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电视剧《少帅》曾风靡一时。这部电视剧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民国时期真实的历史。不过还有一部分与真实历史有不少差距。

“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张学良

我不认识《少帅》的编剧,所以不知道他与郭松龄是什么关系,为何要如此“美化”郭松龄,并且把姜登选人物设定的如此无能。

虽然不知编剧是何居心,可能是因为姜登选没能活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吧,也没能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以为没有人为他们“伸冤”,就恶化这类“小人物”。

既然是讲历史,就要讲良心。你不能欺负我们愚昧不是?历史明明是这么评价他们的:

在张作霖帐下,姜登选与李景林、 韩麟春、张宗昌、郭松龄并称五虎将!这五虎将品行不一,性情各异:

韩麟春有智谋,而不拘小节;

李景林多才艺而好大话;

张宗昌粗鲁放纵无规矩准则;

郭松龄机敏狡诈而城府颇深。

独姜登选豪爽轻财,和蔼可亲,能与士卒共甘苦,重义而轻利。

“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姜登选

既然说到这里了,有兴趣明历史的朋友们不如了解一下真实的姜登选与郭松龄吧。

姜登选于1880年出生于一个农业兼商业的富裕家庭。年少时有志问学,在认识到富国强兵路线的必要性后,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军人的道路。

1903年,姜登选官费赴日本留学学习军事。其间受黄兴、宋教仁的影响,于1904年参加了“同志会”,次年参加了孙中山在日本组织的“中国同盟会”。

姜登选成为中国早期同盟会成员的时间比郭松龄早了5年!

要知道郭松龄于1910年,经方声涛、叶荃的介绍才加入新军同盟会,成为同盟会早期成员之一。

“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郭松龄

一、一同起步,却天差地别

早期,郭松龄与姜登选两个人都跟随于朱庆澜。

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爆发,四川总督赵尔丰被迫下台。朱庆澜在成都被拥立为四川军政府副都督,姜登选被推荐任四川军政府参谋总长,却固辞不就任。郭松龄却以通匪嫌疑被撤销了营长职务,后在朱庆澜的恳求下才恢复原职。

武昌起义后,川籍将领鼓动地方军队发动兵变,朱庆澜与客籍将领被迫离开四川。姜登选与郭松龄两人也跟随朱庆澜退出四川,回到奉天。

1911年,恢复营长一职的郭松龄,在回到奉天后参加了张榕领导的联合促进会密谋起义,但遭到清政府当局逮捕,欲处以斩首之刑,后经韩淑秀冒死拦截刑车,述说郭松龄是其未婚夫,返回奉天是为举行婚礼,从未参加革命党,才获得释放。郭松龄与韩淑秀结为夫妇。

“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只能用下电视剧的图啦)

1912年,姜登选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教官。

1913年,任贵州陆军第一师参谋长。同年11月,朱庆澜到黑龙江任职,姜登选署黑龙江督军公署参谋长。12月,获授陆军少将衔。

而这一年秋,郭松龄才考入中国陆军大学。

1914年6月,姜登选任镇安右将军行署参谋长,辅佐朱庆澜。同年5月,朱庆澜被许兰洲逼迫下野,姜登选亦随之下野。

1916年,朱庆澜任广东省长,姜登选随任补佐。

直到1917年,郭松龄才任职于奉天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

“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少帅张学良

二、共入奉系,方式却大不一样

也就是在这一年前后,两人开始为奉系工作。郭松龄任教官期间结识了张学良,从此平步青云。

经张学良的推荐,郭松龄被张作霖委任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1921年,张作霖又委任郭松龄为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领导的第三旅组成司令部。

而姜登选是一步一步扎扎实实打出来的成绩。

1917年,朱庆澜辞去广东省长职务,姜登选随之辞职。辞职后,姜登选进入奉系,归属于张作霖。

1917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奉系败北,姜登选亲自上阵,率工兵建造防线,支援奉军撤退,受到张作霖的好评,被任命为奉军训练总监、东三省陆军整理处副统监等职务。姜登选积极投入到奉军的重建和精锐化工作中。

“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姜登选、韩麟春任镇威军第一军军长,张学良与郭松龄担任第三军的正副军长。

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张学良、韩麟春的正面战场一直没有突破,得知姜登选、韩麟春所面对的九门口战区敌对势力薄弱后,张、郭率部前往九门口。

按理说,在九门口姜登选部队为主力,可郭松龄非要独揽大权,甚至怀疑姜登选所部陈琛旅不听调遣,欲将之正法。姜登选为他辩解,郭松龄竟然不理。直到后来张学良跪述于郭松龄之前,痛哭失声,郭松龄才免陈琛死罪。

此后,姜郭二人更不能相容。然而他们同样认为应该裁军以休养民力。因此,他们向张作霖、段祺瑞进言,但未获采纳。

“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电视剧截图

1925年11月22日,郭松龄在滦州起兵,同时杀害了姜登选,发表反奉宣言。

26日,张学良在秦皇岛通过日人顾问仪峨与在滦州的郭松龄身边的日医守田福松电话联系,要求与郭面谈,遭郭松龄婉拒。27日,张学良给郭写了一封亲笔信,日医守田到昌黎将此信转呈郭松龄,信中写道:

茂宸兄钧鉴:

承兄厚意,拥良上台,隆谊足感。唯良对于朋友之义,尚不能背,安肯见利忘义,背叛家父。故兄之所谓统驭三省,经营东北者,我兄自为犹可耳。良虽万死,不敢承命,致成千秋忤逆之名。君子爱人以德,我兄知我,必不以此相逼。兄举兵之心,弟所洞亮。果能即此停止军事,均可提出磋商,不难解决。至兄一切善后,弟当誓死负责,绝无危险……学良顿首。

信发出后,仍然没有回音。

“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1925年11月27日,张学良第二次派仪峨与守田接触,希望郭松龄先行停止军事行动,有什么要求尽可以磋商。

郭松龄这次有了回复,提出下列停战条件:

(1)山东归岳维竣;

(2)直隶归冯玉祥;

(3)热河归李景林;

(4)郭回奉执政,统掌东北。

至此,郭松龄反奉之目的已然明朗,他要独自掌控东三省,以实现其改造东三省之目的。张学良感到劝说郭的工作完全失败,不再对其抱有幻想。于是,派飞机在郭军上空投撒传单,揭露郭松龄盗用自己名义倒戈反奉,谴责其忘恩负义。

12月24日郭军大败,郭松龄与夫人在新民县一个农家的菜窑里被奉军逮捕。

25日,被押至辽中县老达房后,郭松龄与夫人韩淑秀被枪杀,张作霖命令曝尸三日方可收葬。

“大仁大义”郭松龄,为何电视剧美化他?为何智者都嘲讽他?

姜登选

郭松龄兵败,韩麟春亲自为姜登选迁坟至原籍厚葬。当开棺时,只见姜登选的遗骸双手绑绳已松,棺内木板遍布爪痕。原来,姜登选被枪击,其实并没中要害,而是被闷死在棺中。见者无不垂泪!

后有评价:

姜登选性情刚毅果敢,待人诚实,为官清廉,不唯荣利,治军严明,平易近人,为驻地军民及家乡人民所怀念。

参考资料:《南宫市志》;李军——《近代史研究》;田闻一——《老帅与少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