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頭雁”引領“雁陣”齊飛

原標題:黑龍江:“頭雁”引領 “雁陣”齊飛

如何加快解決人才“鈣流失”和“創新人才偏少”等突出問題?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人才戰略部署,實施《黑龍江省“頭雁”行動方案》,2019年度共安排資金6.38億元,對首批入選的92支“頭雁”團隊進行支持。

“頭雁”行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考察黑龍江的重要指示的重要舉措,旨在實施有力的政策措施,通過“固巢留鳳”和“築巢引鳳”,吸引、留住各方面高端人才,助推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這也是黑龍江省教育廳遞交到教育部的2019年度“廳長突破項目”。

固巢留鳳,築巢引鳳

“今年1月召開的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劉永坦院士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當黑龍江省省長王文濤建議‘一起為劉永坦院士鼓掌’時,現場掌聲熱烈,那是對高端人才最崇高敬意的表達。”黑龍江省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剛說。

“劉永坦院士團隊在國內最先開展地波超視距對海探測與信息處理相關研究工作,入選全省92支‘頭雁’團隊榜單。”趙國剛說。“頭雁”是指在行業領域內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力的國家級層面人才和海外傑出人才。黑龍江省“頭雁”行動實施方案為“團隊+平臺+項目”,由“頭雁”牽頭自主組建創新團隊,依託創新平臺,選擇創新項目,開展創新研究,培養創新人才,產出創新成果,服務創新發展。

“大膽解放思想,研究出一套黑龍江特有的人才‘引培留’辦法。要堅持事業留人、平臺留人、價值留人。要先築巢後引鳳,為人才搭建好乾事創業的平臺,將人才向心力轉化為振興推動力。”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慶偉強調。

“頭雁”行動就是立足國字號平臺、人才,先通過“固巢留鳳”,留住龍江科技領軍人才,穩住科教領域的“四梁八柱”,再通過“築巢引鳳”,給予平臺、資金、政策支持,以“頭雁”帶“雁陣”,吸引更多科技人才。“‘頭雁’行動2019年進度安排緊湊有序,推進措施緊鑼密鼓,喜人效果顯現。”趙國剛說。

《黑龍江省“頭雁”行動方案》2月22日一發布,就引起了廣泛關注。“過去總說‘築巢引鳳’,而《方案》中提到了‘固巢留鳳’,這是可喜的變化。”東北農業大學校長包軍說,留住家鄉本土人才,讓本土人才與引進人才享受同等待遇,讓他們根植於此,安居樂業,是黑龍江省發展的重要動力。黑龍江大學黨委書記王永清說:“在落實‘頭雁’行動的同時也必須做好‘雁陣’建設,可以通過提高高校畢業生留省率,留住本地人才,讓‘頭雁’有優秀的團隊來支持,充分發揮高校科學研究和人才聚集作用,引來‘頭雁’,穩固‘雁陣’,推進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相較以往的人才政策,《黑龍江省“頭雁”行動方案》最大的特點就是賦予“頭雁”充分自主權,激發人才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目的就是將科技第一生產力、創新第一驅動力、人才第一資源緊密結合,努力把龍江的教育科技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以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政策措施讓更多優秀人才集聚在龍江、創業在龍江,更好服務龍江創新發展和高質量發展。”趙國剛說。

92支“頭雁”團隊助力龍江發展

跟電機打交道40年的蔡蔚先後在美國、瑞士教學,今年被作為“頭雁”人才引進到哈爾濱理工大學,擔任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14年海外研發經歷、手握數十項專利,蔡蔚在新能源汽車電機領域積累了很多先進技術。他說:“除了‘頭雁’本身有資金支持外,最重要的是這裡允許繼續為當地建設一些基金項目,可以帶領團隊創業,這些都是很好、很難得的機會。”

快馬再加鞭。入選“頭雁”給東北林業大學楊傳平的林木遺傳育種創新研究團隊帶來了加速度。團隊獲得白樺、落葉松、西伯利亞紅松等良種20餘個,經濟或生態效益提高15%以上,累計推廣造林面積超過2萬公頃,增加產值超過7億元,為東北三省的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起到了促進作用。團隊創建了一整套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森林植物資源生態利用理論與技術體系,為我國森林植物資源加工業的科技進步和生態化轉型提供了典型示範。近年來,多項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開發,種植面積近2萬畝,實現產值14億元。

