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為什麼?

先鋒阿慶


何為兵家必爭之地?說白了就是對兵家有重大價值的地區,要麼它能給軍隊提供易守難攻的雄關,要麼它能夠給大軍提供便捷的進軍通道,要麼它能給戰爭機器輸送大量的兵馬和錢糧。從這個邏輯來看,似乎整個中國的不少城市都能夠沾上一兩點,可稱之為兵家必爭之地,但是呢,由於各個城市的先天優勢不同,所以這個兵家必爭之地跟三甲、二甲醫院一樣,也是分等級的,今天就跟大家講個比較典型的“兵家必爭之地”。



徐州

可能不少人在宏觀的地形圖上都看不出徐州的戰略價值,這也難怪,畢竟徐州所在的地區乃是一馬平川的華北大平原,地理結構比較簡單,甚至可以說是四戰之地,又怎麼能稱得上是“兵家必爭”呢?

其實,徐州是中國極少的能包羅古今兵家地理優勢的城市。

將地形圖按比例放大,你會發現這個地方雖然是位處平原,但是卻是群山環抱,而且山的平均海拔都不高,並且水系複雜河網密佈,同時具有著平原和山地的雙重優勢,也就意味著這裡不僅適合大軍團進行決戰,還能夠據憑藉地利打伏擊戰。從先秦時期的史料來看,裡面記載著曾經的徐州城擁汴水、泗水之河道,環繞群山,也是座易守難攻的城池,由此可見,當年的楚霸王定都彭城並不是沒有考慮到地理因素的。


徐州,包括所在的黃淮地區也是歷史上最早出現中華文明的區域之一,這裡一直是封建王朝的經濟重心,不過之後也因黃河氾濫問題一度阻礙了發展,南宋時期,趙氏政權衣冠南渡,將中國經濟重心轉移到了南方,再加上黃淮氾濫(不乏人禍因素)導致了黃淮地區整體發展滯後。但是歷朝歷代的恢復工作並未終止,使得這裡出現了再度繁榮,一直是我國豐富的糧產區和充裕的兵源區,以及重要的稅賦重地,時至今日,這片地區的人口密度和糧食產量也是相當可觀的。

最為重要的是,徐州位於中國南北要衝地帶,蘇魯豫皖交界核心位置,不僅離四省的政治中心(省會)距離相近,還和歷代王朝的政治中心(國都)距離相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所以得到徐州就擁有了任意向南、北、西路進攻的主動權,讓防禦者防不勝防,而無論是哪一路得手,得到洛陽、北京、南京的任意一城,都會產生不小的政治影響。尤其是在古代南北政權對峙時期,一方得此地屯駐重兵,進可攻,退可守,足以立於不敗之地。

古代戰爭主要是以控陸為主,近現代戰爭主要是側重於控海空,而徐州的地理位置相對於漢中、西安、襄陽等傳統陸戰戰略要地,則在近現代戰爭中更顯兵家優勢。此地足以控扼海陸空三軍,關乎到中國東部的國防安全,連雲港、日照、青島、煙臺的海空防基地的得失很大程度上繫於徐州供給的強弱快慢,所以徐州的交通發展不僅是利於民用方面的,更有軍事層面的戰略意義。


納蘭談史


中國上下五千年,歷經朝代更迭,大小戰事不斷。這當中就有一些城市,因為其在軍事戰爭中的重要性,成為了是古往今來“兵家必爭之地”,也爆發了決定一國命運的大戰。

那什麼樣的城市才能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呢?首先這個地方的戰略位置得非常重要:易守難攻,或者是進攻一方的跳板,一旦掌握或者失去,那麼就變得非常容易扭轉戰場的整個局面。同時城市必須得具備經濟發達,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糧草充足。通過這兩點在中國地圖上找,有個城市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兵家必爭之地:徐州。

徐州歷史上的戰役

歷史上,在徐州這片土地上發生的戰爭就有四百多場,比較有名的是:三國時期曹操打敗陶謙,從此一路高歌猛進。宋朝岳飛大將軍與金國在此血戰,當勝利向宋朝傾斜時,岳飛被莫須有處死。最近一次在徐州的戰爭就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雙方參戰人數超過百萬,這場戰役可以說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犧牲最重,殲敵數量最多,政治影響最大、戰爭樣式最複雜的。

徐州的戰略位置

徐州以前叫彭城,從統計上學來講,幾乎每過十年,徐州這裡就要發生一次戰役。可見徐州這座城市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要地。

