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爾幹納盆地:中亞地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寶盆

傳統印象上,中亞地區以廣袤、荒涼著稱,而位於帕米爾高原西側的費爾幹納盆地卻是個獨特的存在。

費爾幹納盆地是南側天山山脈和北側吉薩爾—阿賴山脈環抱的封閉山間盆地,有河谷和山口通向盆地之外,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的交界地區。在乾旱的中亞地區,有流水的地方才有生機,錫爾河及其支流從費爾幹納盆地流過,帶來豐沛的灌溉水源,滋養著這片綠洲,使得費爾幹納盆地成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聚居地之一,數千年來都是整個中亞的糧倉。

費爾幹納盆地:中亞地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寶盆

費爾幹納盆地地形地貌(衛星圖)

地形地貌上,費爾幹納盆地呈三角形,東西橫跨300公里,南北最大縱深才170公里,面積2.2萬平方公里。西北以恰特卡爾、庫拉馬兩山脈為界,東北以費爾干納山脈為界,南臨阿萊、土耳其斯坦兩山脈。西面由狹長的庫賈恩峽谷與飢餓草原相接。海拔僅有330至1000米,是中亞低海拔盆地,盆地被群山環抱,邊緣是光禿的低丘陵地帶,從山上流下的許多溪流穿行於丘陵之間,灌溉著連綿不斷的肥沃綠洲,盆地中央是佈滿鹽鹼灘和沙丘的亞賈萬草原。

費爾幹納盆地:中亞地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寶盆

費爾幹納盆地的山谷(錫爾河上游)

費爾幹納盆地整體由東向西傾斜,出口非常少。比如說在烏茲別克斯坦,盆地距首都塔什干雖然才400多公里,但現代交通運輸線路數量少,只有一條公路連接,冬季還有數月的大雪封山,公路運輸更加艱難。

費爾幹納盆地:中亞地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寶盆

錫爾河及其支流的流經使得費爾幹納盆地成為一片肥沃綠洲

在氣候特徵上,費爾幹納盆地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炎熱,降水較少,年平均降水量僅為100至500毫米。盆地內的景觀主要為綠洲和荒漠,綠洲靠周圍山地流出的河流灌溉。在這些山地河流中尤以錫爾河水量最大,也正是錫爾河及其支流的流經,為費爾幹納盆地注入了生機,不僅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還帶來大量適宜耕種的泥沙,使得費爾幹納盆地成為一片肥沃綠洲,與中亞地區常見的群山、沙漠和草原地貌形成強烈的對比。

費爾幹納盆地:中亞地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寶盆

費爾幹納盆地是一個肥沃的綠洲,與中亞常見的沙漠和草原完全不同

正如中東地區的新月沃土(西亞兩河流域及其附近的肥沃土地)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河谷那樣,費爾幹納盆地依靠古老而高效的灌溉系統,在這本應乾旱貧瘠的地區,耗水甚巨的農業因此而發展起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帶來豐富的物產,自古以來便以盛產小麥、大米、棉花和瓜果、苜蓿等物產著稱。不論什麼季節來到這裡,道路邊隨處可見售賣水果的攤點。

費爾幹納盆地:中亞地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寶盆

費爾幹納盆地種植著大量的紫花苜蓿

說起苜蓿,維達在此科普一下,費爾幹納盆地種植著大量的苜蓿。那麼苜蓿是做什麼的呢?其實苜蓿是一種豆科植物,主要用制乾草、青貯飼料或用作牧草。特別是紫花苜蓿,它是世界上分佈最廣的豆科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稱。具有耐乾旱,耐冷熱,產量高而質優,又能改良土壤的特性,因而為人廣泛栽培。而費爾幹納盆地大陸性氣候乾旱,降水少,光照足,很適宜苜蓿生長,同時又可以改良鹽鹼化的土壤;再加上費爾幹納盆地人口稠密,農產品消耗量大,且適應發展畜牧業,所以紫花苜蓿被大量種植,周圍山地遍佈優良牧場,歷史上的費爾幹盆地更是以盛產汗血寶馬而聞名遐邇。

費爾幹納盆地:中亞地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寶盆

唐太宗昭陵六駿之一的特勒驃,即為汗血馬,來自費爾幹納盆地

說起費爾幹納盆地的稠密的人口數量,就不得不說費爾幹納盆地“中亞糧倉”的美譽名副其實,2.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還不到中亞五國總面積的1%,卻居住著中亞22%的人口,即1400萬人生活在費爾幹納盆地,使得這裡成為中亞地區人口密度最大的區域,近些年來,又發現了第三系、侏羅系和白堊系年代的石油蘊藏,且儲量頗豐,足見其是中亞最富饒之地。再加上在費爾幹納盆地這個封閉的地形環境,出口非常少,像極了一個像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寶盆。

費爾幹納盆地:中亞地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聚寶盆

費爾幹納盆地富饒的背後卻是各種矛盾糾結下的動亂

在費爾幹納盆地富饒和充滿生機的景象之下,卻是民族矛盾、宗教衝突和國界之爭的隱憂。到底是什麼造成了費爾幹納盆地的複雜現狀?維達下期再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