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驅逐艦建在陸地上其戰鬥力有多強?能抵擋一個師的圍攻嗎?

蒙牛PK伊利


歷史小挖客說:蠻有意思的,二戰就這麼幹過,不僅是驅逐艦哦,而是戰列艦!直接把戰列艦搬到陸地上,還加上防空力量!我們一起來看看。

陸上戰列艦!

直接把戰艦的武器搬到陸地上,既能攻擊,又有裝甲防禦,這就能快速形成一個要塞嘛,看著象不象陸地戰列艦?如上圖,這種要塞最出名的,當數塞瓦斯托波爾的“高爾基1號”炮臺啦——直接搬來戰列艦上的52倍徑305毫米主炮,炮臺的結構也是從戰列艦的炮塔來而,而且由於裝在陸地上不受重量限制,裝甲更是厚達正面406毫米(一說是和戰列艦上相同,也是305毫米,如下面的結構圖),甚至也象戰列艦一樣給它配了防衛力量:有帶測距儀的指揮塔(下圖,被擊毀的指揮塔),3門高射炮和4挺高射機槍,還有5座配有1挺重機槍的混凝土碉堡。

實際戰果呢?“高爾基1號”在面對德軍的攻擊時顯示了驚人的戰鬥力:比如用68發炮彈就打散了“齊格勒戰鬥群”的進攻計劃。巨炮射程遠威力大,多次這樣打散了德軍的進攻!而防禦方面,憑藉203毫米的頂甲和防空火力,多次頂住了德國空軍的重磅炸彈。德國人拿它沒辦法,調來了著名的“多拉”大炮,如下圖,其它答主也都提到這種800毫米的巨炮,穿甲彈重達7噸(對比“大和”級主炮的炮彈,穿甲彈也才1.5噸),還有“卡爾”600毫米超重型臼炮。對轟的結果,“多拉”的射速太慢,炮彈太少,沒有什麼傷害,“卡爾”射程太短,根本難以近身。

最終“高爾基一號”由於長時間作戰,炮管磨損得不到更換,炮彈也消耗殆盡。就這樣勇敢的紅軍戰士把一包包的發射藥裝裡大炮近距離轟擊步兵,效果也不錯!但最後彈盡糧絕,堅守了大半年後,最終失守。德國人靠工兵爆破才最終炸垮了炮臺!炮臺指揮官最後被俘,隨即被處決。

戰後,蘇聯在這裡又重新修築了炮臺如下圖,仍然採用陸上戰艦的形式,採用了火力更強的3聯裝主炮塔!

終究是過時了

這次戰役中,“陸地戰列艦”顯示了自己巨大的價值。而且,全世界也不僅僅是蘇聯這樣做,美國也一樣,在菲律賓修建過這種“陸地戰列艦”——下圖的德拉姆堡,比“高爾基1號”更象“陸地戰艦”!而且美國人還把“亞利桑那”號戰列艦上的51倍徑127毫米艦炮運到瓜島,向夜襲的日本戰列艦“金剛”“榛名”開火,算是美日戰列艦的第一次“交手”吧,當然,這跟題目的意思想去甚遠了。

不過,到了二戰,戰爭就已經從以前的陣地戰變為運動戰了,無論“陸地戰列艦”也好,“陸地驅逐艦”也好,再堅固的要塞由於不能運動,在新的戰爭形式下最終淪為靶子。“高爾基一號”如此頑強,仍然被攻陷,美國在菲律賓修建的“陸地戰列艦”更是很快就被日本攻下,連戰績都很難查到。

最後結論

現代戰爭對“運動”和“機動性”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舉個例子,主戰坦克的機動性和運動能力相當不錯了吧?可一波波的“坦克”過時論從沒有消停過,其中理由之一就是不僅僅要有“戰術機動性”,還要有“戰略機動性”。主戰坦克太重,沒幾種運輸機運得了,所以難以很快被投送到重要的戰略方向!