  • 地理位置。

東晉人評價徐州“彭城之得失,輒關南北之盛衰“。可見古人就對徐州有著高度評價。因為徐州從中國地圖上來看,出於北京與南京的中心,它同樣也是南北的分界點,所以江蘇南部的富饒離不開徐州作為北方的天然屏障。它是整個中國的交通要道,向北可以控制華北平原,向南可以攻打富裕的江南,向西便可以進軍中原腹地,向東還可以有港口作為退兵的道理。或許有人會有疑惑,徐州也是平原,它怎麼能算地理位置非常好呢?因為它四周被山環繞,易守難攻。

  • 交通便利。

現在中國的大大小小的鐵路幾乎都是從徐州進行交匯,古時候也是一樣。古代不像現在有電話、電視能夠了解全世界的新聞。以前都只能靠馬來傳遞消息,也就是驛站。徐州的利國鎮在古代就叫利國驛,這就說明古代的掌權者就知道徐州這個地方的交通便利性。除此之外,徐州的南面是揚州,而揚州是南京的門戶。南京我們都知道六朝古都,所以徐州應該就算南京政權的門戶。同時離中原門戶洛陽也不遠,本身也就是中原的東門戶,北面靠近山東,因此如果由南向北經徐州到山東之後,那可真的是一馬平川,交通何其便利。

  • 物產富饒。

徐州有非常豐富的礦藏:鐵礦和煤礦。而冷兵器時代,誰能掌握了徐州就可以就地取材,以煤礦鍊鐵礦,這也是徐州非常重要的軍事實力。而且徐州因為交通便利,往來商人,人口都比較密集,戰時徵兵也是非常便捷。同時徐州雖然屬於江蘇的北邊,但仍然屬於魚米之鄉,糧草非常充裕。試問,手中掌握著礦藏、人口及糧草,戰勝率是不是也高了幾分?

可以這兒說,南方政權要想北上擴大地盤,必須先奪江淮地區,形成有效的防禦體系,然後打下徐州,緊接著可進可退,西攻中原腹地,亦能繞道山東,同時還能借著徐州周圍的山進行防備,所以徐州是兵家必爭之地毋庸置疑。


歷史每日說


1.

武昌,因兩湖地區對東南地區有高屋建瓴的優勢,又因武昌扼守長江,是僅次於襄陽的兩湖重鎮,所以,武昌當之無愧成為兩湖與東南博弈的焦點。三國時期,孫權攻取武昌,隨後奪取了荊州西部,實現了全據江南、三分天下的目的。

2.

漢中,位於今川、陝、鄂諸省的交界處,是四川的北大門。三國蜀、魏交兵,蜀軍佔領漢中之地,進可作攻魏的跳板,退可為據守四川的屏障,成為蜀漢政權能夠長期偏居一隅的有力保障。漢中之劍閣道是修建在大、小劍山峭壁間的棧道。該地兩崖夾峙,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封地就是巴蜀之地。後來劉邦兵出陳倉,一舉佔領關中。三國時期劉備曾經和曹操在漢中血戰一場,如果曹操佔據漢中,那麼西蜀無險可守。南宋初期,金國鐵蹄踏遍大好江山,西路軍一舉攻下了西安。幸虧南宋死守著漢中,漢中一失,整個四川就盡落敵手。

3.

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有“五省通衢”的美譽,是古代重要戰略位置。徐州,位於今天的江蘇省西北部,古時候也叫彭城,有兩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是中國歷史上毫無爭議的“兵家必爭之地”。徐州可比作一位巨人,站在一個制高點,可督蘇魯豫皖四省。徐州是中國東部的“腰眼”,是中國南北的“咽喉”,均屬要害位置,適宜兩軍決戰。所以,除了河南之外,徐州是中國古代戰爭的必爭之地。

4.

自古以來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欲得天下,必先取中原”等說法,表明中原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且排在首位。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指今河南一帶。河南是戰略要地,東西南北的貫通樞紐。河南物產豐富,佔據了這裡,就會取得極為重要的戰略支撐點,就有了稱霸天下的基礎。

5.

