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上中學時,我就很想去參觀一下聶政臺,但因其在戒備森嚴的監獄高牆之內,使我一直不能如願。沒想到,我參加工作後,竟在聶政臺上面辦公了一段時間,得以有機會觀瞻。現在雖然不在上面辦公了,但每天都要在聶政臺前經過,慢慢地竟熟視無睹了。近段讀史,又勾起了我對古人的懷念,感到有責任應為其寫點什麼。

我平生第一次耳聞聶政的名字是在我上中學時期讀《戰國策·魏策·唐睢不辱使命》 一文:“……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後又在《史記·刺客列傳·聶政》一文中對聶政事蹟有了更多的瞭解。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史記》記載:聶政是戰國軹人(今河南濟源),從小就有一副仗義心腸,青年時因當地有一惡霸禍害鄉里,他仗劍將其殺死。為了避禍,聶政攜其姐聶嫈逃到了齊國,以屠為業。韓國大夫嚴遂受到韓列侯之叔、時任相國的俠累迫害,也逃到了齊國。聞聶政俠名,便訪得聶政,贈其重金,聶政堅辭不受。後嚴遂極力與聶政相交,結為知己。交往中聶政得知嚴遂遭遇,很是憤慨。為報知遇之恩,聶政待為母守孝期滿,姐姐出嫁,心無掛礙後,於周安王五年(公元前397年)的一天,隻身一人,來到韓都陽翟(今禹州),闖入相府,殺死韓傀。因怕連累其姐,自毀其面,挖眼剖腹而死。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韓侯曝其屍於市,懸賞指認此人。其姐聶嫈聽說消息後,說:“此必是聶政”。乃不懼殺身之禍赴韓,認出其弟,伏屍痛苦。對行人泣訴說:“我弟聶政,孝母親秭、厚心重義,嚴大夫屈身交弟,形同知己,恩情深厚,我弟還能咋辦呢?勇士應該替知己的人犧牲啊!弟因我的緣故不惜自毀其面及軀體,我又怎害怕殺身之禍,不替弟弟揚名呢?”聶嫈聲聲淚、字字血地向市民泣訴畢後,話說完,聶嫈長呼三聲"天",即因悲哀過度、心力交瘁,死在聶政的屍體旁。官府把姐弟屍體曝陳荒野,想讓其屍被狼拉狗啃。

禹州先民憐二人遭遇,趁夜自發地收其屍首,你一把,我一筐地用黃土將二人掩埋,形成了南北兩個墳冢,後來不斷有人來冢前禱告致祭、填土修墳,久而久之,兩冢連為一體,形成一個高大的墳冢。

隨著墳冢越來越大,當政者也越來越不安,深感聶政冢是多事之地,大約在北宋時期,當時的禹州知州放出謠言,說聶政冢附近有妖邪之氣,需請神靈以鎮妖邪,於是上奏皇帝,將聶政冢用磚石砌起,並在其上建“玄武廟”。“玄武”即 “真武”,是古代神話中的“威鎮北方之神”,宋真宗曾尊之為“鎮天真武靈應祐聖帝君”,從此聶政冢被稱為“玄武廟”。

後又稱“玉皇閣”、“真武廟”、“祖師廟”,因其下有墳冢,百姓俗稱“祖師冢”。統治者搬出神靈來壓聶氏,寓意以“真武大帝”驅義士烈女之魂,幻想把聶氏事蹟淡出人們的心田,用心可謂良苦。然愚民之舉終難掩真相,解放後,新中國恢復了“聶政臺”的稱謂,並於1958年被禹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瑟瑟秋風中,我踩著片片落葉,沿著歲月斑駁的青石臺階再一次登上了聶政臺。現存臺階共三十四級,拾階而上至第一平臺,即是古樸莊重的山門,山門東側原有一座鐘鼓樓,現已不存。上世紀七十年代在鼓樓原址上建成一八角亭臺,雖是年代不遠的建築,卻也飛簷流角,清雅雋秀。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過山門有一廟房,廟房上有閣樓,下有過道。過道兩側的牆壁上嵌有明正德、明萬曆、清康熙年間的幾通小型石碑,字跡依稀可辨,我通過辨認得知,這些石碑多是為修建“玉皇閣”、“真武廟”、“玄帝廟”而立的功德碑,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穿過此門再上六層臺階,可達第二平臺。據史料記載:平臺中央原本是一座面闊、進深皆為三間的“祖師殿”。屬歇山九脊單簷式建築,頂覆琉璃瓦,脊鴟、垂脊、仙人、獸件皆有,造型逼真,雄偉壯麗。大殿前有拜殿一座,拜殿東西兩面也各建配殿。大殿後面靠平臺邊沿有一排廟房。從山門兩側至平臺邊沿建有一米高的護欄,遠遠望去“殿宇蔚然,高出雲表”(《禹州志》載)。

