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新时代领路人


历史上不乏兄弟之间争夺皇位,即使是叔侄之间都会为了一个皇位闹得你死我活。

明朝曾经有过一场靖难之役,就是关于一对叔侄之间的事情,这对叔侄就是朱棣和朱允炆,为了一个皇位,朱棣派兵攻打南京城,最终南京城被攻下,而后朱棣顺利登基,很多人不明白,为何朱棣只是攻下南京城就顺利当了皇帝,难道没有人会抗议不服吗?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太子

先来说说朱允炆,大家都知道,朱允炆的皇位是朱元璋指定的,在太子朱标去世之后,朱元璋的其他儿子们都正直壮年,太子一死,怎么也得是从这些个儿子里挑一个?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包括朱元璋的儿子们,但事实出乎意料,朱元璋并没有从儿子们中挑一个,而是直接指定了朱允炆。

这个行为着实不妥,而且朱元璋的儿子们可都是跟随过他上战场打过仗,立下过无数功劳的,朱允炆做过什么?不就是有一个好爹,仗着朱元璋宠长子,又宠孙子?大家都很不服气,朱棣就是其中一个,但他聪明,选择不说。

论实力,朱棣比朱允炆强,论心机朱棣更是比朱允炆强上很多,这样的情况被朱元璋看在眼里,所以他才在去世之前立下了遗诏,其中一条就是让朱允炆削藩,并下令他去世之后绝不能让藩王们进入南京城。可见论深谋远虑唯有朱元璋,朱棣第二,玩不过当爹的,但比起侄子来说是毫无压力。

朱允炆恻隐之心不削藩

可惜朱允炆并没有听取朱元璋的建议,甚至是动了恻隐之心,他想着毕竟叔侄一场,总不能赶尽杀绝。

正是他这次的心软,为自己留下了一个最大的敌人,在之后的为政生涯里,他终于发觉到藩王的势力甚大,会威胁到他的地位。他决定削藩的决定被朱棣知道之后,朱棣终于有了借口。

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认为建文帝身边有小人作祟,因为小人的建议,才让建文帝决定削藩,将靶子对准自己的皇叔。

如果是朱元璋去世的时候,朱允炆听从朱元璋的话削藩,那么所有的责任都可以推给朱元璋,而且那时候藩王的势力不大,又因为朱元璋才去世,如果他们不愿意,就等同于造反,可如今呢?朱允炆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在靖难之役的时候,朝中的大部分官员们和朱允炆其他几个皇叔都坚定立场,只看不动手,坐等这对叔侄自相残杀,到最后到底谁才是最后的大赢家,这样不管是朱允炆还是朱棣赢了,他们都不得罪人,也许还可以捡漏。况且朱允炆登基之后,在朝中的威信并不大,只有少数官员因为曾经跟随过朱元璋才效忠朱允炆。

靖难之役朱棣最终获胜

南京城被攻破之后,朱允炆就失踪了,关于他的失踪说法很多,有人觉得是朱棣对外放出了风声,其实是囚禁了朱允炆,毕竟如果朱允炆不死,那么他这次攻打岂不是白费心机,毕竟只是为了“清君侧”,又不是实打实清君,可朱允炆一死,他也不好做,总不能落上一个逼死亲侄子的罪名。

而朱棣最终可以赢得这场胜利,顺利当上皇帝,其一就是朱允炆的威信并不大,朝中的大部分官员们都保持中立态度,认为这两个人谁当皇帝都无所谓,反正他们都姓朱,只要不损害自己的利益就好。

其二就是朱棣的态度问题,他攻进南京城后并没有直接攻入朱允炆的寝宫,反而去了朱元璋的陵墓,做戏做到底,将一个孝子忠臣演绎得淋漓尽致,所以后世很多人明知道他造反,却也挑不出毛病来。和他一比,朱允炆会输一点都不冤吧!

