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最新”旅游景点排行榜名单曝光

晋城“最新”旅游景点排行榜名单曝光

TOP.1皇城相府

上榜理由:皇城相府(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2018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皇城相府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

TOP.2王莽岭

上榜理由:王莽岭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境内,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包括王莽岭、锡崖沟、昆山、刘秀城四个景系,由晋城市兰花集团2003年开始经营开发。总面积150多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低处跌入河南省辉县市境内仅300米左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风光秀 丽,景色诱人。这里的云海、日出、奇峰、松涛、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立体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素有 “清凉圣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誉。毛泽东生前秘书、当代诗坛领袖李锐畅游景区后称赞道:“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 聚,何须五岳攀。

TOP.3司徒小镇

上榜理由:司徒小镇,位于山西东南部,晋城市城区中心的东北部,西距晋城市区北高速路口5公里。占地千余亩,是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农耕体验、旅游购物、文化演艺等为一体的“老晋城民俗印象基地,新晋城美食旅游地标”。每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量均有百万以上人次,屡次刷新晋城旅游行业新记录。大多是来自晋、豫、冀、陕以及长三角游客,奔着八百种山西各地美食和三百种民俗,特别是晋城市独有的“泽州打铁花”而来。晋城历史悠久古称泽州、泽州府,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门户。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河东屏翰、中原门户、三晋咽喉”的美誉。

TOP.4蟒河旅游区

上榜理由:蟒河风景区位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南33公里的桑林乡,面积58平方公里,境内有猕猴、大鲵(娃娃鱼)、麝、金猫、金雕、金钱豹、大黑蝴蝶和山白树、领春木、青檀、兰草、山萸树、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是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被为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风冬暖夏凉,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有“山西动植物资源宝库”之美誉。特别是保护区内的猕猴,属我国自然地理分布的最北限。全长10公里的地面钙化景观,被地质学者称为中国东部惟一的钙化型峡谷奇观,号称“北方小桂林”。

TOP.5珏山风景名胜区

上榜理由:珏山风景区又名角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主峰海拔973米,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之美称,“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佛道名山,传齐隋泰斗慧远大和尚在此始建青莲寺,密、禅、净土,各宗皆精,名僧辈出,时称佛都。现存宋建唐塑,列为国宝;道观飞峙峰头,林木葱葱,山岚缭缭,寻天门而上,恍若仙游,素誉北国武当。2009年10月珏山景区入选中国百佳避暑名山。

TOP.6九女仙湖

上榜理由:九女仙湖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阳城与李寨境内,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东距晋城市区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处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主体景观为一回水长达20华里的高峡平湖,拥有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水域面积,并以湖中耸立的巨石奇观——九女仙台及九仙女的传说而得名。

TOP.7天官王府

上榜理由: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天官王府,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刑、户、吏三部尚书,曾辅佐明王朝达四十年之久的重臣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为是国家AAAA级景区。

TOP.8晋城凤凰欢乐谷

上榜理由:凤凰欢乐谷风景区是一个著名景区,位于围棋发源地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南部的夺火乡,马圪当乡境内。凤凰欢乐谷有七大景区:凤凰峡、门河峡、乌龙峡、苍龙峡、龙峡湖、武家湾,百里红叶区。

TOP.9大阳古镇

上榜理由:在山西省泽州县太行山麓,有一座拥有两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镇—大阳古镇。大阳古称阳阿,历史上秦皇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燕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八百余年。大阳明清时期仕官如林,当地民谣“有官不到大阳夸”、“大阳出了三斗三升芝麻官”都真实的反映出了当时大阳的文运盛兴,仕官迭出。同时大阳因手工制针业发达,被誉为“九州针都”。由西汉至明清,大阳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传奇人物,色艺双绝的赵飞燕,首创诸宫调的孔三传,耿介不阿、上万言书的茹太素,为国捐躯的武状元张大经等等,他们在大阳的历史上先后都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古有阳阿之剑,可陆断牛马,水截鸿雁”,丰富的矿藏资源使大阳成为我国冶铁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大阳古镇不仅有冶炼铸造的阳刚豪气亦有轻歌曼舞的灵动柔美。

