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的村庄,因为两个贵人,一举逆袭成为省会城市

不错,这个中国最牛的村庄就是石家庄,那么他是如何逆袭的呢?

话说石家庄原本是茫茫华北平原上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1898年,清政府做了一个人口调查,石家庄村一共有93户,532人。到1902年前后时,人口也仅仅增长到600口人。

对石家庄这个村名的来历,众说不一。有的说石家庄,是因为姓石的最早创建了这个村。也有的传说原来叫“十家庄”,因为有十户人家而得名,后来改为石家庄。

中国最牛的村庄,因为两个贵人,一举逆袭成为省会城市

省会城市石家庄

不管咋样,这个只有几百人的村庄,在华北平原上是很不显眼的,这里既没有大的战争,也没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因此历史上关于它的记录少的可怜。

然而,时间到了1902年,这一切突然变了。先是卢汉铁路修到了这里,让这个寂静的村庄突然来了很多陌生的面孔。所谓卢汉铁路就是就是今天京广铁路的北段,北京到武汉的一段,因为是从北京的卢沟桥到湖北武汉所以命名为卢汉铁路。

卢汉铁路经过石家庄时,设立一个很小的车站,可能由于石家庄太没名气了,所以站名不是石家庄,而是以它的上级单位振头镇命名,把它叫作振头站。

紧接着,石家庄真正的贵人来了。那就是当时的山西巡抚胡聘之,他为了将山西的煤运出去,特意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在在卢汉铁路的正定车站附近,建一条铁路通往太原。

那么问题来了,从太原来的铁路究竟该如何与卢汉铁路接轨呢?如果按照胡聘之最初的设想,在正定车站接轨,那铁路就得自西南向东北方向跨越滹沱河,那样意味着要修筑跨河铁路桥。当时的清王朝国力日衰,为了省钱,跨河修桥的方案很快就被否决了。最终经过激烈的讨论,将两条铁路的交汇点改在滹沱河南岸的柳林铺。

中国最牛的村庄,因为两个贵人,一举逆袭成为省会城市

修建正太铁路

选在柳林铺一则路线较短,二来还有另一个考虑,那就是利用柳林铺这里的滹沱河水进行运输。华俄道胜银行副代办就曾说过:修铁路用的所有材料,都可以可用轮船运到滹沱河南岸的柳林堡。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正太铁路一旦修成,货物既可以在此转运卢汉铁路南下北上,又能够装船直奔天津。实现水陆并举。

石家庄的人心都凉了,没想到天上是掉下了馅饼,砸的却不是自己,而是邻居。可有的人心里直犯嘀咕,这是哪个纸上谈兵的家伙做的决定,看着有条河就可以水运了,也不具体打听打听。

果然石家庄的另个一贵人出现了,而且还是个洋贵人,他就是负责修筑正太铁路的法国工程师艾尔巴尼。他经过详细的考察才发现,滹沱河是季节性河流,除雨季外,其他时候水量很小,根本不能实现水陆并举的设想。

而选择石家庄呢,从获鹿方向而来的正太铁路能够垂直与南北走向的卢汉铁路相交,这个方案线路最短,费用最省。于是,艾尔巴尼确定把火车站设在了石家庄村东,这次没有用其他名字,就叫石家庄站。因此,正太铁路又被人们称为石太铁路,1904年开工,1907年通车。这么一来,石家庄村,就成了卢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交汇点。

中国最牛的村庄,因为两个贵人,一举逆袭成为省会城市

1907年中国北方铁路分布图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路通了,机会自然来了。那些来中国淘金的洋人以及有先见之明的中国人纷纷来石家庄设厂。平日里靠天吃饭的石家庄人发现这世上还有另外一种生财之道。比如石家庄村殷家湾的殷老头坐在家里吃饭,就有一个金发碧眼的洋人要租他家十三间店面开办洋酒店,房租每月二十七块大洋。

时间来到1925年,当时的石家庄已经大变样了,厂房店铺林立,已经完全没了村庄的影子,当时的北洋政府也就顺应形势将石家庄提升为市级行政单位了。还有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是196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将河北的省会由保定迁到了石家庄。

中国最牛的村庄,因为两个贵人,一举逆袭成为省会城市

如今的石家庄

于是,石家庄完美逆袭,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华北平原的小村庄成了省会城市。回头来看石家庄逆袭的历史,完全是时势造英雄所致,石家庄正好做了那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至于今后石家庄能否再上一个台阶,开创更大的局面,那就要靠石家庄人民的智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