《明通鉴》《永乐大帝》等


汗青正浩


我是雪上长留马行处,见字如同见面。

按古代嫡长子继承法,朱棣当皇帝是有法可依的。

朱棣是朱元璋和马皇后生的第四个儿子,1402年,朱棣称帝时,前三个朱标、朱爽、朱棡已死,此时,朱棣就是嫡长子,接替皇帝之位是顺理之章的事。

朱棣接替的是父皇朱元璋的,他不承认侄子朱允炆的皇位,那么你说,朱棣的皇位有什么错?难道嫡长子不应该继位吗?。

当然,最终靠的是实力,朱棣以“靖难”为名,对抗朱允炆的“削藩”,北方旧部纷纷跟随,1402年6月,攻陷南京,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1402年7月17日,朱棣继位,此时,朱棣即掌握军权,又掌握了政治中心,掌握了政治中心就掌握了话语权,想怎么解释就怎么解释,再说门面上也摆的出,对于地方上拥有兵权的,哪管皇族内部的争斗?再说建文帝也没了,军费也没人给了,当然都听命朱棣了。

谢谢阅读


雪上长留马行处


明太祖朱元璋奋斗半生开创了大明王朝,采取一系列手段加强了皇权、巩固统治。为了让大明王朝长久延续,孙子朱允炆能安心做皇帝,他解决了朝廷里的良弓与走狗,又安排九个皇子戍守北方,可谓殚精竭力、用心良苦。

他最后放心的走了,可是在他尸骨未寒的时候,生前的安排被打乱了,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从北向南一路打下南京,取代侄子朱允炆成为大明新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

朱棣只打下了南京,其他地方竟臣服了,那么,各地兵马为什么不起兵勤王?

(1)打下南京的政治影响。

南京,是大明朝的首都,是明朝的定鼎之地,朱元璋称帝的地方,是当时全国的重心,对整个王朝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中国古代都有这样的观念:京畿者,天下之根本。首都是一个国家的中心,朱棣控制了首都南京,也就控制了朝中群臣,相当于控制了明王朝的大脑。

举几个例子:关中是秦朝的中心,刘邦打下关中打入咸阳,秦朝亡;成都是蜀国的中心,邓艾打下成都,蜀国亡国。同样的,朱棣打下南京,对天下的威慑还是不小的,至少这能终结了建文帝的统治。

(2)靖难之役朱允炆完败,南军的主要军事力量被朱棣全歼。

由于朝中能征善战的大将差不多都被朱元璋杀完了,只留下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

当时辅佐朱允炆与朱棣作战的主要是黄子澄、齐泰、耿炳文、方孝孺和李景隆等人,关于排兵布行军打仗,黄子澄、齐泰之流都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儒生,“大明战神”李景隆更是一个废物,他与朱棣打仗战无不败、败无不逃。朱允炆所依仗的这群人,怎么可能打得过骁勇善战的朱棣呢?

从双方兵力来看,燕军约30万、南军约100万,这样大的实力差距,李景隆他们愣是没打赢,还屡战屡败,几次大败,南军主力部队基本被灭。

南京周围再没有力量能阻挡朱棣,其他地方上也没有那个实力反抗朱棣,只能是望风而降。

还有朱允炆那句“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流传很广,有人说只是朱允炆太过仁慈错过了杀朱棣的机会。其实这句话很有争议,史书上记载“两阵交失如雨,而集与上旗者如猬毛”,这很明显是要杀死朱棣,只不过朱棣运气好躲了过去。

再者说,朱允炆之前削番时就已经逼死过叔叔了,杀叔之名早已坐实,其实再杀一个朱棣也无所谓啦。所以这句话不可信。

靖难之役中,其他地方都是作壁上观,朱棣能赢肯定是他们意料之外的,毕竟100万对30万,那么巨大的悬殊实力摆在那。只不过,南军统帅太菜不是燕军对手,朱棣能赢,其实是有运气成分的。

(3)最重要的是建文帝的不知所踪,给了朱棣名正言顺称帝的机会。

当朱棣打进南京时,朱允炆放火烧了皇宫后他本人就下落不明了,自此他的踪迹就成了历史上的未解之谜。朱棣找到朱允炆皇后的尸体并指认其为朱允炆,然后以天子礼厚葬朱允炆,制造了建文帝已死的假象。

国不可一日无主,诸王和群臣多次上表劝朱棣继位,说明此时朱棣的势力威望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太祖之后的诸王中有资格继承皇位也只有燕王朱棣。于是朱棣就在谒完孝陵后名正言顺登基了。

如果朱允炆没失踪,而是逃出南京,他完全可以召集队伍重新夺回南京,而朱棣也有了忌惮也就不敢擅自登基。

只要朱允炆还活着,朱棣一旦称帝,他就坐实了乱臣贼子之名,各地都可以奉诏起兵讨伐他。我们只能说朱棣的运气实在太好了,朱允炆的失踪使他没背上弑君夺位之名,让他省了许多麻烦事。

(4)朱棣歼灭南军后,军事实力强大,且各地方将领并无损失,谁愿意去没事儿找事儿

靖难之前,朱允炆已经削了好几个有实力的藩王了,剩下的那些实力太弱,在朱棣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他们和地方部队无力反抗。

