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長白山深林資源豐富,木材交易成為長白山區域興盛、繁華和崛起的主要經濟來源。鴨綠江便成了吉林遼寧兩省輸送木材的黃金水上交通線。鴨綠江木排就是木材運輸的一種傳統方式。如今在中朝界江鴨綠江上,還能見到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實際上這種朝鮮木排是舊中國鴨綠江木排文化的縮影,下邊通過用鏡頭記錄“鴨綠江朝鮮木排”, 穿越百年時空,追憶這一體現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中國的鴨綠江木排文化。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1.歷史沿革

一百多年前,日俄為爭奪在我國東北的權益而大打出手。1904年,日本佔領了鴨綠江流域,開始瘋狂掠奪中國東北的木材,木排運輸業——鴨綠江木排就是這個時期興盛起來。在當時,以安東縣為集散地的鴨綠江被稱為“南流水”。南流水從長白縣順鴨綠江一直放到老安東沙河口,全長790公里,木把們日夜兼程,要走兩三個月才能抵達。安東縣(現為丹東市),被稱為“木都”,鴨綠江上游漂來的木材都到這裡集中,再分散到海外等其他地方。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木材運輸是由中國的關東木幫——木幫行承擔的。木幫行分為:山場子(伐木)和水場子(放排)兩種。

山場子是指嚴冬酷寒的時節,在山裡伐木後,將木材運送到江邊。水場子指將運到江邊的原木,穿成木排並順江流放運送到山外。水場子是利用鴨綠江水流運輸木材——放排。

人們在電視連續劇《闖關東》中見到的放木排就是發生在這裡水場子的故事。

2.組裝小木排

放排的第一步先要將原木組裝成小木排,沿著鴨綠江,藉助江水的動力流放木材。組裝小木排的地方稱為“排窩子”。如今鴨綠江朝鮮木排“排窩子”,在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的十三道溝水域。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組裝小木排的基本要求是編扎牢固、運行穩定,同時要求操縱靈活、阻力小、編扎拆卸方便和耗用索具少。

編扎小木排方法是:同一排節的原木或原條的長度和直徑要儘量一致,並用木楔、索具和橫木捆紮牢固。

組裝小木排通常在水上作業場進行。水上作業場河段的流速以0.3~0.8米/秒為宜。場內設有木材分類、扎排和編排等設施。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鴨綠江組裝小木排,採用單層平型排。同一排節的原木或原條的長度和直徑要儘量一致,並用木楔、索具和橫木捆紮牢固。先由幾根原木或原條編紮成單層排節,再用索具將幾個排節連成一列而成。木排的寬度和長度依河道的寬度和彎度而定,以鴨綠江水流為動力的小木排通常長度為10-15個排節,每個排節由5~15根原木橫向編制組成。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一般使用一種稱為“臭李子”的枝條連接排節,臭李子枝條韌性十足又十分柔軟,編排的枝條耐用可靠,反覆使用。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3.放小木排

放排的第二步是排運。木排編成後沿水路運輸稱為排運。排運有放排和拖排兩種。放排需要藉助自然水域水流的動力在鴨綠江中放排,木排的控制由人工完成。拖排是藉助於機械動力在鴨綠江水流速很慢的區域(例如庫區)放排,木排的控制由拖船完成。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從吉林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的十三道溝到臨江市韋砂河鎮的鴨綠江大約200公里長。因為這一段鴨綠江江面狹窄、水流湍急,水道彎路多,都採用“放排”運輸方式。

承擔水上放排的人成為“木把”。放小木排時,一般由三個“木把”控制一個小木排,每個人的崗位叫“招”。放小木排的“招”式有分工的:一個“撥招”,兩個“划水招”。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撥招”是小木排上的舵,木排的舵是一個由18-10根原木並排組成的“木排”。 “撥招”的作用是控制小木排行進的方向,使木排能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姿態。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划水招”在木排兩邊或尾部,當木排進入回水或者漩渦後,就要想辦法將木排劃出回水或者漩渦。有時木排進入流速慢的區域,就需要用“划水招”將木排帶到流水上。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划水招”使用的工具,類似於船的搖櫓,叫作“招”。使用“招”時, 用雙手抓住招把,雙腳抵緊腳下的木頭,人朝後仰,死力地朝胸前扳;也有用肩頭扛著招把,用力往前頂的。無論用哪一種姿式,都叫“扳招”。力氣大的“划水招”,只要撥動三、五“招”,便能撥正木排的航向,使之轉危為安,順利前進。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顯然,“撥招”和“划水招”的操作是需要技能的。俗話說“頭招忙,二招穩,幫招尾招要拿準”,就是指排上“木把”們的分工和職責規範。他們需要根據水流狀態,緊密配合才能使小木排順水飄流。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4. “木把”的生活

