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守!當前內部不利因素較多,A股市場只好趨弱

防守!當前內部不利因素較多,A股市場只好趨弱

11月26日,在海外資金兇猛湧入的助力之下,A股終於上漲了。得益於MSCI實施上調中國A股權重,北向資金11月26日淨流入逾21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入108.76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05.53億元,創單日曆史新高。同時,由於MSIC首次對A股中盤股實施納入,11月26日A股市場全天呈現“滬弱深強”格局。

截至當天收盤,滬指最終微幅收漲0.03%,收報2907.06點;深成指報9677.23點,漲幅0.53%;創業板指報1679.08點,漲幅1.04%。滬深兩市11月26日合計成交3936.43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4200.53億元略有縮量。

雖然說滬指收復了2900點,重新站上5日均線,但感覺上,還是太弱了。到底有多弱,來直觀感受下吧。

11月26日兩市成交不足4000億元,買入賣出各一半,在買入的1918億元裡面還有214億元北向資金,但大盤也就漲了一點點。今天(11月27日),沒有這麼多外資,怎麼辦?

值得注意的是,新股上市當日破發的情景終於出現了。11月26日的浙商銀行上市開盤就破發,這是新股申購新規實施後首例。

長期以來,新股不敗是流傳於A股市場上的一個神話,現在,這個“神話”終於破滅了。再回顧下近期破發的新股——渝農商行用了10個交易日才破發;昊海生科用了5個交易日破發;久日新材上市次日破發;現在,浙商銀行上市當天破發……

新股破發可以理解為底部臨近的標誌,但破發越來越快,又何嘗不是市場越來越弱的信號?

最後,從11月26日盤面上看,鋼鐵煤炭等週期板塊在短暫表現兩天之後,後勁似乎不足。板塊輪動加快,熱點散亂,都是場內存量資金不足的信號。

內部的不利因素依然較多

11月26日是MSCI第三次擴容正式生效日,北向資金如期大幅淨流入超200億元,但依然無法助推A股市場選擇方向。當天創業板指雖然漲超1%,但滬指幾乎沒挪窩——全天繼續圍繞 2900點窄幅波動。監測數據顯示,場內機構資金11月26日尾盤突然大幅淨流出。

由於市場缺乏顯著的領漲熱點,賺錢效應繼續下降,致使場外資金持幣觀望的情緒較重。另外,臨近年末,機構投資者鎖定利潤意願較為濃厚。於是乎,11月26日陸股通資金和場內機構資金出現了截然相反的情況,一個大幅淨流入一個大幅淨流出,博弈跡象十分明顯。

事實證明,僅有北向資金這一路增量資金髮力,是無法有效提振A股市場的。其實,在外資持續淨流入的背景下,滬指已經在2900點上下橫盤了半個多月了,遲遲未能改變弱勢震盪的格局。

目前來看,A股市場內部的不利因素依然較多。

首先是,MSCI初步擴容完成,2020年尚無新的納入安排,對核心資產來說短期“利好出盡”,疊加機構年底存在獲利了結、調倉換股的動機,前期強勢板塊出現顯著回調。

其次,IPO擴容勢頭不減,“巨無霸”郵儲銀行即將登陸A股市場。在年末資金面不寬裕的情況下,市場的承接能力遭遇考驗。

同時,減持猛如虎。近期多隻個股因減持而股價暴跌,本週還有5股解禁市值超過20億元。潛在的減持壓力不可不防。

未來股指能否突破盤局,依然有賴於外部環境的積極變化,或是強有力的利好政策提振;或是經貿關係獲得實質性改善。在外部環境沒有改善之前,暫時還是以防禦的思維去對待市場波動。

個股方面,經過幾天的下跌,很多科技和消費股已經破位,由於機構倉位較重,後市超跌反彈的機會還是有的。只是要注意,趨勢走壞之後,修復過程就會比較漫長,反彈畢竟不是反轉。

週期股目前可能還沒得到投資者的廣泛認可。在從上週五開始崛起的週期板塊在11月26日再度陷入調整,這表明投資者跟風追漲的意願依然較弱。市場共識還沒形成,猛衝猛打的可能性不大,大概率也是各個週期板塊(如鋼鐵、水泥、工程機械、地產等)輪動的機會。

總結

我們原先預計市場能夠儘快選擇方向,很可惜,迄今為止“市場先生”依然沒有給出清晰的答案。但有一點還是要明確的,市場節奏越拖沓,對多頭越不利。因為年底各路資金總是會有一定的回籠壓力,機構投資者的操作日趨保守。

如果不能儘快扭轉頹勢,那麼久盤必跌將再次成為現實。對於投資者來說,當下還是要注重防禦——降低倉位和多看少動是較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