靖难之役是明朝皇族内部的战争,地方上只会对华夷之战有所反应。正所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双方打来打去结果都是人家朱家人坐天下,他们的利益又没有受损,他们该干嘛还是干嘛。

虽然有少数像方孝孺那样的建文旧臣坚决反对朱棣,但他们的实力实在是太弱了,而且只是少数反对,正所谓虱子顶不起被窝,他们根本阻挡不了朱棣。

本文作者“坐古谈今特邀作者欢欢”


坐古谈今


南军精锐尽失


朱棣起兵后,先将北平周边收入麾下,并将耿炳文所率的13万南军打败。后由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帅,率兵50万讨伐朱棣,结果先后于郑村坝,白沟河为燕军所败,南军损失惨重,降者10余万人,自此朝廷无力组织大军征讨,攻守之势逆转。后期朱棣又于灵璧之战中彻底击溃南军主力,降者不计其数。攻克南京后,朝廷的精锐部队都已失败,其它地方驻守的地方部队更没有那个实力可以挑战朱棣。


所以朱棣虽然只是占据了南京北平之间的一片区域,但已掌握了整个朝廷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足以任何击败地方上的军队,其它地方不选择臣服就会被消灭。

靖难之役不过是皇家内部的争权夺利

燕军入城后,皇宫火起,建文帝不知所踪。朱棣很聪明,将几具烧焦已经无法辨认的尸体指认成皇帝,皇后和太子,以此断了其它人的念想。既然连需要效忠的对象都“死了”,又要向谁尽忠呢!

另外,不管谁在靖难之役中胜出,天下都还是老朱家的,除了双方的那些头面人物需要争个你死我活,对于其它人而言,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利益,谁当皇帝都无所谓,犯不着为了别人的利益自己上去拼命,关键还拼不过,所以除了臣服别无选择。至于那些在朱允炆削藩政策中的受害者,就更得站在朱棣这面了。


九州史册


因为朱棣运气太好,对手是朱允文。

朱允文在靖难之役中的表现我们就不说了,来看看他在朱棣进入南京后的表现。

火烧皇宫,不知所踪。

朱棣泪流满面,真是我的好侄儿。

等的就是你自杀,或者看起来像是自杀。

如果朱允文带着守军和朱棣打,死在朱棣手里,朱棣罪过就大了,其他藩王想不打也不行,至少也要表面上声讨朱棣。明军罪过就更大了,主辱臣死,至少嘴上不能臣服朱棣。朱棣会被放在架子上烤,政权平稳过渡的可能性会降至零。

如果朱允文投降,落在朱棣手里。朱棣罪过不大,头就大了。名义上和实际上朱允文都是皇帝,朱棣是来清君侧的,杀了方孝如,朱棣你走不走。朱棣:我来效仿周公。朱棣也许会像曹操一样,当一辈子周公。也许会像曹丕一样,逼朱允文禅让。也许多年后某一天,朱允文病死了。但是这个过程中,谁知道会不会有变故,谁知道会不会哪里钻出来一个专诸豫让,朱允文可是皇帝,有的是大傻冒愿意无条件为他去死。

如果朱允文明着逃了,随便到一个朱棣暂时控制不了的地方。那朱棣惨了,朱棣全部家当都在南京,可能连北京都保不住。南京地区的明军不能名正言顺地投降,朝廷也不能平稳过渡。朱允文只要发话,仍然有很多大傻冒会帮他和朱棣死磕,甚至藩王中也会有这样的大傻冒,即使朱柏尸骨未寒。明军不止南京地区的中央军,还有很多藩王的护卫,强大的边军,战斗力非常靠谱的卫所。朱棣未必能再运气彪悍一回。

朱棣应该感谢上天,有这么一个对手。


尹潇深


我是七哥。

1402年7月13日,守卫金陵(今南京)内城门金川门的朱棣十九弟朱橞(hui,第四声)、李景隆打开城门,欢迎朱棣入城。至此,这位从北平打到金陵的优秀将才朱棣,在7月17号顺利登基称帝。

(朱棣 剧照)

朱棣的登基旅程,的确很有意思。起初,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棣受封燕王,成为管辖北平的藩王。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因为实力有限,能够真正管辖的地区,至多也只是北平周边的一些地区,即北平、保定、永平三郡。而此时的建文帝朱允炆,拥有的则是大部分大明江山,实力远胜于朱棣。

但令人诧异的是,在如此大的实力对比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建文帝,竟然连连输给了北平的一个藩王。最后,燕王朱棣仅仅依靠、南下攻占金陵的重大军事胜利,就登上了皇位——这太让人疑惑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朱棣仅仅攻下首都金陵、就能称帝呢?

