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死後,老三袁尚憑什麼敢奪大哥的權?——袁氏三兄弟(一)

講過了袁紹的一生,我們知道了袁紹死後留下了三個兒子,老大袁譚,老二袁熙,老三袁尚。而袁紹把老大袁譚外派了出去當了青州刺史,而把寵愛的小兒子袁尚留在身邊,對此沮授提出了不贊同的看法,認為這會為日後分裂內亂留下禍根,但是袁紹沒有采納。袁紹為什麼這麼寵愛這個小兒子?原因其實很簡單,就是袁尚容貌在三個兒子當中比較俊美。


其實作為父親,有更為喜歡和寵愛的兒子,真是很正常的,但是像袁紹這樣連長幼秩序都不顧,甚至影響到即位的,就是有點昏聵了。其實袁紹如果有點歷史常識的,應該知道春秋時期著名的鄭武公的大兒子鄭莊公“寤生”和小兒子“共叔段”的典故,如果不知道的話,只能說明袁紹是不學無術。而知道還不能從中吸取教訓引以為戒,也說明袁紹確實是徒有虛名。以這樣的才能,在官渡敗給曹操也就不是意外了。

其實袁紹自己來說,他是一直也沒有拿定主意是不是要換掉袁譚,讓袁尚繼承自己的家業。袁紹病了20個月才去世,到臨死也沒有留下關於繼嗣的遺言,可見袁紹在繼承人問題上實在不是一般的拿不定主意。

袁紹死後,老三袁尚憑什麼敢奪大哥的權?——袁氏三兄弟(一)

如此猶豫不決,以至於在袁紹死後,屬下部眾都準備按照長幼之序以袁譚為繼承人。但是袁氏集團內部其實是不團結的,主要分為兩派:逢紀、審配一派與辛評、郭圖、袁譚一派。審配和逢紀向來為袁譚所厭惡,又和辛評、郭圖有過節,因此兩派關係一直十分不合。

逢紀、審配擔心袁譚繼承大業後,辛評、郭圖等人一派得勢會危害自己,就偽造了袁紹的遺命,擁戴袁尚作為繼承人。逢紀、審配當然不能證明這個偽造的遺命是真的, 然而,辛評、郭圖等人也沒辦法證明遺命是假的。這下麻煩了,直接導致袁譚無法即位。所以說,這實際上是袁尚搶了袁譚繼承人的位置,而不是像《三國演義》所說的是袁譚和袁尚爭位。

袁譚因此中心對逢紀、審配很是惱火,但是外面曹操大軍還在,兄弟兩個也不好就此鬧翻,於是就商量好袁尚坐鎮鄴城,由袁譚出兵進駐黎陽,以此共同對抗曹操。雖然如此,袁譚心中依然很是不服氣,便公開自稱車騎將軍,然後駐軍進入黎陽。

然而,袁尚知道自己依靠的這個所謂的遺命是偽造的,心中不安,擔心大哥袁譚那一派人識破後不服,因此對袁譚心懷戒備,給予袁譚的兵力很少,還派逢紀作為隨軍跟隨袁譚,來監視袁譚的行動。袁譚要求袁尚給自己增兵,袁尚和審配等人商議之後,決定不給。袁譚大怒,一怒之下便殺了逢紀出氣。於是,兄弟二人的矛盾愈演愈烈。

袁紹死後,老三袁尚憑什麼敢奪大哥的權?——袁氏三兄弟(一)


建安七年(202年),完成休養生息的曹操開始進攻袁譚。袁譚兵少,向袁尚求救。袁尚怕袁譚得到士兵後不還,於是讓審配留守,親自領兵前去救援。同時派河東太守郭援與支持袁氏的幷州刺史高幹及南匈奴單于欒提呼廚泉共攻河東,同時發信邀請關中諸將馬騰等西涼勢力聯合出兵。曹操則派鍾繇為主將對抗,鍾繇分析了局勢,派張既為使者前去勸說猶豫不決的馬騰。

馬騰成功被說服,並派馬超、龐德率軍救援鍾繇。鍾繇趁郭援渡河時攻擊,大破郭援軍,龐德更是在混戰中將郭援斬首。南單于見馬超為首的西涼軍作戰十分勇猛彪悍,又眼見郭援被陣斬,大為振怖,慌忙主動投降。高幹見大勢已去,只好也向曹操投降。

到了第二年,建安八年(203年),解除了後顧之憂的曹操對黎陽發起大舉進攻,大敗袁尚和袁譚,二人退守鄴城。曹操追擊到鄴,正值莊家成熟之際,於是,曹軍在鄴城周圍收割麥田。

此時曹軍諸將都希望能乘勢消滅袁氏殘餘勢力,但郭嘉卻向曹操建議說:“袁譚、袁尚在面對共同的敵人的時候,便團結對外;沒有敵人在面前,便會分裂、內訌。不如率軍南向假裝要進兵荊州劉表的樣子,以待其變;等他們兄弟二人互相爭鬥,到時候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一舉就能平定他們。”曹操覺得是這麼回事,便假意撤軍,故作姿態,撤兵回許昌,並開到西平縣,假作準備向南進攻劉表。

袁紹死後,老三袁尚憑什麼敢奪大哥的權?——袁氏三兄弟(一)


曹操撤軍時,袁譚對袁尚說:“我方鎧甲不精,所以上次被曹操打敗。眼下曹操撤退,人人想著回家,趁著他們沒有渡河,出其不意發兵進攻,可以徹底擊潰曹軍,這個計策不會失敗的。”袁尚還是由於心虛,懷疑袁譚想壯大自己的力量,所以沒有同意,既不給袁譚增派兵力,也不給他更換鎧甲。袁譚大怒,郭圖、辛評藉此機會對袁譚說:“當初要將軍的父親(袁紹)把將軍過繼給哥哥做後代,這都是審配出的壞主意。”袁譚覺得有道理,就率兵攻打袁尚,雙方在外城城門交戰,袁譚兵少戰敗,就率領部隊退回南皮(今滄州南皮縣)。

別駕王脩率領官吏百姓從青州趕來援救袁譚,袁譚見來了外援,便想回去再攻打袁尚,問王脩:“您有什麼主意?”王脩說:“兄弟好比左右手,假如一個人準備同人格鬥卻先弄斷自己的右手,並說‘我一定勝你’,像這樣能行?而且丟掉兄弟情分而不相容,天下還有誰會同他親近?近來有人從中挑撥離間造成你們兄弟之間爭鬥,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希望您堵住耳朵不要聽信這些讒言。要是殺掉幾個阿諛奉承的手下,兄弟重新親近和睦,從而共同抵擋四方的敵人,那將會橫行天下。”但是,袁譚聽不進去;劉表也寫信給袁譚勸他與袁尚和好,袁譚還是不聽取。


袁譚部下劉詢此時則在漯陰叛變,諸郡響應,唯獨東萊太守管統拋棄妻兒到南皮支持袁譚。隨後袁尚前來大舉進攻,袁譚兵敗退到平原。又被袁尚圍城,袁譚於是派遣辛毗向曹操求援,然而辛毗見曹操時,反而建議曹操應以此機會吞併河北,曹操見時機成熟,於是派大軍攻袁尚的鄴城,袁尚立即退兵回救鄴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