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采收益比贩毒高,违法成本比酒驾低”常山多部门联合打击“砂耗子”

近年来,受河道禁采、环保整治等政策的影响,大批砂石企业关停,砂石供应大面积减少,砂石短缺的风暴席卷各地。在常山县,随着今年上半年开始规范制石制砂行业,建筑用砂的价格也开始暴涨。

在暴利驱动下,有这么一伙人,将黑手伸向了被他们称为“软黄金”的河砂,当起了“砂耗子”。不过近日,常山县检察院对何某甲等6名主要涉案人员批准逮捕,另有13名同案人员因涉嫌非法采矿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等罪名,被警方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砂耗子”凌晨疯狂盗采

常山县地处钱塘江源头,2011年12月以来,为彻底改变常山港的防洪减灾格局,政府启动了钱塘江治理常山县段一期和二期工程。

2018年2月,何某甲、何某乙、胡某某通过挂靠的方式,承揽了二期工程某标段项目。该标段施工区域濒临常山港,砂石储量及品质极高。

今年6月下旬开始,常山县采砂办多次接到群众举报,称该标段施工区域存在深夜非法开采砂石料外运销售的情况。经过数日的追踪、蹲守,7月2日凌晨,执法人员现场查获了一名违法人员和一车外运的砂石料,并随即对该违法人员进行了处罚。

但相比于“软黄金”的诱惑力,这样的处罚对“砂耗子”而言没有丝毫震慑力,新一轮的盗采又很快开始。到今年8月中旬,关于该标段施工区域盗采砂石料的投诉连日不绝。与此同时,狡猾的“砂耗子”们做了更周密的谋划:盯梢县采砂办的执法人员和车辆。也因此,连续几次凌晨突击,执法人员都无功而返。

检方引导深挖

“砂耗子”团伙

无奈之下,执法人员只能采用分头驾驶私家车、多路出击的方式行动。终于,8月20日凌晨,执法人员再次现场查获并扣留盗采人员和车辆。

然而,执法人员次日对案涉路段监控视频查看后,发现该案揭开的只是河砂盗采的冰山一角。

8月22日,常山县检察院接到县采砂办的反馈后,立即派员提前介入该案。承办检察官对案情初步研判后认为,盗采河砂不可能单独作案,该案牵涉人员众多、团伙分工明确、盗采数量巨大,建议执法人员从运输、销售河砂的人员、车辆等中间环节入手,进而追踪上游的盗采黑手和下游的销赃对象。

为确保打击成效,常山县检察院与县公安局、采砂办第一时间成立了联合专案组。9月5日,常山县公安局对该案立案侦查后,承办检察官多次参加案情交流会引导侦查,并对盗采现场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勘察。

目前,该案已查明涉案人员40余人、被盗采的河砂价值逾百万,常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该案作出批示,盗采之风得到有效遏制。

采运收“一条龙”

随着侦查的深入,承办检察官发现,何某甲、何某乙、胡某某等“砂耗子”,在该标段项目开工建设之初,明面上修护堤坝,暗地里却干着盗采河砂的勾当,致使项目工期严重滞后,还带来了新的隐患。

“收益比贩毒高,风险比贩毒小,违法成本比酒驾低。”一名“砂耗子”说,“软黄金”的巨大利润趋势着他们一次比一次挖得更多,盗采越来越猖獗。最初他们只是数人零星作案,但随着建筑用砂价格不断上涨,盗采一晚的收益可达数万元,于是,这个由数十人组成的“望风——采挖——运输——收购”一条龙团伙最终形成。

连日来,得知联合专案组成立,同伙陆续落网的“砂耗子”,有的逃到了中缅边境,也有的出价百万让人顶包,但最终将难逃恢恢法网。

近日,常山县检察院对何某甲等6名主要涉案人员批准逮捕。同时梳理了10余条继续侦查的意见,建议公安机关彻查盗采的时间点、人员、资金流向等,并深挖背后可能隐藏的包庇、妨害作证等问题,钱塘江的守护者与“砂耗子”的斗争还远未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