舊時候的“木把”們,在艱苦的生活中,終日與大自然搏鬥,養成了開朗豁達的堅強性格。他們敢愛敢恨,愛憎分明,有著獨特的婚姻觀與性愛觀。他們很少娶妻,很多人的婚姻形態是“記時婚”或“季節婚”。“記時婚”是木把們與沿江村落小鎮上妓女和窯姐兒之間的關係;“季節婚”則與民間俗稱的“拉幫套”相似。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木把”們的副食來自於鴨綠江。鴨綠江江水大,魚也多,“木把”們常用魚叉扎魚或用魚罩罩魚,算是美味佳餚。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木把”們過著群居的行幫生活,行幫的人主要是來自關內的流民。每個行幫都有一個伐木經驗豐富的頭領(行幫裡叫“把頭”,俗稱“老木把”),頭領具有絕對權威。如果不聽把頭的話,很可能破壞木幫的組織紀律和信仰,會給生產和生活帶來不安全的因素。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小木排一切準備就緒,隨著一聲吆喝:“開排了”, “木把”們解開纜繩,蹬竿子、扳招一齊上陣,木排駛離“排臥子”,浩浩蕩蕩地向鴨綠江的主流駛去。木排的速度很慢,幾乎與江水的流速一致,一天也就能行駛幾十里路程。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山重水複,道無坦途,小木排不能隨便放,要視水勢而定,水大水小均不能放,只有到水漲到岸邊長草的地方,才是放排的最佳時期。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鴨綠江沿途的激流、險灘、水汀、礁石、陡崖稱為哨口,它們像一隻只蟄伏的怪獸,張著猙獰大口,等待小木排的到來。放小排的流域不知道葬送了多少“木把”的生命。鴨綠江上有名有姓的哨口有80多個,每一處都異常兇險。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儘管“木把”們很能吃苦,個個身體健壯,水性極佳,但水流變幻莫測,木排也會出現擱淺、散排等情況,不少“木把”們都因此喪命。一旦撞礁擱淺,就得用幾天的時間將木排分解成小片,用小船牽引到下游水流平穩的地方重新組合,費力又費時。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放排過程驚心動魄,一分一秒都不能鬆懈,如果木排頭一停,後邊的木排就會如山崩般翻卷起來,向排頭疊卷砸下,整個長排頓時粉碎,瞬間把人擠成肉泥,木頭也像散了花的火柴桿似的漂滿大江。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5.小木排過激流

鴨綠江上游水面狹窄、激流暗礁頗多。過激流時如同通過驚濤駭浪,先要在穩中將木排“招正”,對準激流中水道,由“撥招”控制木排前頭行進的方向,再由“划水招”控制木排尾部的順水進入水流方向。過激流湧起的浪花有時達到兩米多高,木排的控制和排上人的生命,在過激流的過程中,一切交給“撥招”,聽天由命。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過了激流,進入正常水流後,一切恢復正常。

6.組裝大木排

在臨江市韋砂河鎮的鴨綠江水域,是鴨綠江朝鮮木排的集結地。放排的第三步是在集結地將若干小木排組裝成大木排。因為鴨綠江從這裡開始,將進入的雲峰水電站庫區,由於庫區的水流平穩,所以採用“拖排”運輸方式放排。同時在這裡完成木材收購、計量、交易過程。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組裝大木排,就是用鋼筋將多個小木排重新並、串組合,大排長度為100到200個小排,寬度為10到20個小排。一般大木排的長度的長度在2公里左右。

大木排形狀象一支飄浮在鴨綠江面上的大羽毛,非常漂亮。有詩曰:湍急鴨綠江,木排水中央。雀屏左右擺,木把前後忙。

7. 拖排

放排的第四步是“拖排”。 拖排是由一艘拖輪和一艘小汽艇拖動和控制大木排放排,由拖輪提供動力和駕駛員控制木排前行的方向,其作用類似於小木排“撥招”的功能;由汽艇拖動木排兩側或尾部方向,作用類似於小“划水招”的作用。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由於水電站庫區江面寬、流速慢、岸邊懸崖峭壁多、水道彎路急,拖動2公里長的大木排,需要有很高的駕駛技術。大木排轉90度急灣、過U形灣,都是對拖輪駕駛員技術的考驗。“拖排”運輸時,航速在5公里/小時左右。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8.收排

大木排經過約200公里的水路,一路浩浩蕩蕩,穿越崇山峻嶺,舊時目的地為遼寧省丹市,如今木排終於到達鴨綠江朝鮮木排的終點——吉林省集安的雲峰水庫大壩。這時進入放排的最後一步——收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木排在雲峰水庫大壩上游收排、拆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最後原木會依次進入作業通道。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由龍門吊,將原木從大壩上游吊起,放到大壩的下游的鐵道火車上。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再轉運到火車站貨場和汽車運輸貨場,運往朝鮮各地。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中國木排活動已於上世紀九十年代陸續終止。作為木材水上運輸的廣大“木把”們也不得不沉重地告別鴨綠江、告別木排,告別過去那水上飄的熟悉生活,走上岸來,走進新的企業,走向新的生活!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木把”們雖然離開了鴨綠江,離開了木排,但他們那勇往直前、百折不撓、頑強不屈、豪邁雄壯的精神卻一直陪伴著、鼓舞著、激勵著鴨綠江兩岸的人民!

罕見的木材運輸方式——鴨綠江朝鮮木排

如今站在中朝邊境,鴨綠江岸邊,俯瞰朝鮮木排,儘管條件有所改善,但波濤中排工的身影仍在眼前,一聲聲久遠空曠的放排號子,激盪著歷史迴音。一段段血淚情仇的滄桑記憶,譜寫成一曲曲抗爭命運的激流悲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