團隊成員表示,“頭雁”行動為實驗室高層次人才的穩定與培養提供了更適宜的發展環境,提供了嶄新的科研平臺,是對科研人員人生價值的再一次認可,極大促進了大家的工作熱情。楊傳平說:“今後,團隊將以更加積極、開放的工作態度,爭取在本學科領域創造出具有重大、積極、正向影響力的標誌性研究成果,為龍江發展貢獻力量。”

數據顯示,92個“頭雁”團隊共集聚各類高層次人才873人,涵蓋國家級創新平臺121個、項目162個,匯聚科研資金72億元。

92個“頭雁”團隊中71個來自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入選36個團隊。該校馬堅偉的數學與人工智能交叉學科創新研究團隊立足於黑龍江,在數學基礎以及與人工智能交叉學科研究方面學術貢獻突出,並面向龍江實際需求,在油氣資源智能勘探、重大設施工程安全智能監測等方面做出了代表性成果。

東北農業大學向文勝的寒地糧食作物優質高效生產創新團隊,審定糧食作物新品種15個,累計推廣3000餘萬畝,創造經濟效益33億元以上。創造早熟、優質、抗逆、適合機械化水稻和玉米種質3000餘份;育成的“東農428”等5個水稻品種品質均高於國家二級優質米,推廣面積1250萬畝,增產糧食5億公斤,新增經濟效益11億元;審定推廣玉米新品種10個,轉化1200餘萬元,“東農號”玉米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1772.8萬畝,增加糧食產量14.8億公斤,為農民增加經濟效益22億元以上。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陳化蘭的獸醫病毒創新研究團隊,創制的禽流感等各類疫苗和製劑近5年累計銷售55.2億元,其推廣應用產生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

趙國剛說,黑龍江將建設重點領域高水平創新平臺,對標國際、國內最優最強最先進水平,全力打造優勢特色學科、重點領域科技創新基地、人文社科基地等國家級創新平臺。

讓高端人才安心安身安業

“為加快解決‘鈣流失’和‘創新人才偏少’等突出問題,黑龍江重點支持現有各類高層次人才隊伍或人才項目中的‘頂尖部分’,比如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等,讓高端人才真正安心、安身、安業。”趙國剛說。

王文濤要求,要讓好政策落到細實處,不能讓“頭雁”行動成為“抽屜政策”,不能讓政策放空打折扣。經省政府批准,黑龍江2019年度共安排資金6.38億元,對入選的92個“頭雁”團隊進行支持,涉及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人文社科等多個領域,以有力的政策措施,通過“固巢留鳳”和“築巢引鳳”,吸引、留住各方面高端人才,助推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5年建設期內,全省預計總投入達到32億元。

引才,留才,用才。對在黑龍江創新創業的“頭雁”團隊,該省建立“人才特區”和“科技特區”。省級財政按照“一事一議、按需支持”的原則,設立“頭雁”行動專項資金。採取按團隊分期支持的方式進行撥付,堅持對“頂尖人才”予以“頂尖支持”。按照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哲學社會科學等不同類別,給予“頭雁”團隊相應的支持經費,最高支持額度達到5000萬元。此外,對從海外引進的“頭雁”給予最高1000萬元科研啟動金和最高300萬元安家費,對新批准建設的國家級平臺等還給予一定的獎補支持。

除了大手筆投入,黑龍江還最大限度為“頭雁”人才使用資金鬆綁。在確定的每個團隊支持經費總額度內,專項資金分年度撥付,由依託單位實行專賬管理、專款專用,“頭雁”團隊享有充分的專項資金支配權。在薪酬待遇上,骨幹人才可以通過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獎勵津貼、生活補貼等方式享受薪酬待遇,每人每年不超過100萬元,具體標準由“頭雁”團隊自主決定,所需資金從支持團隊經費中支付。在使用方向上,自然科學類和工程技術類可以將其中不超過50%、哲學社會科學類可以將其中不超過80%的支持經費,用於培養、穩定和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在成果轉化收入上,“頭雁”團隊創造的成果轉化所得收入原則上留歸團隊支配使用,不上繳財政,不衝抵財政專項支持經費撥款,“頭雁”團隊依據法律法規自主決定成果轉化收益內部分配辦法,自主制定獎勵團隊人員的激勵措施。

“政策定心、環境安心、服務暖心,黑龍江‘頭雁’行動優質高效,落地見效,得到社會各方普遍好評,必將是落實落實再落實,寫好教育‘奮進之筆’的又一份圓滿答卷。”趙國剛說。(記者 曹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