TOP.10晋城历山

上榜理由:历山,是中条山脉的一段,位于山西南部地区翼城、垣曲、阳城、沁水4县的交界处,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相传舜王当年耕治此山时,曾编制了黄河流域的物候历——《七十二候》,故后人称此山为历山。境内峰峦叠翠,高距云表,是山西省南部最高的山,保存着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在这里,自然风光、原始森林和古人类文化融为一体,集旅游、探险、狩猎、考古、写生、度假为一身的综合性风景区;是一个大气、土壤、水源、环境质量品位极高的、无污染的自然风景区。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800公顷,1983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暖温带森林植被和珍稀动物。

TOP.11山里泉

上榜理由:山里泉景区,人称北方“小三峡”。位于山西晋城市郊外的沁河峡谷中,太行山南部,晋豫两省交汇处,距207国道18公里,距晋城市区50公里,距济源市区51公里。山里泉,景区内风光秀丽、群峰壁立,侯月铁路从景区穿越而过,并设有火车站,因此这里交通十分方便。

TOP.12柳氏民居

上榜理由:柳氏民居,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西文兴村,是为唐代大诗人柳宗元的后人-祖籍沁水的陕西华昌府通判柳遇春修建的故居。创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院中一石牌坊迎风板上尚存有楷书题迹:“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冬十月立。”从现存民居建筑形制、风格上看,清代屡有修葺、增建。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84米,东西宽48米,占地面积4032平方米,总计房屋114间。院落分为两组,以东西走向的村中街道为中线,南北两侧并列两院。原建筑有13座院落,现仅存4座。除两座石牌坊为明代所建,其余皆为清代建筑。民居平面布局分单进、两进,建筑形制多为悬山和硬山式。以村中街道划分,南北两面对称分布,建筑布局紧凑。南院后墙以东西为轴线,建过街楼。各院门额以楷书题院名,四院均为封闭型四合院。

TOP.13晋城五行山

上榜理由:五行山风景区位于围棋发源地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夺火乡水章村,是一处纯天然景区。其位于晋豫两省晋城新乡焦作三市之间,距郑州、洛阳、长治机场都在百公里左右,距新乡高铁东站仅60公里。站在五行山俯瞰中原大地,左脚下是新乡的南太行景区,右脚下是焦作的云台山景区。

TOP.14晋城玉皇庙

上榜理由:玉皇庙位于中国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府城村,1988年被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城玉皇庙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金泰和七年(1207年)重修,贞祐年间部分被毁,元至元元年(1335年)重建。庙坐北朝南,占地4000余平方米。玉皇庙的主要建筑有山门、仪门、成汤殿、献亭、玉皇殿、东西配殿、二十八宿殿、十二辰殿、十三曜星殿、关帝殿、蚕神殿等,其中玉皇殿为北宋遗构,成汤殿建于金,余为元明清建筑。成汤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玉皇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顶。各殿内有宋元明塑像三百余尊。

TOP.15黄围山

上榜理由:黄围山是中国南太行别具特色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东南25公里处,面积100余平方公里,地理优越、交通便利。黄围山以险峰、溶洞、古道、飞瀑、奇峡及红豆杉林为特色景观,其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与红豆杉自然保护区重合,并以奇异的地质地貌被确定为省级地质公园。依照风景区的地理位置,分为黄围山——灵湫洞、红豆杉大峡谷、白陉古道——十里河大峡谷三大区域。

