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股股東“坑”的華儀電氣一字跌停 股價業績雙承壓

11月24日晚間,華儀電氣公告自爆驚天大雷——由於違規擔保和控股股東資金佔用,超20億元(人民幣,下同)“涼涼”。消息一出,今日(11月25日)華儀電氣股票一字跌停,報收3.43元。

被控股股东“坑”的华仪电气一字跌停 股价业绩双承压

華儀電氣今日(11月25日)股價一字跌停。截圖來源:東方財富網

24日晚間,上交所也火速下發監管函,要求華儀電氣盡快核實大額違規擔保和資金佔用產生的具體形式和原因,並要求公司董事會制定具體整改措施和期限等。實際上,上交所已分別於2016年、2017年與2018年向公司發出年報事後審核意見函,但華儀電氣居然直到現在才發現這鉅額的資金黑洞,令市場譁然。

被控股股东“坑”的华仪电气一字跌停 股价业绩双承压

11月25日,華南某上市公司工作人員對時代財經表示,這個事件暴露的是華儀電氣嚴重的內控不合規問題。

同日,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律師謝良也對時代財經分析,違規擔保無效的主張不確定性較大。

其實,華儀電氣2007年借殼上市之初,也曾經是機構眼中的“明日之風電王者”。但上市12年後,華儀電氣屢被監管問詢、關注,且股價也已經跌倒了3元多的水平。

這些年來,華儀電氣到底發生了什麼?

內控失控 違規擔保無效不確定性較強

根據華儀電氣公告顯示,其違規擔保金額為9.26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22.75%;逾期的對外擔保共計2.14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5.26%;關聯方資金佔用餘額合計為10.58億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26%。

華儀電氣在公告中稱,其控股股東華儀集團已承諾在本公告披露之日起一個月內解決上述上市公司對外擔保和資金佔用的問題。如控股股東不能如期解決問題,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2019年4月修訂)》相關規定,華儀電氣可能會被實行其他風險警示。

但是,華儀集團此刻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據華儀電氣11月23日公告顯示,由於涉及多項訴訟,華儀集團持有華儀電氣30.83%的股份已被全部凍結,累計輪候凍結數佔其持有華儀電氣股份總數的127.01%。

針對這一鉅額違規事件,華儀電氣在公告中表示,“違規擔保事項未履行董事會、股東大會決議程序,公司亦未予以追認,公司將積極應對,主張上述違規擔保對公司不發生效力。”

11月25日,華南某上市公司工作人員對時代財經表示,這個事件暴露的是華儀電氣嚴重的內控不合規問題。對於華儀電氣提到的“主張違規擔保對公司不發生效力”,該工作人員稱,實操中的具體案例不多,難以預測後續情況。

同日,時代財經也就華儀電氣上述主張採訪了廣東環宇京茂律師事務所律師謝良。謝良表示,“華儀電氣要通過訴訟才有可能確認擔保無效。正常情況下,一個訴訟週期快的話要一年多,慢的話兩三年都是有可能的。

謝良進一步解釋,“至於最終能否有勝算,要看舉證程度。從合同法的角度來看,需要看公司內控是否有缺失並提供相關證據,例如擔保合同中的授權情況、公章真實性等。此外,還要看被擔保方是否存在善意,如果存在善意,合同可能還是會被判有效。”

回顧過往,華儀電氣內控問題早已出現。披露了2015年年報後,華儀電氣收到了上交所的事後問詢函,內容包括應收賬款餘額較高的原因(佔期末資產總額的比例達到30%)、四季度盈利能力與前三季度出現反差原因等。巧合的是,此事之後,華儀電氣成為了上交所問詢函“常客”。2017年收到了1個問詢函,2018年收到了3個,2019年收到了2個。內容上,問詢函主要包括重大事項、年報中的財務問題等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1月中旬,上交所還公開譴責了華儀電氣及其時任財務總監李維龍、時任董事會秘書張傳暈,對時任董事長陳道榮、時任總經理陳孟列、時任獨立董事兼審計委員會召集人胡仁昱予以通報批評。

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華儀電氣直到2017年4月10日才公佈2016年度業績預虧公告;二是重大事項及其相關進展未及時披露未履行股東大會決策程序。

難題待解業績股價均承壓

另一方面,華儀電氣業績波動明顯。根據Choice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華儀電氣淨利潤經歷了盈利、虧損的循環,在2015年僅是業績增速下滑,但在2016年及2018年均有虧損,淨利潤分別為-0.48億元及-0.81億元。

無可否認的是,華儀電氣業績受到了行業週期性影響。從主營業務來看,華儀電氣主要業務為輸配電及風電。

前者(輸配電)已步入紅海階段,產品同質化嚴重,競爭激烈;後者(風電)則經歷了下行階段,根據安信證券今年3月研報顯示,風電裝機在2015年“強裝”後連續下滑兩年,在2018年首度迎來複蘇。

為了培育業務增長點,華儀電氣陸續進入了環保行業及小額貸金融業務。不過,這兩塊業務對華儀電氣收入貢獻不大。

與業績一起“沉淪”的,還有華儀電氣的股價。華儀電氣借殼上市後不久,在2008年1月2日收穫了迄今為止的最高價29.27元(前復權),但當年11月6日又跌至最低價2.94元。隨後,華儀電氣股價一直在約3至20元以內震盪。

華儀電氣股價在2018年迎來轉折點。在收到上交所的公開譴責後,公司股價已經開始急跌。2018年2月2日起,華儀電氣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3個月後,該事項終止。“屋漏兼逢連夜雨”,上交所的譴責疊加重大事項的落空,投資者用腳投票,華儀電氣股價從停牌前的10元以上水平一路下瀉至復牌後3至5元左右的水平。

時代財經瞭解到,上述資產重組涉及的標的資產為四川省明遠電力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主營業務為工程建設總承包、分佈式能源建設運行、售配電等專業智慧能源綜合服務等,交易方式初步確定為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

市場對此次重大重組失敗反應較大。根據華儀電氣2018年5月2日的公告顯示,在相關投資者說明會上,有投資者語氣激烈地質問公司是否存在“忽悠式重組”的可能性。

被控股股东“坑”的华仪电气一字跌停 股价业绩双承压

在上述事項停牌期間,華儀電氣全資子公司華儀投資還擬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額人民幣3億元,參與設立樂清華贏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樂清華贏”)以財務投資,後者擬從事量子通信、軍工通訊、物聯網、新能源、互聯網金融、消費零售及製造行業。但華儀電氣提示,其尚未涉及相關行業,暫無相關領域技術、人才儲備。

對此,上交所也發佈了問詢函,公司跨界投資的主要考慮、各方出資的具體進度安排或時間表等均受到上交所關注。不過,該事項最終仍然“告吹”。在2018年8月28日公告中,華儀投資最終以人民幣1元的價格轉讓了樂清華贏的股權,其實繳出資額0萬元。

如今,華儀電氣又爆出這一價值超20億元的“么蛾子”,股價短期內持續下跌的可能性很大,“面值退市”的危險在悄悄逼近。此外,華儀電氣今年前三季度歸母淨利潤增速又下滑了36.04%。如果業績再出現虧損,即華儀電氣第二年虧損,業績退市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