为了拨开历史谜团,我们可以从朱棣就封燕王之后的经历、来细细窥探原因。

(朱棣打仗 剧照)

在北平的藩王经历中,燕王朱棣最大的成就,就是参与了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的第七次北伐、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的第八次北伐。在这两次北伐中,朱棣都建立了令人敬仰的军功。

第七次北伐,朱棣打败北元军队,迫使北元丞相乃儿不花投降,数万元朝军队全部投降,收缴了数十万牛马。而一同作战的晋王朱冈,则是空手而归。此次北伐,朱棣军功卓著。

第八次北伐,朱棣领兵,成功消灭了大宁的北元军队,再次建立了军功。

这两次军事经历,使得朱棣在军队中,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个人威望。在明朝初年,许多勋臣贵族都因军功而得以在朝中取得较高地位,自然在这些臣子组成的朝廷班子中,就有了尚武的氛围,有军功的臣子在朝廷中的影响力就更加强大了。而朱棣也恰恰因为卓著的军功,在军队、朝廷中有了较高的威望。这也正是燕王朱棣,在之后的叛乱中可以依靠的最大本钱——军队中都有不少亲信自己的人马。

1399年七月,早有预谋的朱棣,起兵造反了,靖难之役就此爆发。

这场战争,在初期,朱棣虽然形势十分不利,但凭借其过人的军事谋虑,高人指点,以及其本人的崇高威望,尤其是朱棣的崇高威望,使得朱棣最终取得了一连串的军事胜利。

而朱棣本人的崇高威望,使得建文帝一开始打压自己的时候,就有人不断归降——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知晓朱棣已经要谋反之后,便派遣张苪、谢贵、张信去抓捕朱棣等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张信却十分恐惧燕王的威仪,不敢下手,为了平复心中恐惧,便与母亲商量。而张信母亲听完张信接到的命令,直接说了一句“王气在燕”的话,如此一来,张信就更加不敢逮捕燕王了,最后直接跑去向燕王告密了——朱棣因此占得先机,提前起兵叛乱。

(耿炳文 剧照)

在控制北平后,通州便主动投降,站到了燕王这边。

同年,建文帝派遣老将耿炳文讨燕。耿炳文率领13万大军,进驻到真定,随后开始布置兵力。初次交战,耿炳文率领的南军落败;接着,南军将领张保便暗中直接投降燕王,并且受燕王指令,蒙骗耿炳文,最终使得耿炳文率领的南军大败。

南军战败,明朝初年名将顾成便向朱棣投降了。

耿炳文落败,建文帝便派遣李景隆、江阴候吴高去平燕。同年九月,李景隆聚集50万大军,对抗朱棣。李景隆虽有兵力优势,但却不懂兵法,连续几次交战,最终被朱棣吊打—— 郑坝村之战、白沟河之战等等战役,一一落败,几十万大军全部被打没了。

此次李景隆主持的大战,以南军惨败告终,最终使得燕王朱棣的名声高涨,许多南军将领、官吏纷纷归顺朱棣,如广昌守将杨宗,蔚州守将王忠、李远等等。

(李景隆剧照)

之后,盛庸接替李景隆的职务。盛庸军事才能显著,济南之战、东昌之战,两次挫败朱棣的锐气,多次险些要杀了朱棣。但因朱允炆有谕旨“毋使朕有杀叔父名”,盛庸等人便不敢伤害朱棣,这才让朱棣逃过几次大劫。

这是朱允炆的巨大失策,两军交战,人员伤亡必然发生,但为了保卫自己所谓的道德名声,束缚了前线将领的手脚,最终让朱棣逐渐做大,实在是有些愚蠢。朱棣的威猛、刚断,与朱允炆的柔弱形成了鲜明对比。如此一来,只会让诸多观望局势发展的军事将领逐渐倒向朱棣,朱允炆也无兵无将可用了。

在接下里的作战中,更是发生了“异象”,这些异象,仿佛就在向世人宣告:朱棣就是天选之子。

(盛庸 剧照)

