的安全隐患以及管理、运营方面的乱象。2015年,济南市商河县引进山东省安馨校车服务有限公司,创造了“政府主导,公司化运营,部门监管”的校车运管“商河模式”。相对于安全隐患较大的私人运营,“商河模式”在控制成本,优化效率,接受监管等方面更为出色。如今,校车“商河模式”也将在济南市推广。

75辆校车为4237名学生护航

11月21日上午9点,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操场上冒起浓烟,学生们在驾驶员、照管员的帮助下捂住口鼻从应急门跑下校车,到安全地带集合;一旁,消防车、救护车也闻讯赶来……这是济南市校车安全应急演练观摩会的现场。

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应对校车自燃,现场还模拟了车辆侧翻、溺水、碰撞等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据了解,在商河县共有75辆校车,每天奔走在117条固定线路上,为4237名学生保驾护航,商河县第二实验小学5年级4班的学生孙浩楠就是4237人中的一员。

每天早上7点,孙浩楠的家人都会准时将他送到校车停靠的指定地点,上小学5年来,他一直乘坐校车往返家、校之间,“老师每年都会给我们进行安全培训和演练,教我们在乘坐校车过程中遇到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孙浩楠告诉记者。

校车司机要定期培训演练

每逢安全培训和演练,有一部分人会听得格外认真,他们就是长期奔走在乡村道路上的校车司机,负责白桥镇河南王中学小学部80名学生上放学任务的段寿强就是其中之一。

“村里的道路比较窄,有时错车都很困难。”段寿强告诉记者,如果遇到农忙路况则会更加拥堵,每逢这种状况,段寿强就会和照管员反复确认校车周边情况,小心驾驶、安排学生上下车,正是因为情况特殊,所以在每半月讲解注意事项的例会上,行车在乡村道路上的司机们都会听得格外认真。

据了解,每逢遇到司机难于处置的特殊路况,他们便会向公司反馈,“每到农忙或者高峰期,乡镇政府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就会在现场指挥交通,方便校车顺利、安全通过。”段寿强说。山东安馨校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维克告诉记者,如果接到司机的反馈,他们便会及时和交通等监管部门协商、沟通,以寻求解决的办法。记者了解到,校车、公司以及相关监管部门之间的无障碍、高效沟通、协调的结果,得益于政府主导、公司化运营、部门监管的校车运管“商河模式”。

校车“商河模式”欲将全市推广

目前,济南市辖15个区县,除未开通校车的济阳区外,其余14区县共有校车924辆,开通运行线路1784条,为427所学校的59547名学生提供服务。

“在前段时间调研过程中,我们对违规接送学生的校车进行了检查,并对违规情况进行了通报。”济南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杨庆杰表示,目前,有些地区的校车仍存在使用不达标车辆接送学生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查处一起,就要坚决处理一起,现在我们已经就此方面的事宜与公安部门进行了对接。”

针对校车的安全问题,李维克告诉记者,公司的维护保养科针对每辆车都制定了详细的维修保养方案;在行车过程中,线上智能化监控平台会对超员、超速等违规行为进行实时监测,公司巡查科的工作人员也会不定时、不定点地对校车进行抽查,“为方便政府部门监管公司,智能监控平台可连接政府监管部门,家长可以通过手机端掌握车辆运行情况,一旦发现司机有违规行为,我们将会对司机进行内部惩戒。”

据了解,现在商河县以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的方式,实现以政府主导、公司运营、部门监管的方式管理校车,除了避免个体车主车多人少监管难、安全意识淡薄、车辆技术状况难以掌控等风险,还可以实现将现有个体车辆平稳过渡到公司运营,目前,历城区、长清区等县区也正在通过类似方案实施过渡,校车运管“商河模式”也欲将在全市推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