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10月棉花進口為何再創新低?

【國際觀察】10月棉花進口為何再創新低?

中國棉花網專訊:據海關統計,2019年10月我國棉花進口7萬噸,環比減少12.5%,同比減少36.4%;2019年1-10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158萬噸,同比增加28%。

與8、9月份相比(同比降幅分別為43.3%、35.7%),10月份棉花進口同比減少幅度並未惡化,但環比仍處下滑通道(8、9月份棉花進口量分別為9萬噸、8.3萬噸)。同時,澳棉的進口量仍佔近“半壁江山”(含2018、2019年澳棉),美國、非洲、巴西居於2-4位。

在SM 1-5/32澳棉清關人民幣報價高於SM 1-5/32巴西棉、S-6 1-5/32印度棉(18/19年度陳棉)近2000元/噸;2019年澳棉減產、質量有比較明顯下滑的情況下,澳棉仍成為中國紡企、貿易商進口的首選。11月24-25日,青島港澳棉SM 1-5/32(GM 1-5/32)強力29-30GPT淨重報價15500-15600元/噸,高於內地庫“雙29”新疆機採棉(強力29-30GPT)1600-1800元/噸。

為什麼10月份棉花進口同比、環比雙降呢?業內的看法集中在如下幾點:

一是10月份國內貿易商集中、低價、清倉2018/19年度新疆棉,與2019/20年度新棉價差拉大;貼近港口高品質高等級外棉甚至低於貿易商報價(主要與巴西棉、印度棉、西非棉清關後價格比較);

二是10月份內地庫仍有一定量的儲備商品棉、期貨倉單、2019/20年度地產棉可供內地棉紡織廠選擇(港口外棉品質、等級、可紡性基本沒有優勢);

三是10月份中美貿易磋商多空交織,方向難以把握,紡織品服裝出口遭遇打壓。據海關統計,10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28.68億美元,環比下降6.74%;其中對美紡服出口降幅更突出(9月美國對中國服裝進口量以數量計算下降13.2%);

四是10月份人民幣匯率寬幅波動,匯率不穩定使棉紡廠、貿易商採購相對謹慎。10月31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即期匯率收報7.0350元,當月累計升值1031點,幅度為1.44%,創下2019年2月以來最大升值幅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