1401年,朱棣进攻夹河,意图在于盛庸决战。以盛庸的军事才能,在决战初期,南军占据较大优势,稳居上分。但每当到了战争的关键时期,天空总是忽然挂起大风,严重影响了南军的作战。而此时的燕王朱棣,则凭借这天赐良机,趁势反攻,最终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从最初的白沟河之战,到夹河之战,再到藁城之战,三次大风,都救了燕军一命,使得燕军得以扭转即将失败的战局。大风无时无刻不在刮,可是偏偏就在南军、燕军交战的关键时期,刮向了有利于燕军的方向——三次大风,在古人有些迷信的年代,似乎就更加坚定了一个想法:这是上天在帮助朱棣,朱棣才是未来的天选之子。

这种巧合的历史机遇,给了朱棣一个可以登上帝位的、似乎更加合理的理由。

<strong>挫败盛庸率领的南军之后,朱棣的军队,更加顺风顺水了,许多府县听闻燕军到来,就直接望风投降了。

(朱棣的幕后高参 黑衣宰相姚广孝)

最后,两军在灵璧迎来了至关重要的一次大决战。而此战初期,南军占有优势,燕军陷入了劣势之中。但随着两军交战时间的延长,南军陷入了粮草紧缺的境地,于是,为了解决这个重要问题,南军首领何福、平安两人约定,以三声炮响为信号,之后两人便突围在淮河取得粮草。

而此时的朱棣,也与将士们约定,以三声炮响为信号,之后燕军猛烈攻击灵璧。所以,当朱棣的三声炮响响起时,南军误以为是自己人发起的信号,便开始弃城而逃,准备抢夺粮草,而燕军则猛烈攻城。如此一来,灵璧之战,南军完败,燕军获胜。

这惊人的巧合,实在是“上天在眷恋朱棣”啊,而朱棣本人也更加坚定了登基帝位的野心。而灵璧之战以后,燕军再无大的阻碍,可以直驱京师。

燕军一路直下,沿途守军将领要么视而不见,要么就直接开城投降,乃至守卫金陵内城门金川门的李景隆、谷王朱橞,就直接率领守城军队投降了。靖难之役,就此结束。

(朱棣登基之后剧照 郑和、朱棣、姚广孝)

看完朱棣登上帝位的道路,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关键的因素:朱棣登上帝位,是众人所望,人心所向。而朱棣本人,能够取得如此多的人心,不外乎三点:

强悍的军事能力,以区区燕地,就能够直捣黄龙,攻占金陵,众人望风投降。如此强悍的军事实力,在建文帝一朝,又有谁敢反抗呢?;

上天的“眷恋”,历史的巧合,给了朱棣许多绝地求生的希望、机会。三次大风,多次的死里逃生……这些无法解释的“上天安排”,让这些观望局势发展的将领、官吏逐渐倒向了朱棣,产生了“朱棣就是天选之子”的默认信念;

(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 剧照)

建文帝的南军,连连惨败,这既是建文帝软弱的结果,也是朝中无大才可用的结果。这在无形中,也助推了建文帝失败、朱棣登基的结局。朱棣、朱允炆两人一比较,虽同为皇族,但朱棣的声望、资历完胜朱允炆,在加上军事上的胜利,朱棣完全比过了朱允炆。


我是七哥,看完了,是不是要关注一下啊?(手动关注我,每天带大家看看大千世界,每天学习一点,每天领悟一点!)


【本文由“岁七夸父”发布,2019年9月25日】


岁七夸父


靖难之役时,明朝大部分官员和藩王都在坐山观虎斗,抱着一副谁赢了就向谁效忠的态度在看戏。南京被攻破后,大明朝廷被一锅端,建文帝朱允炆失踪。这个时候,结果已经很明朗了:大明朝的皇帝都找不到了,外地镇守的藩王和官员就算想效忠朱允炆,那也得找得到朱允炆才行。

朱棣进城后,很快就登基称帝,宣布继承太祖法统,废黜朱允炆的法统。此时外地的藩王和百官就算想起兵,也没有借口了。如果硬要起兵,那就是造反。


靖难之役,名义上是朱允炆动用了整个大明朝的武装力量在镇压朱棣。但是实际上,当时被朱允炆派去镇压朱棣的明军,很多人都是出工不出力。

因为大家心里明白的很,朱棣和朱允炆的斗争是朱家人自己的家事。犯不着为了朱家人的争权夺利,傻乎乎的去卖命。

于是乎,我们就在正史上看到了靖难之役中的三次诡异妖风。

第一次是白沟河,明朝政府军打得朱棣半死不活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二次是夹河战役,盛庸大军打得朱棣呈现败象时,突然妖风四起,救了朱棣一命。

第三次是滹沱河之战,又是一样的经历,一样的妖风,莫名其妙的又救了朱棣一命。

说实话,北方多风沙也算稀奇,吹吹几次妖风也很正常。但是不正常的是,为什么每次妖风早不刮,晚不刮,偏偏要在战场局势不利于朱棣的时候突然就刮?并且还都是朝着有利于朱棣的方向刮。难道朱棣是玉皇大帝附体了?

