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卡爾·韋曼:繁重的考試並不是培養科學家的好方法

過去五年,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卡爾·韋曼把大量的時間用到教育研究上。

“人的時間是有限的。”11月25日,在2019年GES未來教育大會會後,被問及為何從物理研究轉向教育研究,卡爾·韋曼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我看到在教育領域有一些機遇,相較物理領域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且可以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诺奖得主卡尔·韦曼:繁重的考试并不是培养科学家的好方法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斯坦福大學教授卡爾·韋曼在GES2019未來教育大會上發表演講。主辦方供圖

他認為,當前世界範圍內都普遍存在填鴨式教學、學業壓力、應試教育等問題,讓學生參加繁重的考試,並不是培養科學家的好方法,“全世界都應該好好思考一下,我們的學習方式應該是什麼,如何支持學生以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學習,這會改變整個社會。”

卡爾·韋曼1951年出生,1973年獲麻省理工大學科學學士,1977年獲斯坦福大學哲學博士,1997年獲芝加哥大學名譽科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Michigan大學物理系助理研究員、物理學助理教授及科羅拉多大學物理學教授。

2001年,卡爾·韋曼和另外兩位物理學家因創造了一種像激光一樣極其純淨的凝聚的物質狀態BEC,即玻色-愛因斯坦冷凝物而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如今,長期埋頭物理研究的他任教於斯坦福大學,擁有一支十幾人的研發團隊,將關注重點瞄向教育。

雖然在大學任教,但是他的眼光並不侷限於大學,也不侷限於美國。去年4月,他加盟中國K12教育機構好未來,擔任好未來科學研究院高級教研員、學而思網校高級教研員。

“我之所以參與到這個項目(好未來),是因為我們在這裡的合作伙伴所關注的是使用互動模擬場景。我們瞭解這些場景是有效的,我認為中國是一個大國,而且我們可以把這些好處和很多人分享。”卡爾·韋曼向澎湃新聞解釋。

以下為澎湃新聞與卡爾·韋曼的對話:

澎湃新聞:為什麼最近幾年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面?

卡爾·韋曼:你要知道時間是非常緊的,人的時間是有限的,我在物理領域做了很多工作,所以想要看在未來是否有一個比較大的貢獻,但現在還沒有一些明顯的成果。我看到在教育領域有一些機遇,相較物理領域可以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且可以給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這在我看來,可能把時間花在教育研究上更有價值。

澎湃新聞:隨著科技發展,您如何看待信息科技應用到教育?

卡爾·韋曼:我覺得,信息技術從一定程度來講會更多分散人們的精力,真正重要的是我們做一些教學上的研究,包括教學的模式,不單純是一種簡單的知識傳授。真正的轉變是人需要改變他的一些認知、看法。

澎湃新聞:科技應用到教育領域,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效果,比如隱私洩露等。之前,有媒體報道某公司研發的一款產品可以檢測學生的專注度,這引來爭議。您怎麼看待這些問題?

卡爾·韋曼: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一個好的老師會做監督的工作,監督學生們想什麼,學生們是否在努力學習。所以要麼是老師知道,要麼是電腦幫老師知道。

我舉個例子,我此前提到過互動的模擬情景,對教學來說非常棒。通過關注學生在幹什麼,再模擬學生在幹什麼,他們是如何進行思考的,而這些對老師來講可以更好地指導學生。

澎湃新聞:您覺得在科技發展中,新技術應用到教育領域,有沒有倫理的邊界?

卡爾·韋曼:實際上我之前考慮過。因為技術很漂亮、很吸引人,但是有的時候新技術、炫酷的技術對教育來說沒有什麼用,是浪費時間、浪費資源的,而對於我來說,我很擔憂技術帶來資源的浪費。

還有一些領域,他們聲稱技術出現了就把好老師取代了,但是如果你看看數據,會發現根本站不住腳。實際上單純依靠推銷的想法取代老師,這種思維本身很危險。

現在,人們開始使用慕課(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他們會說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同時接受教育。如果你像我一樣做研發的話,看看結果就知道了,有多少人完成了這些在線學習,有多少人從中真正學到了知識呢?

澎湃新聞:您對慕課的態度是什麼?是一種資源的浪費嗎?

卡爾·韋曼:這要看具體的情況,我覺得如果學習者想要學特定的技能,要進行訓練,比如你是軟件方面的專家,你可能需要知道一些特定的計算機語言才行,你要獲取這些信息、專業的技能。從這個角度來說,慕課可能做得更好,而且學起來更容易,但是如果大多數大學裡的學生是一個初學者,去學一個全新的課題,使用這種方式是值得質疑的。

澎湃新聞:您不僅關注大學教育,也關注基礎教育。您如何看待當前的填鴨式教學、學業壓力、應試教育等問題呢?

卡爾·韋曼:如何解決填鴨式教學、學業壓力、應試教育是一個社會問題。全世界都或多或少存在。我們現在知道,挑選能夠很好地應對考試的人與真正找到能夠在學習上有所成就並最終成為科學家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我認為全世界都應該好好思考一下,我們的學習方式應該是什麼,如何支持學生以更好的、更有效的方式學習,這會改變整個社會。讓學生參加繁重的考試並不是培養科學家的成功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