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互联网处于新旧接续期,5G来得正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互联网处于新旧接续期,5G来得正好

11月26日,由搜狐科技主办的“2019搜狐科技AI峰会”在北京举行。

峰会特邀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未来移动通信论坛理事长邬贺铨在会上作了题为《5G使能AI,智能应用落地》的主题演讲。

邬贺铨在峰会上表示,现在大家都说要向工业互联网发展,这是互联网的下半场,但是它本身的动能还没那么强劲,而消费互联网动能有下降的趋势。目前互联网发展处于新旧的接续期,5G出现在这个时候,在消费互联网需要深化和工业互联网需要起步的时候,5G来得正好。5G本身的能力跟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先后到来的,5G会因为它们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新一代技术也会因为5G如虎添翼。

移动通信大家都走过第一代,蜂窝小区靠频率不同区分用户,是模拟的,SMA代表2G是数字以时序不断区分用户,3G是数字以码道不同区分用户,CDMA,4G把频率的空间因素利用起来,4G的峰值速率做到100兆,5G现在来了,跟前面4G比有一点进步,但是改动并不多。

但在更重要的应用上不一样,

如果说前面4G面向消费的,5G就是面向产业的应用。我们说每一代移动通信都是上一代峰值速率的一千倍,5G未来在毫米波频段工作的时候它的峰值可以到20G。

邬贺铨在会上讨论,5G和互联网结合有什么好处?他说,通常互联网是感知数据的,但只是感知没有用,需要对数据分析用于人工智能。往往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后台,前台后台之间需要有东西连接,对于一些固定的互联网终端可以拉光纤,但是野外很难拉。大部分希望用无线技术,在5G之前的无线技术没办法提供足够的带宽和连接数以及低时延,变成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不可能实时的,因此人工智能决策也没办法产生实时效率。现在5G出现,使两者无缝融合,AI+IOT成为AIoT成为智能物联网,当我们把云端的能力差不多融合到终端上,虚拟化下沉到终端,终端能力就大大增强。AIoT运用到很多技术支撑它,包括AI芯片开发工具、开发软件,有了这些,5G的作用能更大发挥。

邬贺铨进一步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基础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互联网迎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邬贺铨说,互联网尽管已经发明50年了,从人类的生理来讲,50年是人到中年,现在5G和新一代其它技术还正在兴起,它们给互联网发展带来更加强劲的发展动能和更加广泛的发展空间。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50年,5G的能力并不单纯是5G,它正好跟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同时出现。

5G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创新,实现增强移动宽带高可靠、低时延、广覆盖、大连接的能力,驱动了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无缝融合,扩展并强化了人工智能的应用效果。邬贺铨表示,未来AI+IoT为5G变成AIoT,AI+IT+OT也是AIoT,5G将在工业生产生活发挥更大的作用。

实际上,AI与各行各业的结合已经深入肌理,传统行业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窗口期。借助AI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从以往的锦上添花变成了如今迫在眉睫。AI将如何重塑行业,行业需求又如何倒逼AI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值得探讨的问题。

大会上午的主论坛共分为“AI重点相关技术”与“AI重点场景应用”两大板块,除了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搜狗公司CEO王小川、三星中国研究院院长张代君为我们解读AI发展的最新进展外,还邀请了来自IoT、零售、自动驾驶、金融、医疗五个领域的知名大咖来分享AI与行业的结合。而下午的分论坛则更为聚焦,深入探究AI如何改造零售、教育这两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业。

除本篇外,搜狐科技还针对此次大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敬请关注本次峰会专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互联网处于新旧接续期,5G来得正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