这种诡异的记载,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平叛大军根本就没有认真在打!毕竟朱允炆和朱棣的战争,不管谁赢了,皇帝都还姓朱,都是太祖皇帝的直系后裔。大家没必要玩命的打,意思意思就可以了。

可能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么多大将明目张胆的磨洋工,不怕朱允炆问罪?

这里可以明确的说,真不怕!因为朱允炆在圣旨中已经明文申明了,召令征讨大军在讨伐朱棣的时候要——“莫伤我王叔”。



什么叫“想瞌睡了有人给送枕头”?这就是!

既然皇帝都这么说了,那么大家不就可以明目张胆的磨洋工了么?打了败仗根本不用怕,回报朱允炆时就说:“哎呀,不小心又败了啊。本来其实能赢的,但是因为你叔叔他又带头冲锋了,我们怕刀枪无眼,误伤了你的叔叔,只好战略撤退了。”

朱允炆能怎么说?这是你自己下的旨意,大家只是遵守圣旨罢了。

既然在战场上都能意思意思,千方百计的糊弄朱允炆,在战后岂不是更没有抵抗力,第一时间就向朱棣投降?



并且,朱允炆实际上并不得人心。朱允炆当时新君登基,有雄心壮志,重用方孝儒、齐泰和黄子澄这三个怪胎搞改革,伤害到了很多人的切身利益。

比如说,朱允炆登基后,方孝孺居然提议搞官制改革,裁撤大量的官员以节省开支。并且按照方孝儒的意思,明朝要恢复周朝的礼制和井田制度。这个改革好不好,不太好评价。但是前线在打仗,后方还搞裁员,这是明显在添乱。

还比如,朱允炆登基后,他只信任方孝孺等心腹,对朱元璋留给他的文臣武将,皇亲国戚一律都不信任。他特别想把权力都集中到自己的手里。但偏偏朱允炆和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几位,又都没有朱元璋的玩弄群臣的那点本事。

所以这就导致,靖难之役越打越糟糕,全国的文武百官对朱允炆和他的几位傻缺心腹失去了效忠的信心。文武大臣们也更加坚定了不用卖力镇压朱棣的态度——反正都是你们老朱家叔侄的烂事,我们不管了!谁赢了就效忠谁,输的那位滚蛋。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靖难之役后期,朱棣打到淮南时,发现自己没船过江,便派人找水师提督(驸马梅殷,朱棣的姐夫)谈判。先是劝他投降,后来又说不想投降也可以,只要愿意借道就行。对于这种要求自己选边站的要求,梅殷当然是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然后,梅殷开始打起了太极拳。他表面上拒绝了朱棣的劝降,但当朱棣收集船只绕道渡江的时候,他却按兵不动,不管不问。

这很明显,梅驸马对朱允炆这个外甥皇帝的态度跟所有的文武大臣基本一致——我绝对不会主动向朱棣投降,但是也不会真心为你朱允炆卖命,只要他朱棣不来打我,我就装作没看见。

文武百官都是这么个态度,那在外地镇守的藩王们呢?一个样!都巴不得朱允炆赶紧去死,因为他们已经受够了恐吓了。

朱允炆登基后,他决定削藩。但是削藩没经验啊,于是还要先找个倒霉蛋练练手,演习一下怎么削藩。这个倒霉王爷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弟弟——吴王朱允熥。

朱允炆封朱允熥为吴王后,不准许他到杭州就藩,将他留在南京软禁。朱允熥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软禁了四年。后来朱棣夺靖难成功,朱允熥继续被折磨,先被废为庶人,永久禁锢在凤阳。后来暴毙于凤阳高墙内,年仅39岁。可怜啊!