TOP.16砥洎城

上榜理由:砥洎城是华北地区现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筑史上的稀缺实物资料。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13公里处的润城镇西北隅,当地百姓俗称之寨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砥洎城,建筑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远望其城,坚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该城创始年代不详,但从明崇祯十一年(1638)“山城一览”碑碣得知,其创始年代应在明末以前。城呈椭圆形,砖砌,占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南有正门,起于地面的城墙,高约十米。临河城墙从河边筑起,高约20余米,上设城垛、炮台等,是用来防备外来之敌的,现已毁坏不存。正门额书“砥洎城”,为城内居民出人之通道;城北沿城墙设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门乘舟而行。城内道路规则,城周筑环城路,其余均为住宅巷道,各种设施齐备。

TOP.17青莲寺

上榜理由:青莲寺,初名硖石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7公里处的寺南庄北侧硖石山中。因寺内的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座之上,故名青莲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莲寺分为古、新两部分,依傍丹河畔山势展开。古青莲寺在下,新青莲寺居于上。古青莲寺创建于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唐代咸通八(公元 867年)重修并赐名青莲寺。古寺东侧有明代建造的砖砌藏式佛塔,西侧建有唐代建造的惠峰石塔。

TOP.18开化寺

上榜理由:开化寺位于山西晋城高平市区东北17公里舍利山腰。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年间(公元923年-926年),初名清凉寺。北宋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建造了大雄宝殿以后,改名为“开化禅院”,所以后来一直称为开化寺。开化寺也是最有价值的建筑,大雄宝殿是寺内的主要建筑。2017年1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太原蒙山开化寺佛阁遗址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称蒙山大佛及佛阁是中国北朝时期体量最大的摩崖大佛和佛阁,大佛高度是世界第二大佛,雕造年代是世界最早的大型石刻佛像。

TOP.19晋城红岩大峡谷

上榜理由:这里主要说的是锡崖沟红岩大峡谷,中国的典范国内罕见,与美国的红岩大峡谷相似。绝壁深约130多米,总长40多公里,如刀劈斧剁,岩石色泽赤红直立90度而下,大部分峡谷景观在山西王莽岭景区,被称为[红岩绝壁大峡谷]。景色壮观,气势宏伟!

TOP.20棋子山

上榜理由:棋子山,古名棋子岭、谋棋岭,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六泉乡西南。相传为殷商贵族箕子封地。周武王灭商后,箕子曾避居于此,摆布石子,推演天文。棋子山正在成为世界围棋起源纪念地、历史文化名人箕子纪念地、当代围棋文化与赛事活动中心。棋子山山势平缓,主峰海拔1488米。山上松树成林,山清水秀,风景优美。经国家有关部门考察论证, 陵川棋子山为中国围棋发源地。棋子山方圆数十里之内,颜形成酷似班固《奕指》及《围棋辞典》所称的天然棋石俯拾即是。景区以围棋起源地、箕子纪念地、度假疗养和森林避暑景观为特色,是融围棋文化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TOP.21羊头山石窟

上榜理由:羊头山石窟,位于山西省晋城高平市神农镇羊头山顶,羊头山海拔2000米,因山巅巨石酷似羊头而得名。山颠伏卧石羊高2米,宽2米,长近3米,羊头向东南,羊身上驮高2米的正方形石柱,四周雕有佛龛,内置一佛二菩萨。羊头山亦称首羊山,地处潞、泽两郡的交界处,所谓“岭限二郡,麓跨三邑,山高千余丈,磅礴数十里”是也。山巅有两座石雕方形塔,塔侧石雕伏羊佛龛造像,头尾清晰,由此山状为羊头,故名 羊头山梵刹,名曰清化寺。

TOP.22晋城海会寺

上榜理由:海会寺亦名龙泉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北15公里大桥村西,为阳城县境内主要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赖赐名额为“龙泉寺”,后历代重修,增修,规模宏大,明清之遐迩闻名。