就連現在的要地防禦,也更看重機動作戰來進行防禦,“陸上驅逐艦”如果不能機動,在現代戰爭中存活的時間可能非常短,還不如拿這個錢多買點能機動的裝備。“高爾基一號”如今還屹立在黑海邊,但也已經成為讓人參觀憑弔的“陸地戰艦”風景線。


歷史小挖客


這個不就是要塞嗎?而且只是要塞的一個部分。一艘驅逐艦上也就300-400人,這個在陸軍也就是一個營的兵力,而象驅逐艦這種動輒幾千噸的東西在陸地上是不可能機動的只能是固定不動。


這個是現在叫城堡了,實際上在軍事上這個東西通常叫做要塞。

要塞一般都在交通要道附近,在沒有使用火藥的年代就有,不過那時候的要塞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城堡,現在看著比較浪漫,但是當時那東西就是用來打仗的。
比利時的列日要塞,這個要塞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很有名。


這個是最終攻克列日要塞的功臣,420毫米攻城榴彈炮。
列日要塞的位置。

到了一戰以前,各國的要塞都已經把自己深埋進了地下。

在一戰之前和一戰後,上個世紀20-30年代,歐洲各個國家都在自己的邊界附近修築這種要塞工事,不過配備的人員可就多了,如果不算額外的駐軍一般都有一千多人。

這個還是比利時人修的艾本-埃馬爾要塞,在二戰時期這個要塞被德國人一天就拿下來了,德國人是利用傘兵從空中突襲了要塞,把守軍封鎖在地下,然後就是挨個用炸藥把要塞的洞口炸掉,不投降就把你們封鎖在地下。
這些是日軍在中國東北修築的要塞或者叫築壘地域,在1945年蘇軍出兵東北時,這些要塞基本上都是在幾天之內被攻破。
著名的多拉大炮就是對付馬其諾防線的專用工具。

蘇軍在東北也是大量使用重炮對付日本的要塞或者叫做築壘。
象多拉那種東西,蘇聯人沒有,不過這種203榴彈炮蘇聯人有的是。


這種要塞在二戰前的達到了頂峰,非常著名的馬其諾防線就是由若干要塞區而構成的,如果想驅逐艦裡邊那幾個人也就是要塞裡邊的一個防禦區或者是炮臺。像這種要塞在二戰中是什麼結局,大家都太清楚了,要麼是被繞過去,要麼就是被攻破,沒有一處要塞能夠頂住進攻一方的強大攻勢的。
等到佔領了要塞的表面陣地,這個東西就是派上了大用場,或者用老辦法把地下工事的出入口都炸燬把守軍封死在地下,至於進入地下工事和守軍打,這種無聊的事好的比較少。

對付地下工事內的守軍辦法太多了,尤其是佔領了要塞表面陣地,什麼毒氣彈炸藥包都可以用上,想要守住要塞就一定不能讓對方到自己的頭頂上往下打,一定要想辦法把仗打到地下工事的外邊去。要是表面陣地失守,地下的守軍頂不了幾天就會被消滅,或者被封死在地下。


有痰


這道題絕對是“神提問”!

驅逐艦在茫茫大海里、可以橫行霸道、可以說是“海闊任魚躍”在海里“打滾玩”都行。
這是一艘日本“冬月”級驅逐艦:艦長150.5米、艦寬18.3米、滿載排水量6800噸。

在海上可以不可一世、如果上了岸就是一堆等著挨炸的靶子。

這是一艘千噸左右的漁船
、在茫茫大海不過是“一葉小舟”、上了岸就顯得“膀大腰圓”……

一艘幾千噸重的龐然大物上了岸、什麼樣的道路和橋樑能夠承受它的重量通行?作為武器、機動性在哪裡?通過性怎麼實現?
美國曾經搞的超級重型坦克T95-重量達95噸


、機動性太差不了了之。
前蘇聯時期的“279”超級坦克項目、也因為機動性、通過性太差無奈放棄。

二戰時期德國“猛瑪象Mammut後改名M?usch

en老鼠重達188噸、膀大腰圓、行動緩慢、故障連連也是無奈的放棄了……
納粹德國時期研發的P1000超級重坦噸位達1000噸、長35米、寬14米、高11米配置8臺柴油機驅動……結果是太沉重了、沒有任何道路能滿足它的通行……怎麼玩?
還是納粹德國的超級怪物