文革時期,高高的監獄圍牆也沒能擋住“破四舊”的風潮,造反派登上聶政臺砸毀了部分石碑,拆毀了大殿及拜殿。後因監獄辦公所需又在大殿原址上用紅磚、機瓦建了新大殿,現在已牆體開裂,頻臨倒塌,早已廢棄。東配殿部分牆體也已經傾覆,至於市志記載的西配殿、拜殿、廟房等建築,早已不存了。聶政臺東北兩側被幾十根長長的水泥電線杆支撐加固,以防颱體倒塌,房催屋毀。整個聶政臺及其上建築均已岌岌可危,亟待維修。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大殿屋簷下的亂草叢中,寂寞地躺著二根原大殿上的青石構件,上雕龍雲圖案,栩栩如生,工藝精湛,每根足有一尺見方,一丈餘長,可見當年大殿的規模。在一根青石的左端,用小體正楷陰刻:

徽府 遂昌王 景寧王 共施左石方一根

建德王 陽成王 共施右石方一根

落款:明正德拾肆年陸月初七日立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這表明,兩根石樑是明正德年見重修真武大殿時徽王府所施捐。

過去,大殿右前方有一株高大的百年古柏,曾枝葉如蓋,夏季,偌大的樹蔭總給聶政臺送來愜意的清涼。我每次回老家省親,村中老翁西領伯見到我總要問上一句:“祖師冢上的那棵老柏樹還在嗎?”

民國政府在聶政臺上辦過學校,他小時候曾在那裡求學,對那株古柏有著難以釋去的情懷。現在老柏樹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枯死了,僅剩枝幹。不知從哪年起,從枯死的柏樹根部長出一株凌霄,繞著枯死的柏樹枝幹攀援而上,長勢茁壯,沒幾年便爬上了高高的枯柏枝頭,滿樹蔥鬱,綠意盎然。每到初夏,開一樹火紅的凌霄花,一簇一簇的,煞是好看,像是為了給枯柏遮羞而有意穿上的一件漂亮華衣,給已大不堪觀的聶政臺增添了別有一番的生機和情趣。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遠處群山連綿,落日如輪,再看眼前這房損屋漏、蛛網亂結、滿目蒼涼的聶政臺,不禁使人有種“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之感”,使我的思緒不禁回到了兩千四百多年前發生在禹州大地上的悲壯一幕。“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探虎穴兮入蛟宮,仰天呼氣兮成白虹。”

這雖是荊軻刺秦王前所唱之歌,但我想聶政在早他170年前隻身一人動身赴韓都時一定也是懷著同樣的悲壯心情。他不僅身懷武藝,而且俠勇睿智;雖貧卻不貪千金;激於義而捨身相報;為免親人受累,不惜自毀其面。他堅守的是知己相報、捨生取義、除暴安良的信念,足稱俠士。其姊聶嫈剛烈堅強,不畏強權,敢於為弟弟挺身而出,行事果決,寧死不屈,堪謂俠女。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歷代文人墨客也對聶氏二人讚賞有加,清順治年間進士張沐來禹講學,登臺留詩:

軹人有血氣,

仗匕不還家。

臺上俠魂暗,

城邊幕影斜。

曾先後任禹州知州的史廷柱和高鑑也分別望臺潑墨:

“高原榆柳動斜陽,

野老猶傳俠骨香。

自是名心繫女子,

累累雙冢對山棠。”

“雙墳分俠烈,

一劍判恩仇。”

“闊野青磷斷,

高臺碧樹秋。

長河同易水,

隱隱咽寒流。”