紧接着,朱允炆开始拿叔叔们开刀。最开始他是准备削朱棣,因为二叔秦王,三叔晋王都死了,四叔燕王朱棣最大。如果当时就直接把朱棣给削了,也就没有靖难之役了。结果黄子澄那个怪胎说不能打草惊蛇,应该先断其左膀右臂,然后再削朱棣。

于是,朱允炆先拿五叔周王开刀,把他全家老小全部押回南京,后被贬去云南;接着又把齐王、湘王、代王三位亲王也全部废为庶人。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不久后,岷王也被废为庶人。



不到半年时间,五位亲王被废,其中还有一位亲王自焚而亡。

这个时候,明眼人都知道了,朱允炆这不是要削藩,他是要废藩,把藩王往死里整。

因为削藩,只要削除藩王的特权即可,就像后来朱棣干的那样,圈起来,厚禄养之,没必要费尽心思的去迫害藩王,特别是这些藩王还都是朱元璋的儿子。朱允炆削除他们的王位,等于打了朱元璋的脸。

估计藩王们心里都纳闷了,自己哪里得罪了这位侄子皇帝了?不是被弄死,就是永久发配边疆,难道非得把脑袋全拧下来,让每一个藩王都没有好下场,小皇帝才能安心?

朱棣选择造反,是因为他认为自己无错,朱允炆却要弄死他,让他无法接受。

藩王们没造反,是因为藩王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认为朱允炆不会搞到自己头上,但是谁能保证朱允炆不会搞自己呢?整天担惊受怕的日子,简直太难熬了。

因此,当朱棣打进南京,朱允炆失踪后,藩王也松了一口气。默认朱棣就是皇帝,赶紧向朱棣称臣。

朱棣进了南京后,除了方孝孺、齐泰、黄子澄和徐辉祖这几位坚决不归降外,其余的人都是毫不犹豫的顺势而降。方孝孺当时还怒斥朱棣和大臣们不忠不孝。其实他这位老学究哪里能明白,自己早已经失去了众人的支持。以举国之力打一个藩王,居然还被对手反杀。这种水平的君臣,还有什么脸面让大伙跟着你们混?

在这种背景下,大臣和藩王在朱允炆失踪后,立即向朱棣归顺,也就不奇怪了。


Mer86


1.靖难之役跟其他的战乱时代有很大不同,说白了,这就是老朱家的家事。

2.所以,建文帝跟燕王的军队在北京到南京尤其是山东江苏一带打得不可开交,但其他地方的大部分地方官还是保持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态。

3.为啥?很简单,两方一开始太势均力敌了。燕王善战,建文帝有名份,打得那是一个噼里啪啦、叮叮当当……而且其他地方也实在难以插手……派军队到山东江苏参战?那到底去支持谁呢?或者干脆去偷袭下南京或者燕京?那也得看有没有这个野心啊……

4.朱元璋留下的儿子不少,按理说也有趁火打劫的可能性,但这些王爷中能干的要么被建文帝收拾了,要么被燕王收拾了,剩下的都是些平庸之辈,借他们几个胆子估计也不敢得罪建文帝或者燕王中的任何一方。

5.得,那还是坐山观虎斗吧,谁赢了咱就效忠谁呗……

6.所以,即便是燕王赢完之后实际控制的是地盘不算大,那各地还是纷纷望风臣服,所谓传檄可定就是这个意思,要不燕王死活想当这个皇帝呢……


搬不动的小强


这一点,确实是比较费解,为什么朱棣只是打下了南京城,就当上了皇帝,而明朝各地竟然没有反抗,然后直接臣服朱棣了,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而且朱棣还是直接绕过了济南,直接打下南京城的,这个在战争上是个大忌的。

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种,朱棣是打着清君侧的名义的,他以朱元璋的祖训做为依据,如果朝中没有正直的大臣,而只有奸臣的话,藩王是可以带着兵进京铲除奸臣的,而朱棣打出来的目标,也不是建文帝,而是建文帝身边的奸臣齐泰、黄子澄。

朱棣还有其他有利的身份,比如是朱元璋还在世的最年长的嫡子,因为他跟朱标一样,都是马皇后的儿子,虽然他排行第四,但前面三个都已逝去,另外,他也说自己是被迫的,并不是为了帝位而去的。

但显然,朱棣所依据的这些祖训,都是被朱棣所修改过的,是对朱元璋的一些话做了断章取义的理解的,因为以朱元璋的英明,是不会留下这种给藩王造反的依据的,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朱棣胜利了。

第二种,不管建文帝是逃走了,还是被烧死了,或者自尽了,总的来说,建文帝就是死了,而朱棣也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嫡子,都是朱家人当皇帝,对于各地来说,其实没啥区别,只是换了个人而已,照样还是朱家的天下。