P15000重坦採用6付履帶、多臺發動機驅動功率達16000馬力、根本就無法上路行駛。

千噸級的超級重型坦克都無法正常使用、跑不動、走不遠、武器系統再先進也是活靶子。

所以說:5000噸級別的驅逐艦上岸一樣是廢物一堆。


孔乙己亂彈


我就哈哈哈哈了!!!!

感覺上就是這樣的畫風了:

感覺是不是特別的怪異呢?

作為現代驅逐艦,火力僅僅是其先進特性之一,其高機動性和探測能力都是驅逐艦的主要特徵。

但是如果將一艘驅逐艦當作一個堡壘固定在陸地上,那麼這艘驅逐艦命運悲慘了。即便有射程2000公里的巡航導彈加持,有11管的近防炮保護,那麼這首驅逐艦也很難在戰爭中發揮任何效果。


反而會成為敵方炮兵和短程導彈的偷襲目標。


驅逐艦的人生在於茫茫大海,並且是在於多艘驅逐艦的機動配合。

多艘驅逐艦在一起才可以穩穩的保證海上一個廣大區域的軍事優勢。


反觀陸地作戰,如果固定了一個驅逐艦在陸地上,那麼敵人可以在射程外規避行動,這時,陸地上的鋼鐵炮樓也就只能乾瞪眼了。


再說一個師,一個師的兵力大約有1-2萬人,現代話的步兵師通常裝備了遠程火炮或進程彈道導彈,這些武器用來“圍攻”驅逐艦是沒有太大必要的,確切說的是——“點殺”,外科手術式的攻擊足以在地面上抹去這艘驅逐艦存在的任何痕跡。


軍武數據庫


不能

驅逐艦作為水面艦艇,其所有的設定都是為了水面作戰設計的,而其一旦放在陸地上,那麼它上邊的很多設備,將失去作用,甚至成為累贅,其作戰能力,遠遠小於同樣大小的一座堡壘。

那麼先來說說驅逐艦的弱點:

弱點1:甲板以下,巨大的船身。驅逐艦本來是水上的艦艇,其在海面上,因為浮力的原因,其船體在水中的時候,將有很大部分是沉入水中的,是在水線以下的。但如果在陸地上,這部分船體就是完全只是裝甲,沒有佈置任何武器,而且裡邊還裝置有各種艙室的活靶子。再加上這樣高高的把甲板架起來,又因為驅逐艦的主要武器,都在甲板上,這樣的佈置導致了大量的射擊盲區,對靠近驅逐艦的目標,無法實施有效的打擊。這一點幾乎就是致命的。

弱點2:武器配備不合理,驅逐艦的武器是為了海戰設計的,其配備對於陸戰來說,是極為不合理的。按一般驅逐艦的配備,直升機一架,因為是海戰需要,一般是反潛直升機而非陸戰用的武裝直升機。有可以反艦或者防空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一般裝備前艦炮一門,有的裝備有宙斯盾的防禦系統。這樣的武器,一般用於海戰反潛、反艦和防空的,對於陸戰可以說存在很大缺陷,比如艦尾也就是直升機庫位置,幾乎就沒有武器防護。

那麼怎麼對付驅逐艦呢?先假設周邊都是平地吧,如果是有地形掩護,驅逐艦更沒有反擊的餘地了。

這樣一個活靶子,對付的方法就太多了,首先對驅逐艦進行遠程的炮擊。驅逐艦雖然有反艦導彈可以反擊,但因為他本身不能動,只要炮兵陣地足夠分散,一輪炮擊基本就可以癱瘓驅逐艦的所有反擊能力。