縱觀中國歷史,一般“厄某地之咽喉”的關隘、“兼有政治和經濟雙重目的”的城池以及港口都會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況且在中國歷史上,因地理條件而受到影響的軍事與戰爭的例證也是不勝枚舉。首先,從大處著眼,比如中原王朝為什麼要在邊境上修築長城以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在周邊民族大規模入侵中原時,雙方又為什麼常常會以秦嶺、淮河為界。為什麼山西高原、關中地區、四川盆地、江南一帶、福建區域乃至嶺南地區經常會出現軍閥割據。

6.山西是個多山的省份,屬於黃土高原,東有太行山脈,西有呂梁山脈,南有中條山脈,北有陰山餘脈和恆山,中部有太嶽山脈。此外,還有五臺山、洪濤山、系舟山等。黃河奔騰縈流於西面和南面。山西境內山嶺起伏跌宕,溝谷縱橫交錯,山間多陷落盆地和河流切穿的溝壑深谷。地理形勢所決定,山西關隘眾多,在歷史上,也成了兵家必爭之地。這裡的關隘險阻也是最多的。比如娘子關、雁門關、孟門關、殺虎關、汾陽金鎖關、風陵渡、平型關等等。山西是中原王朝抵禦草原政權的前沿,其中燕雲十六州就有四州在山西,可見其重要性。






洋蔥頭008


徐州

首先,徐州是戰略交通樞紐。

華北平原的一大半是在黃河與長江之間,中間被淮河分開。

黃河與淮河之間自古就有多條天然水道相連接,再加上人工運河,就成了當年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淮河與長江之間雖然沒有天然水道聯通,但藉助於一代代的人工運河工程,也實現了聯結。

這就使得黃河、淮河、長江,共同構成了一個緊密的戰略要區.黃河與淮河的聯繫,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要遠比淮河與長江的聯繫更密切、更重要。

徐州在南宋黃河大改道之前,既是陸上驛道的樞紐,又是水運的樞紐,聯通黃、淮,東臨大海,西接中原。南北朝隋唐時代尤其重要。正如嚴耕望前輩指出的那樣,當時海岱之間有兩條最重要的軍事幹線,西線以彭城(銅山)為樞紐,東線以下邳(邳州)為樞紐。二者既控制陸上交通線,又控制水上交通線。彭城是泗水、汴水(古猚水)的交集,下邳是泗水、沂水的交集。銅山、邳州至今仍是徐州下屬區縣,可知徐州正當要衝。三國名將呂蒙說徐州是“許、洛襟要”;南北朝時王玄謨說“彭城要兼水陸”。都是立足於此。

誰控制了徐州,誰就掌控了這個戰略交通網。是北上黃河、南下淮河、西出中原的樞紐。

其次,徐州又是一個重要的資源控制點。

直到北宋時期,徐州地區都是非常重要的農業產區,“良田十萬餘頃,水陸肥沃”。又有優越的水利環境,“足以溉灌”,“興置屯田,資糧易積”。直到北宋時期,這裡依然是“土宜菽麥,一熟可資數歲”。而且民風彪悍,長期是優質兵員的提供地。在農業文明時代,有土有田,有糧有兵。是資源競爭的必爭之地。

曹操就是看透了這一點,所以利用劉備、呂布、袁術、袁紹之間的矛盾,以徐州爭奪戰為焦點,聯此制彼,逐個擊破。在海、黃、淮之間,屯田養士,奠定了霸業的基礎。最終打敗河北袁紹,成為漢末群雄中的No.1。

第三,徐州城本身長期是戰術攻防要點。

“彭城險固,繇來非攻所能拔……為必爭之地。”

——南梁·顧野王

南宋之前的徐州地區,外圍地勢起伏較大,多山、多河流,非常適合打防禦戰。徐州城本身更是堅固無比,是黃河與淮河之間最重要的一個人工軍事要點。其得失對雙方影響極大。南北朝時期的東部戰線,絕大部分的戰鬥是圍繞著徐州展開的。

直到北宋時期,蘇軾依然評價徐州“為南北襟要”,是首都開封以東各要點的“安危所寄”。蘇軾筆下的徐州,外圍地區北東南三面是山,只有西面較為平坦。“西走梁、宋,使楚人開關延敵,真若從屋上建瓴水也”。徐州城西北東三面環水,只有南面通聯陸地。但又有險要的戲馬臺扼守要道:

“其高十仞,廣袤百步,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築戰守之具,與城相表裡,而積三千糧於城中,雖用十萬人,不能取也。”

綜合以上三點,就會發現,徐州在宋之前是黃、淮之間重要的戰略支點。只有控制了徐州,方能攻防兩便。退可以屏障兩淮,進可以北上幽燕、西出中原。反過來,如果徐州失守,兩淮就要面臨嚴峻的國防壓力。北朝則可以立足徐州形成強固的南下基地。