第三种,其实明军的主力,在跟燕军的主力对决中,已经被消耗了差不多了,很多人都知道这一点,现在朱棣的燕军入主南京城,在怎么反抗都是无济于事了。

而对于其他几个藩王,除了被建文帝削藩的,还有被朱棣夺了部队的,其他的实力都不怎么样,即使心里有想法,也无可奈何,索性就转过来支持朱棣了。

第四种,建文帝才当了四年皇帝就失败了,根本还没有足够的威望。


历史简单说


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朝建国后,平定天下,恢复国家的经济生活,确实得到了当时民众的支持。因此,当他在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后,史称“洪武之治”,也不算溢美之词。

通过三十年的统治,民众已经认可了朱明代替元朝天祚,将朱家传承帝位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当时的大背景。

建文帝

朱元璋去世时,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亦称建文帝、明惠帝)。

年纪轻轻继位的建文帝,并没有执掌国家的经验,所以实际上一个主少国疑的局面。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继承大统,他首先要解决的是稳定局面,以民生为重,让自己的政策深入人心,获取更多人的支持。

应该说,历史是给了他这个机会的,朱元璋在位时,认为太子朱标过于仁厚,因而强力拔刺,大杀功臣并牵涉极广。虽然在他强硬的弹压下,没有人敢于反抗,但心中忐忑是一定的。如果,建文帝能够采取一定的怀柔政策,应该能够很快收拢人心。

但他并没有采取这种政策,而是在身边几个所谓大儒的鼓动下,选择了以削藩为手段来巩固皇权。

在中国历史上,削藩从来都是非常敏感的一件事,几乎每次都会酿成动乱。作为深受建文帝崇信的几位大儒不会不知道前朝旧事,他们凭什么会认为自己比汉文帝手段更高?

另外,从建文削藩的炒作来看,实在是个“三无产品”——无计划、无预案、无善后。这种近乎儿戏的做法,又怎么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获得成功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去世,建文帝临朝。当年七月便削周王,废其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次年(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连削三王,废齐、湘、代三位亲王为庶人。

湘王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湘王的遭遇,震动诸藩人人侧目,可建文帝并没有做好安抚工作,甚至连假装心痛都懒得表演一下,而是干脆利索的给了他一个“戾”的谥号。要知道,古人是极为重视哀荣的,这个恶谥,足以表明建文帝对叔叔们的态度了。

估计按照建文帝和他身边人的想法,皇帝要削藩,这些大明的番王,不但要洗干净脖子准备好,而且还得欢欣鼓舞的感恩戴德。真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来的自信?要是当时,他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动员,大军压境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也行。可从朱棣起兵后,中央军队的表现来看,远远没有事先有所准备的迹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棣起兵抗命几乎是他唯一的选择。但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四年的战争中,朱棣数次战败,也算是险过剃头。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便是建文帝继位不久,他对于军队依旧拥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种控制力显然不是来源于他自身,而是来源于天下对朱家为正朔的认知。

明成祖朱棣

另外,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靖难之役中,其他番王全都作壁上观,没有一个支持建文帝,这也足以说明各地番王对中央政权的态度。要知道当时的各地番王,可不是明朝中晚期,那些连出趟城门都需要报备的番王。这时期,他们对于自己身边的军队还多少有些控制力,但他们的表现也足以说明,中央政权在他们心中已经不值得支持了。

当朱棣攻入南京,靖难大戏落幕,南军大将都先后臣服。这说明当时大多数人,都认可这是一场皇族内部的战争,并不是汉夷之争。因此,也就没有那么多反弹。

另外朱棣登基后,迅速恢复了周王、齐王、代王的爵位,并改湘王朱柏谥号为“献”,算是对建文帝的削藩做了交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各地诸王。

靖难之役

最后,如果建文帝没有削藩,朱棣会不会谋反?

我个人觉得,应该不会。从靖难的战争过程来看,中央政权的军队并不是没有战斗力,否则这场战争也不会耗时数年之久。朱棣是一个带兵之人,这一点他心里不会没数,所以如果不是退无可退,他也犯不上拼死一搏。

但以朱棣的能力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实力的藩镇是很有可能的。毕竟,北地边患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朱棣还算是朝中能够仪仗的战将。所以,他手中的军权应该会越来越重。但历史是没有如果这个选项了,既然建文帝已经图穷匕见了,朱棣除非引颈就戮也就只有拼死一搏了。

最后,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黑朱棣。

虽然朱棣皇位所得不正,但从他一生的施为来看,在有明一朝,排进前三应该毫无问题。或者说仅次于创业的朱元璋,也不算溢美。

而且,这种皇位得来不正的君主,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是个好皇帝,一般都能兢兢业业的苦干,来开创一个时代。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靖难之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管窥历史、一家之见!我是头条号藏地读行,欢迎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