畢竟驅逐艦的指揮室,雷達,這些都在甲板以上,艦炮,直升機起降甲板也是,只要一陣覆蓋式炮擊,對火控雷達一類的進行損壞,驅逐艦就基本沒有了反擊的能力。

然後的方法就很多了,最簡單的就是不在乎剩下的反擊能力,以步兵戰車同時從各個方面進行突進,最後靠近驅逐艦安放烈性炸藥。最終是徹底炸燬還是攻入都很簡單。

其實這麼來說一下吧,可能就很好理解了:

世界上目前最先進的萬噸大驅,大概也就是200米左右的長,30米左右。

也就是說,這就是一條長200米,寬30米,佈置了一些導彈火炮,一架直升機的防線。更離譜的是這樣的防線,還幾十米的高度,擺著的靶子。

而且是驅逐艦的裝甲厚度,遠低於同等級堡壘可以搭建的混凝土的厚度。

這樣的防線,遠遠低於一般的市鎮上建立的防線,人家有地道,有縱深,有交叉火力點,有輕重武器掩護,就這樣的,都很難抵禦一個師的進攻,何況驅逐艦。


葉飄刀


我們知道,驅逐艦作為當前主要的海戰裝備,其艦載設備大致由雷達電子設備和武器系統組成,其中根據任務功能有可分為,對空作戰、對海作戰、反潛作戰以及對陸打擊四大板塊。驅逐艦由海上陸後,諸如搜潛攻潛、對海突擊等很多作戰功能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性,所以艦載雷達電子設備以及武器系統都需要進行相應的更改,只需要保留防空反導和強化對陸打擊兩大板塊即可。

同時,驅逐艦成為堡壘後,艦艇基本佈局可以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改進,比如拆除比必要的設備,拓展甲板空間面積,去掉原有的動力系統以及排氣裝置,如此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艦載垂髮系統單元數量,這也就意味著可以攜帶更多的導彈,從而強化防空反導和對陸打擊的火力持續性。

上述理論上即是如此。但實際操作中問題就出來了。在火力體系構建上,驅逐艦的武器系統主要以超視距作戰運用為主,除了防空系統還可以保證火力的銜接性之外,艦載導彈打擊地面目標顯得有些遠了,而且近距防禦能力又明顯不足。舉個例子,用昂貴的導彈系統打擊幾百公里外的坦克,撇開性價比問題不說,全艦的導彈可以打多少移動的裝甲目標?一旦裝甲部隊機動到驅逐艦周邊,以2000米為依據,那麼艦載武器除了近防炮和機槍還有什麼武器可以運用呢?

再看第二個問題,艦載多功能相控陣雷達的眼睛在陸地連綿不絕的多山環境下,眼睛能看多遠?畢竟海洋和陸地在地形上還是有很的區別的,海洋雖受地球曲線的影響,但將雷達安裝到一定高度,可以保證幾百公里的探測距離;但是上了陸地後,尤其是複雜的地形環境下,當前陸基雷達大多部署在山頂等制高點上,從而保證雷達的探測距離。按照這一邏輯,是不是要將驅逐艦搬到山頂啊,只有滿足雷達基座的高度方可保證探測以及武器制導等正常運轉。

第三個問題,當前驅逐艦的裝甲厚度最厚也不到10CM,要知道現在的裝甲部隊使用的穿甲彈早都普遍超越了這一水平,像坦克的穿甲能力2000米距離上達到了600mm以上,如何應對傳統裝甲部隊的直射火力攻擊都是個很大的問題。怎麼攔截?用近防系統進行攔截嗎?看看就可以了,別多想。

最後再來看看一個師的兵力編成,當前國際上師級部隊一般固定編額在1-2萬人之間,對於裝備的配置,有“萬人千車、千人百車”的說法,一個師級部隊坦克裝甲車輛的總數在200多輛以上,另外還有一些各種火炮以及反坦克導彈等,想要防禦一個師的部隊進攻,有點難上加難。現在陸地建造驅逐艦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嗎?不言而喻。