所以,唐代名臣李泌才說:“若失徐州,是失江淮。”

因此才有了守江必守淮、守淮必守徐的格言。強調的就是淮北、淮南、江南是一個完整的戰略區域。動一環則必然影響下一環。這就是為什麼宋陳無己說:“彭城之地,南守則略河南、山東,北守則瞰淮、泗,故於兵家為攻守要地。”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近代徐州歷經的戰役: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軍光復南京,張勳退駐徐州。

公元1912年,孫中山下令北伐,光復徐州。

公元1913年,徐州陷入張勳馮國璋之手。

公元1925年,直奉孫傳芳張宗昌爭奪徐州。

公元1927年,蔣介石指揮北伐軍數次攻徐,南北激戰經年。

公元1930年,蔣介石坐鎮徐州,指揮蔣馮閻大戰。

公元1938年,中國軍隊與日本侵略軍徐州大會戰,血戰臺兒莊。

公元1948年,淮海大戰。


城北


第一徐州不接受反駁,直到現在徐州依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軍最多的城市,以往歷史中每次有大的動盪都會有徐州附近的戰爭


不忘初心的liu


所謂兵家必爭之地,是指某些擁有天險,打仗時地形適合防禦或進攻的地方,一般可分為兩類,一種是起邊境防禦,抵抗外族入侵,主要是一些險關要塞,如山海關、函谷關,虎牢關等等,其二是內地一些重要城市,大多是處於交通要道,可控制局部地區的重要城市,如太原徐州等等。中國幅員遼闊,所謂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有很多,本題幹問的是城市,下面就羅列幾個比較著名的。

山西太原

山西太原,擁有非常有利的地勢,古代有得山西才得天下,得山西自然是得太原。

1)太原在春秋戰國時期稱為晉陽,是三晉之中的趙家築成,並且在和智伯的持久戰中,利用晉陽堅守了三個月,並且最後實現反殺,而趙家也終成戰國七雄之一。三家分晉後,趙國很長時間都以晉陽為都城。戰國時期,長平之戰也在晉陽附近展開。

2)唐朝的時候,李淵李世民父子就是從晉陽起兵反隋,最後成功建立大唐王朝。安史之亂,唐朝大將李光弼依靠晉陽堅固的城防,生生把數倍於己軍的史思明部抵擋住。晉陽,堪稱唐朝的福地。


3)宋朝,趙氏家族的趙光胤、趙光義兩位兄弟皇帝,先後都親征晉陽。

4)近代時期的平型關大捷也是發生於此。

陝西漢中

漢中市位於陝西省最南端,北依秦嶺山脈,南屏巴山淺麓,形成漢中盆地,自古就被讚譽為“天府之國”和“魚米之鄉。漢中地勢險要,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譽。

漢中之戰是漢末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爭奪漢中的戰爭。此戰由劉備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發起,至建安二十四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交戰雙方主帥分別為劉備、曹操。劉備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張飛、馬超、趙雲、黃忠、法正、黃權等,曹操方參戰將領主要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此戰劉備佔據漢中,領土得到擴張,進而稱王。

湖北襄陽

襄陽號稱“華夏第一城”,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襄陽東面有大別山脈和桐柏山脈,在東面有淮河,西面有秦嶺山脈,在西是西川諸山脈。唐河白河交匯,交匯之流又注入漢江,而襄陽則位於三江交匯之上,襄陽城背靠峴山,虎頭山,等諸多小山脈。

有此地勢只能說襄陽是個易守難攻之地,並不能說明它具有戰略價值。他之所以重是因為它背面是南陽盆地,直到黃河無險可守,南面是江漢平原,可直達南嶺,東可達長江之盡頭,西出漢中進入川陝。足可見其戰略價值之重。

襄陽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襄陽城城牆之堅固冠絕華夏,當年,蒙古欺負南宋,襄陽城在蒙古的猛烈攻擊下,竟堅守了長達38年,不可不謂奇蹟。後來,若非漢奸作祟,恐怕蒙古別想攻破襄陽城。

襄陽,很多人都會想到《神鵰俠侶》中的郭靖夫婦就是在這裡為宋朝抵禦金兵。而且僅憑郭靖夫婦,楊過夫婦和一些武林人士就守住了數十萬金兵,也足以說明襄陽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城池。