TOP.23佛子山

上榜理由:佛子山是太行第一峰,俗称佛山。在山西陵川县六泉村。周围山岭峥嵘突兀,峰峦连绵不绝,山花灌木遍野丛生。主峰海拔1884米,有古佛寺,佛为“天中天”,雄踞太行绝顶,登峰远眺,黄水东流,云海翻腾,太行风光尽收眼底。今寺宇已毁,基址尚存。

TOP.24石梯

上榜理由:石梯 在稀世圪洞十八盘,仅仅300多米的道路,垂直落差竟达170余米,1999年人工铺设了石梯步道,最大坡度40多度,台阶1000多级,是蟒河旅游步道中最险要的地段。

TOP.25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上榜理由: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位于晋城市区北35公里的高平市神农镇,华夏始祖一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迹遗址,在全镇境内分布广泛,多达40余处。这里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这里传颂着“精卫填海”的美妙故事,这里有炎帝居住过的羊头山,有举国无双的明代“炎帝陵”石碑。

TOP.26湘峪村

上榜理由:湘峪村位于山西省沁水县郑村镇,县城东南58公里处。湘峪村的最大特色是原汁原味,整个村庄是一个完整的城堡式建筑,村内的三都古城最具历史文化价值,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建筑由东西向两条街,和南北向九条巷道将其分割有序。现存主要建筑有三都堂、帅府、十大宅院、大小男院以及寺院、祠堂、私塾等。特别是修筑于城垣之中的藏兵洞,中西合璧的状元楼、探花楼以及固若金汤的城墙防御体系极具特色,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明代第一古城堡”。

TOP.27晋城崇明寺

上榜理由:俗称狼谷寺。在高平市区东南15公里圣佛山东麓。背依青山,前临深谷。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现存山门、钟鼓楼、中佛殿、后殿及东庑,为两进院。中佛殿内一对“断梁”,为民间匠师因材设计,小材大用,利用两根直径同等长度的小梁对成,断梁正中缝下,用顺袱串承托,两端架于前后檐柱斗拱后尾上,并将屋盖重力平衡到前后檐柱上。据寺内北宋淳化二年(991年)及清道光六年(1826年)重修碑文记载,虽屡经修茸,其规制仍保存宋代建筑风格。

TOP.28晋城圣姑庙

上榜理由:殿内东西墙上遗存部分壁画,内容为诸仙女,面形丰润,衣饰富丽,线条刚劲有力,有如永乐宫壁画,为建殿时原作。圣姑殿三开间,前檐插廊,歇山式屋顶,明间特宽,用大额枋及绰幕枋承托,殿中木雕神龛,塑马仙姑卧像一躯,头东足西,合目而睡,姿态慈祥,比例匀称,塑工之佳,可与晋祠塑像媲美。

TOP.29景德桥

上榜理由:景德桥,又名沁阳桥、西关大桥,是山西晋城市城区通往阳城、沁水的交通要道,是继赵州桥之后我国现存历史悠久的古代珍贵桥梁之一。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明昌二年(1191)落成,前后施工3年。主拱净跨21米,拱高9米,拱厚1米,桥身连同东西桥堍共长33米,桥面宽5.9米,两肩小拱净跨3.08米,全桥用15道立券石并排砌成,大券两肩各有一小券,既可在洪水季节分流水量,又能减轻桥身券脚的荷重,还增添了桥自身的美感。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桥西兴建景德庙,从此改名为景德桥,是全国继河北赵州桥之后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桥之一,也是山西省现存年代最久远的石拱桥。1965年被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TOP.30白马寺森林公园

上榜理由: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市区北4公里处的城区境内,面积达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森林公园内不仅自然风景旖旎如画,而且人文景观底蕴深厚,主要景点有“白马拖缰”、“白马禅寺”、“景公塔”、“石佛像”、“黑龙潭”等。景区内的白马禅寺存有缅甸僧人赠送的六尊“玉佛像”、台湾佛教基金会赠送的三千册《大藏经》。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为寺院封笔提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