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被譽為“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為何在19世紀甚為虛弱?

如果回到19世紀前期的歐洲,問一問歐洲人對沙皇俄國的印象,他們一定會將俄國描繪為一個實力強橫、不可一世的北方巨熊。這隻巨熊隨時準備著向它西部的歐洲國家們揮舞爪牙,將自己的霸權推向它能達到的最遠之處。

18世紀被譽為“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為何在19世紀甚為虛弱?

葉卡捷琳娜二世女皇,她治下的俄羅斯被稱為“歐洲憲兵”

在18世紀後半葉,葉卡捷琳娜二世依靠著彼得大帝打下的底子以及自己的一系列改革,不斷向四處擴張。在黑海地區,奧斯曼不斷失去土地,克里米亞汗國被徹底吞併,在歐洲,曾經經歷過輝煌的波蘭被瓜分。到了19世紀,俄羅斯的鋒芒更加勢不可擋,拿破崙的遠征敗給了沙皇俄國的軍隊與天氣,這成為拿破崙帝國的轉折點。在拿破崙戰爭的末尾,亞歷山大一世率領著規模龐大的俄羅斯軍隊從俄羅斯出征,走過波蘭、走過德意志、走過萊茵,最終到達巴黎,途經的各國無不因為俄軍的強大而感到震撼。

18世紀被譽為“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為何在19世紀甚為虛弱?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拿破崙帝國的覆滅將他的威望推到頂峰

實際上,當時的歐洲不乏可以與沙俄抗衡的國家,普魯士與奧地利會在中歐擋住這隻巨熊的進攻,長期作為歐陸霸主的法國可以依靠其充足的人力與動員力與沙俄纏鬥,作為離岸操控手的不列顛帝國則可以依靠其強大的海軍實力阻斷對沙俄的海外貿易。但是,即使如此,沙俄的強大仍是不容置疑的。

但是,隨著時間的演進,這個不可一世的國家在19世紀後半葉表現卻如此丟人。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證明了俄羅斯的外強中乾,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的落後導致俄羅斯的生產力、運輸力、軍事能力皆落後西歐列強;國內缺乏大型國內企業,反而有大量外國資本,導致國家經濟發展嚴重依賴於外資。

18世紀被譽為“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為何在19世紀甚為虛弱?

克里米亞戰爭暴露了俄羅斯的羸弱

這種落後的根本原因是工業發展的落後。工業水平低下,導致無法生產出大量用於貿易的商品,在貿易方面便遜人一籌。冶煉技術與產量低下,這使得俄羅斯在武器與艦隊的生產中遇到困難,軍事上也不如人。製造業的落後還導致船隻、鐵路、火車的生產出現阻礙,大大影響了俄羅斯的運輸能力與機動力。

俄羅斯的工業發展之所以緩慢,主要有兩點原因: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俄羅斯根深蒂固的農奴制基礎。農奴制不僅僅是一個視人如草芥的不人道制度,其對經濟發展的阻礙作用也相當引人注目。在農奴制下,農奴被束縛在土地之上,不能長期離開,這就導致佔國家人口大多數的農奴群體無法來到城市從事工業生產。工業部門極度缺乏生產力,產品產量必然大量減少,這樣的話,資本家很難積累起足夠的利潤,用於產業擴大。

18世紀被譽為“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為何在19世紀甚為虛弱?

沙皇俄國的農奴

而且,在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後,長期以來農奴制積累的弊病也繼續作為工業發展的阻礙。農奴長期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這導致俄羅斯勞動力質量極差。

其二、俄羅斯的貴族對資本主義不感冒。縱觀英法的工業發展歷程,其最早的有力推動者都與大貴族階級脫不開干係。雖然貴族階級經常被視為工業發展的阻礙,但實際上在早期工業化,啟動資金十分重要,而各國之中也只有擁有的大量財產與社會地位優越的貴族才擁有足夠的啟動資金。英國的貴族在近代早期開始廣泛從事商業,18世紀時已經很好的與資產階級融合,法國的貴族在法國大革命之後也與資產階級合為“權貴”階層,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18世紀被譽為“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為何在19世紀甚為虛弱?

英國貴族是資本主義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然而,俄羅斯的貴族對於工商業的發展並不感冒。這與沙俄長期以來的君主專制傳統有關。自16世紀的伊凡雷帝開始,一切社會階層的權力都滿滿被沙皇剝奪。這導致俄羅斯的民間力量十分薄弱,各階級缺乏進行工業投資的資本。而且,彼得大帝要求俄羅斯貴族必須參加軍隊才能繼承爵位,雖然此規定在之後的歷史中 慢慢放鬆,但這項命令仍然令俄羅斯貴族群體形成一種好戰的氛圍:比起從事經營活動,貴族更喜歡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18世紀被譽為“歐洲憲兵”的沙皇俄國,為何在19世紀甚為虛弱?

彼得大帝

以上便是俄羅斯工業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