遼寧錦州

錦州是扼華北和東北的要塞,咽喉部位。古代東北遊牧民族對華北地區虎視眈眈,從東北要想進入華北,必須經過錦州。如果從其他地方就要翻過崇山峻嶺,極難通行。從地圖可以看出從承德到秦皇島一線已形成天然屏障。如果不走錦州,進入中原就要繞道蒙古荒漠,行程會大大疊加。

錦州是一座具有兩千多年悠久歷史的城市。“老馬識途”的故事、著名的“松錦大戰”都發生在這裡。震驚中外的遼瀋戰役戰略決戰,更使錦州成為了一座英雄城市。錦州戰役是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第一階段中,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主力對據守遼寧省錦州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役。它是在東北的其中一場決定性戰役。

江蘇徐州

徐州是華東重要門戶城市,有“五省通衢”的美譽,是古代重要戰略位置。徐州可比作一位巨人,站在一個制高點,可督蘇魯豫皖四省。徐州是中國東部的“腰眼”,是中國南北的“咽喉”,均屬要害位置,適宜兩軍決戰。

據史料記載,在徐州爆發或者與徐州有關的戰爭多達400次。三國的時候曹操和劉備對徐州多次爭奪,近現代徐州會戰,臺兒莊戰役以及淮海戰役等,都和徐州有關係。


金鱗戲蘭池


有一個地方是兵家必爭之地,那就是金庸筆下的《射鵰英雄傳》中所提到的湖北襄陽,郭靖都說,襄陽是大宋軍事上的屏障,兵家必爭之地,必須嚴防死守,所以郭靖帶領其妻子黃蓉及弟子,苦守襄陽十幾年,當然,這畢竟是小說,真正死守襄陽的是呂文煥將軍。

襄陽為什麼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因為襄陽地理位置非常關鍵,它與河南省的南陽挨著,從地理形式來看,襄陽是一個盆地的出口。因此襄陽對於南方的政權非常關鍵,只有守住了襄陽,才能保住兩湖地區,襄陽是敵人打入南方的重要關口,襄陽一帶失手,整個南方地區將會淪陷,所以襄陽是重中之重。



襄陽也古代是南方地區的最後一片天險,再往南皆 是平原,再說襄陽的西邊兒是宜昌,宜昌又是四川和重慶的重要門戶,襄陽在地形上就好比是一個十字路口,無論是東西南北,哪個方向都得死死的卡住敵人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否則將功虧一簣。

襄陽也是諸葛亮髮際的地方,當年關羽帶兵攻打,曹操就害怕襄陽失手,因為一旦失手,關羽就很快攻進北方,請神容易送神難,再往外趕,恐怕要費盡九牛二虎之力。

當年岳飛為什麼從鄂州起兵,非要先把襄陽打下來再談恢復中原?就是因為襄陽不奪,就沒有去中原的通道。

蒙古軍帶領大軍攻打南宋,進入了重要關口襄陽,是守城之將呂文煥帶領將士們苦苦守城五年,最後襄陽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呂文煥是叫天天不應喊地地不靈,在萬分無奈之下,他只好帶兵投降元朝,襄陽淪陷,整個南宋也瞬間失守。


總結:襄陽是一個非常標準的四戰之地。南通江漢、東接漢口、信陽、北上中原、洛陽,西去長安、漢中。中國發生大事的地區,總能和襄陽扯上點關係。


佳寧談歷史


只要有戰爭,那麼總有一些城市會因為各種原因成為個各兵家的爭奪之地,比如徐州、襄陽、西安、洛陽、晉城、錦州、漢中等。

城市名 著名戰役 徐州 徐州會戰、楚漢彭城之戰 襄陽 關羽襄樊之戰、宋元襄陽之戰 河南(洛陽) 官渡之戰、鉅鹿之戰、牧野之戰 晉城 長平之戰 漢中 漢中戰役。


(著名城市戰役表格)

兵家必爭之地,大多都分為以下三大類 第一類:黃河流域經濟帶和長江流域經濟帶交界帶的徐州、武漢三鎮、漢中。

第二類:農耕經濟與遊牧經濟交界帶的雲中,幽州、雲州、賀蘭山。

第三類:易守難攻的城市:山海關、襄陽、

一、 徐州

據不完全統計,史料上徐州這個城市從古至今,大致發生的戰役共有400場左右。據《竹書紀年》記載年代最為長遠的發生於公元前21世紀,稱彭伯壽徵西河,而離我們最近的一次戰役為解放戰爭的淮海戰役,發生於1947年。