蒲松齡在《聊齋志異》書中《聶政》一文更是把聶政昇華為除暴安良的化身,並對聶政如此讚頌:“餘讀刺客傳,而獨服膺於軹深井裡也。其銳身而報知己也,有豫之義;白晝而屠卿相,有專之勇;皮面自刑,不累骨肉,有曹之智;至於荊軻,力不足以謀無道秦,遂絕裾而去,自取滅亡。輕借樊將軍之頭何日可還?此千古恨,而聶政之所嗤者矣……聶之賢,於此益信。”對聶政給予了遠高於荊軻的評價,筆者深以為是。

現代大文豪及歷史學家郭沫若先生為聶氏姐弟專門編寫了歷史劇本《棠棣之花》,劇中用臺詞這樣讚頌聶氏:“不願久偷生,但願轟烈死,願將一己命,救彼蒼生起。”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更有後人依據聶政姐弟事蹟,編寫成中國古典十大名曲之一《廣陵散》,到西漢中期,又有大文學家、大書法家和大音樂家蔡邕對此曲進行編錄題解,稱之為“聶政刺韓王”曲。旋律激昂、慷慨,自秦漢一來一直在民間傳奏不衰,是一曲嘔歌聶氏姐弟的蕩氣迴腸之作。

在聶政故里,今濟源市軹城鎮泗澗村,有聶氏姐弟衣冠冢,在冢前建有“聶政祠”祠內有明朝以來的多通紀念、頌揚聶氏的石碑。每年農曆二月初二,聶氏故園裡遊人如織,祭香繚繞。

聶氏姐弟墓前沒有高大的石碑石雕,甚至聶政臺上現存的遺蹟中也沒有一處有關聶政的記載,我想,這是因為舊中國曆代統治者為了自身利益,用“真武廟”、“玉皇閣”、“祖師冢”等來刻意淡化他們的緣故。但是,聶政姐弟的故事千百年來在史學、文學、音樂、戲劇及民間經久傳誦不衰的事實證明,廣大人民並沒有忘記他們。從《史記》到《棠棣之花》,從《廣陵散》到《笑傲江湖》;從文人墨客的詩句到民間野老的傳誦;從英雄就義處的聶政臺再到義士故里的祠堂,無不寄託著人們對暴政的控訴和對正義的謳歌,這不正是對英雄表達敬仰與紀念的一座座豐碑嗎?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聶政雖出身寒微,但他身上所蘊含的俠義、誠信、孝心和手足情深以及知恩圖報的精神,符合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契合國人固有的信仰和追求。正是這種信仰和追求,使逞強者不敢當道,恃力者不敢橫行。

聶政祠裡一碑文寫得好:“聶政一屠夫耳,所以名垂青史,在其人格。士遇知己,感恩圖報,仗劍而行,志在必達。”二千四百多年過去了,多少帝王將相特意用巨石修建的巨陵大墓紛紛湮沒於歷史煙塵中,而民間自發用黃土磚石壘起的聶政冢仍存於今,大概就緣於此吧!

中國石油大學禹州籍老教授餘世誠先生,在他寫的《俺禹州·咱禹州》這本書裡說,他餘生歲月裡有兩愁,其一就是愁何時能為聶嫈、聶政姐弟解除束縛。是啊,壓在聶政姐弟身上的“祖師”雖然不存在了,但他們現在仍被束縛於高高的監獄圍牆之內,不得“自由”。我和餘老先生一樣期待著聶政臺有朝一日能衝出樊籬,煥發新顏,重為禹州勝蹟,使普通百姓能夠更好地觀瞻,讓更多的人能夠憑弔英雄,使聶氏故事中蘊含的精神更好地發揚光大。

禹州--聶政臺上感懷

秋風乍起,楊柳沙沙,金黃的銀杏樹葉隨風飄零,似乎是在向英雄致祭,我也不禁作拙詩一首,以向俠士烈女致意:

露月青柳風蕭蕭,

高臺尋古意悠悠。

士遇知己仗劍起,

義心赤膽傳千秋。

烈女為弟挺身出,

香消玉殞亦風流。

青山綿綿俠魂在,

血染黃塵一地花。

亥豬年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