鷹鴿分析


歷史上還真的存在陸地上的巨型火力平臺,而且是可以移動的,二戰時期,蘇聯曾經有過裝甲列車。現在俄羅斯也疑似有導彈的鐵路發射平臺。這個大概是在陸地上最接近大型戰艦的火力平臺了。


punkfox


額,想法很怪異但是不是個好辦法。

現代驅逐艦可不是以前的戰列艦皮糙肉厚的,現在的驅逐艦鋼板就10mm左右,隨便來個導彈就打穿了所以它不是重甲。

驅逐艦本身攜帶有防空導彈,你在佈置四座也只是錦上添花而已,並不能徹底的提高驅逐艦的防禦能力,而且軍艦放在陸地上不是活靶子嗎?

陸地上移動快防禦高火力猛的主站坦克都損失巨大,別說小小的一個基地了。如果放在以前堅固的工事是一個很好的防禦措施,但是在現代戰爭中堅固工事的存活率是堪憂的,二戰時期美國在菲律賓周圍海域不就有一座水泥的“戰列艦”,這種東西在二戰的時候基本上是不好打的。

但是放到現在導彈都能從炮眼裡飛進去,再來一發雲爆彈把周圍氧氣燒光,你在堅固的碉堡裡面的人窒息死了你就是廢了,所以軍艦放上來不適合現代戰爭,現代戰爭要求快打快撤一個炮兵陣地的存活時間不會超過十分鐘,更何況還是陸地上不能動的驅逐艦。



李曉偉


要想判斷出一艘驅逐艦能否抵擋一個師就要說說這兩個方面的武器裝備和人員。現在的驅逐艦主要武器是艦首火炮一門,速射型的,一門炮能頂得上一個炮兵連,另外就是防空導彈,可以對付戰鬥機,直升機,反艦導彈要看什麼型號,不過打急了也就不管那麼多了,照打不誤。驅逐艦還有反潛導彈,就當是火箭彈用了,魚雷也是驅逐艦的標配武器,這個留著自殺用,防空速射炮打輕型裝甲目標夠用了。至於驅逐艦上的直升機也不用反潛了,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當然驅逐艦上也有對陸打擊巡航導彈,不過打遠不打近,數量也不足。以上是驅逐艦上的武器裝備,下面我們看看步兵師有什麼武器裝備。


步兵師的裝備千差萬別,和國力有關係,不過即便是摩托化步兵師也有低(地)炮團,高炮團,坦克團,步兵中也有一堆火箭彈之類的單兵打擊武器。而機械化步兵師就厲害了,坦克裝甲車輛是標配,自行火炮、火箭炮、武裝直升機、導彈樣樣俱全。驅逐艦上了陸地就等於失去了機動能力,驅逐艦人員為不過100多人,單兵武器遠遠不能和步兵比,訓練也不如步兵,等於是外行和內行打,處於劣勢。驅逐艦的後部是一個火力死角,導彈打步兵不好使,也太浪費了,有一堆火炮坦克等著你打,在炮火、坦克的掩護下步兵就能解決問題。



驅逐艦上面的彈藥都是有數的,驅逐艦的火炮數量就一門,面對四面八方的武器怎麼能扛得住,又不能移動,等著捱打,估計步兵都看熱鬧就行了,火炮的幹,就是圍而不打驅逐艦最後也餓死。更重要的是驅逐艦根本就離不開水,驅逐艦的發動機冷卻也是需要水的,沒水發動機就不能工作,不能工作就沒電,電都沒了武器裝備,雷達,也就沒用了。所以,驅逐艦上陸是有的,不過不是打仗而是維修。驅逐艦上陸就等於是魚兒離開了水,不用動用一個步兵師去打,它自己就廢掉了。⬇️就像這樣
⬇️還有這樣


這還用打嗎?


兔哥42928


看艦是什麼艦,師是什麼師。如果是滿裝備的055,碰到了沙特的僱傭兵師。估計出發都不用動,艦炮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