被爭奪原因: 1.極為重要的戰略位置,徐州這個城市東襟黃海、西接中原、南平江淮、北扼齊魯。

它進可攻、退可守。在古代,徐州向北就是中原,那裡是古代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方;往南便可到達江淮地區,那可是經濟最繁華的經濟帶。

朱德說“徐州市決戰的古戰場”。

更有人比喻徐州市是中國東部的“腰眼”,是南北的“咽喉”,可想而知都是要害之處,是勝負轉戰的好地方。 水源豐富,河流眾多、交通方便。

就意味倘若佔據了這個城市,就可以利用河流到底不同的地方,還能快速的大規模運糧草、還有運送兵。 豐富的礦產資源。

既然國富民強,那麼在不缺少人力和物力的情況下,可以製作大量的兵器。

二、 襄陽

且不說襄陽城因為歷朝歷代戰爭的發生本來就固若金湯,就是它本身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就極為特殊。還有說“得襄陽城者的天下”。

當年關羽攻打襄樊,可是威震華夏。

而蒙古人花六年的時間攻破襄陽,最後直取了鄂州,導致南宋防禦系統直接崩潰。


可見襄陽這個城市是有多重要。

被爭奪原因: 1.地理位置,易守難攻。

襄陽位於一個盆地,還是處於十字路口,南北之間貫通,要經過這裡;東西貫通,也要經過這裡。

還位於三江交匯之上,東南西北都有很多小山脈形成天然的屏障,造成了襄陽城易守難攻。

2.向東走可以把江漢平原這個富饒之地掌握在手,那無疑就是得到一塊肥肉。

三、洛陽

大多數人都知道“\t逐鹿中原”這句話,也知道這話來源於鉅鹿之戰,可是很多人卻不知道,這場戰役是發生在今河南洛陽這個地方。

洛陽自古都是十幾個朝代的都城。唐玄宗曾說治理天下必在洛陽。


被爭奪原因: 1.洛陽地處中國的中心位置,是通往華北、關中、荊襄要道,且離各邊疆地區都特別近,利於聯絡通信。

2.洛陽能獲得關東和南方的經濟;能支持幽州、幷州、關隴的邊防需要,有極其重要的軍事價值。

四、錦州

錦州雖說在古代中國沒有多少記載是兵家爭奪之地,可是這個地方的價值就要從近代才開始得以體現。比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


錦州位於遼寧省西南部,北為松嶺山脈、南臨渤海是連接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如果不走錦州一線,那麼路線就要從繞過蒙古,穿過萬里長城進來,費時費力,那麼後果不堪設想。

最直接的證明的就是清朝多爾袞帶兵入關就是走的錦州這條線路。所以它成為了兵家必爭的一個地方。

歪眼小史工作室


剛日讀史


湖廣之形勝,在武昌乎?在襄陽乎?抑在荊州乎?曰: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何言乎重在荊州也?夫荊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陽之蔽,西有夷陵之防,東有武昌之援。楚人都郢而強,及鄢、郢亡,而國無以立矣。故曰重在荊州也。何言乎重在武昌也?夫武昌者,東南得之而存,失之而亡者也。漢置江夏郡、治沙羨。劉表鎮荊州,以江漢之衝,恐為吳侵軼,於是增兵置戍,使黃祖守之。孫策破黃祖於沙羨,而霸基始立。孫權知東南形勝必在上流也,於是城夏口,都武昌。武昌則今縣也,而夏口則今日之武昌也。繼孫氏而起者,大都不能改孫氏之轍矣。故曰重在武昌也。何言乎重在襄陽也?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中原有之,可以並東南。東南得之,亦可以圖西北者也。故曰重在襄陽也。











林寒22


個人認為徐州[機智][機智],原因如下:

我想徐州你聽的最多的時候,就是三國吧,曹操劉備,想方設法想要徐州,這是為何呢?我們首先來看地形,徐州的東部不遠,就是大海,誰也過不去,在看一看西邊,西邊就是一片平原啊,徐州的北方呢?北方是山,南方同樣還是平地。意思很明白,有人把徐州比作了一個大巨人,可以俯瞰南方還有西方,另外呢,徐州被稱作中國南北方的一個腰眼,想想,一個人身上腰的作用是多麼的大啊。另外呢,根據不完全的統計,在中國歷史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戰役,差不多有四百多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